佛自西方來:于闐王國傳奇

《佛自西方來:于闐王國傳奇(原創白金版)》內容簡介:在廣漠西域,于闐只是一介彈丸小國,看似渺小微弱,卻因佛國盛名引得四方來朝;漫漫歷史長河,它幾經興衰幾度沉浮,歷千年崢嶸卻生機強大,繁衍不息;它是冰雪崑崙下的“瑤玉之邦”,是傳絲公主織就的“天國絹都”,亦是媲美盛唐樂舞的“萬方樂奏”;它曾如青蓮般灼灼盛開了1000年,又如冬蛇般隱秘沉眠了1000年;在玄機重重的歷史縫隙,在斷壁殘垣的荒涼遺蹟,訴說著謎似的神諭……

基本介紹

  • 書名:佛自西方來:于闐王國傳奇
  •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頁數:214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作者:顏亮 趙靖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7833973, 750783397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佛自西方來:于闐王國傳奇(原創白金版)》編輯推薦:于闐——崑崙山下,一個傳說中諾亞方舟停靠的地方;一個因和田美玉而“剛韌”、為佛祖之光而“禪柔”的海天佛國;一個充滿神諭的神秘古國……

作者簡介

顏亮、趙靖,來自西北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80後新銳學者,分別師承藏學專家才讓教授和敦煌學專家楊富學教授,擅長以詩歌的優美與溫情解讀歷史與文明。

圖書目錄

序篇 大漠邊緣的萬方樂奏/2
中亞是一片浩瀚無垠的沙漠和草原,居民只能散居在小片綠洲上生存。這裡也是世界的脊樑,從東、西方殺來的各路英豪無一不想體驗站在世界屋頂俯視萬邦的快感,於是,這片看似不適合生存的地方反而成了群雄逐鹿的舞台,波斯人、馬其頓人、羅馬人、粟特人、大月氏人、匈奴人……各路英豪都曾在這裡粉墨登場,大顯身手。
第一章 眾族登入:崑崙山下聖潔綠洲中的不朽傳奇/10
三危山下,風流倜儻的周穆王見到了離散百餘年的赤烏族屬,見到了仰慕已久的美艷王母,見到了霧靄中的仙境瑤台……大漠中的美景見證了一段風流傳奇,也見證了四方兒女的血脈融合。
一、周穆王的西域遠親/11
二、多種族較量的綠色舞台/18
第二章 佛陀背後的建國神話/22
于闐是佛教聖地,建國神話中少不了佛祖的神跡。第一代于闐王,就這樣披著佛祖的“法衣”,終結了綠洲上的部族更迭,熔鑄出一個高鼻深目,身材魁梧的異質民族。
一、唐僧筆下的天竺遺民/23
二、大地哺育的阿育王子/27
三、《日藏經》中的神龍傳說/29
第三章 東望長安的赤烏子孫/32
西域,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競技場。匈奴和強漢率先在這裡兩陣對圓。習慣了定居生活的于闐人毫不猶豫地把目光朝向東方,朝向遠方博大的農業文明。
一、師法強漢:大漠中崛起的西域雄邦/33
二、二度歸漢:儒將班超身側的得力助手/43
三、神鹿指向:傳遍于闐的佛音/51
第四章 堅忍守望四百年/56
晉室南遷,“五胡”南下,爭雄中原。遠離的是母親的視野,留下的是不變的情懷。于闐人堅守著漢室留下的文化火種,尋覓著二次握手的機會。南來的比丘用完整的佛法征服了遊牧英雄,也給於闐送去了聯絡中原的剪不斷的“紅頭繩”。
一、四族逐鹿:遊牧強權下的虛與委蛇/57
二、東方來的“蠶種”公主:西域絹都的別樣崛起/68
三、佛音東漸:中印文化交流的二傳手/70
第五章 若即若離的天可汗/74
崛起東方的大唐,走下高原的吐蕃,不懈東進的大食,三大勢力在中亞,在西域不期而遇。華夏文明、雪域文明、阿拉伯文明,在這裡開始持久的競爭。剛剛看到娘家人身影的于闐何去何從?
一、列入四鎮:為于闐做主的娘家人/75
二、長安報主:拋棄王位的于闐英雄/80
三、高原風暴:執著北進的吐蕃鐵騎/85
四、回鶻基因:潛入于闐的新勢力/88
五、藝壇聖手:大唐文化圈中的于闐名人/91
第六章 綠洲上的文化質變/94
公元9世紀,大唐和吐蕃在長久角力後雙雙退出歷史舞台。東進的伊斯蘭文明失去了兩個強勁的對手,開始自由在西域播撒真主的綸音。千年佛國架不住持久的衝擊,開始被動地接受文化轉型。于闐的伊斯蘭化,切斷的不僅是佛祖的香火,也切斷了東向的一條紐帶。從此,逐利的商人成為他們與中原聯繫的唯一中間人。
一、改姓李氏:崑崙山下的大唐繼承人/95
二、三分天下:遍地開花的回鶻人/98
三、“聖戰”:壓倒于闐的西方來“客”/104
第七章 血與火的痛苦變更/118
色目人,蒙古帝王加在於闐人頭上的新名號,既是其商業才華的標誌,也是文化轉型後的新的皈依。不變的,只是李代桃僵後的于闐王依附的那具舊皮囊。
一、變了味道的于闐貢使/119
二、西遼旗下內心掙扎/122
三、察合台汗國旗幟下的商人治國/128
四、活躍在大元治下的于闐望族/131
第八章 黃金家族幟幡下的蹉跎歲月/136
不知道是國力虛弱,還是赤貧出身造就的目光短淺,號稱雄才大略的朱元璋沒有西顧的興趣,偌大的西域仍處在成吉思汗後裔治下,于闐,被徹底地拋棄了。
政治對抗的背後隱藏著文明的競爭。擅長彎弓射鵰的蒙古人不習慣馬下的較量,伊斯蘭文明沒了對手,順利地完成了向南疆的進軍。于闐不僅徹底地伊斯蘭化,連首領也不再產自本土。
一、察合台家族鬥爭中的悲情于闐/137
二、伊斯蘭傳奇英雄薩義德/144
三、于闐新來了大和卓/156
第九章 找回自我的東歸英雄/162
西方殖民者的出現,漠西蒙古的分裂,讓美麗的新疆陷入更深層面的混亂。大清鐵騎的執著西進,攪碎了分裂者的美夢,捍衛了天朝的尊嚴,也讓迷途中的于闐找回了自我,找到了依皈。
一、血雨腥風中的叛亂割據/163
二、域外支持的張格爾叛亂/170
三、天山婆娑左公柳/174
尾聲 千古迷霧中的大漠古國/192
一個文獻記載寥寥的千年王國,一個經歷過文化質變的西域城邦,蒼黃大漠下掩藏了多少它的身影?茫茫戈壁中有多少傳奇等待挖掘?
一、無處找尋的神秘國都/193
二、疑問重重的墳山/196
三、牛角佛山上的傳奇/200
四、驚醒千年沉夢的斯坦因/204
主要參考文獻/214

序言

但這裡無法構建統一的市場,這裡的任何一塊綠洲也供養不起一支足以長期威懾附庸國俯首聽命的軍隊。於是,我們看到一個奇特的現象:在這些綠洲上誕生的小國雖然不時發生內訌,雖然時刻準備更換主人,但王族的血統卻始終一脈相承。
神秘的于闐就誕生在這裡,誕生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
西晉太康二年,即公元281年,汲郡的一個盜賊因為盜墓引出了一本千古奇書《穆天子傳》,讓那個沉澱在西域迷霧中的神秘古國於闐,一下子鮮活在了我們的視野,仿佛瞬間拉開帷幕,西域那古老、遙遠又迷人的萬方樂奏,悄然奏響,應了那“萬方樂奏有于闐”的名句。
其實,在西域歷史上承載著崢嶸迷霧的神秘王國又何止於闐。從玉門關、陽關以西,天山以南、崑崙山以北,蔥嶺以東,偌大的地方,漢宣帝做了統計,共有三十六家,圍著塔里木盆地和天山峽谷,十分苗條地形成了一座座城池,史稱“城郭諸國”。人多的不過八萬人,人少的也就一兩千。可是萬不可小瞧這些坐落在大漠邊緣的彈丸小國,那些厚重的歷史記憶,因為有了它們車輪的碾過,才有了無數跌宕的塞曲邊風。
生長在崑崙山下那一片東西狹長綠洲之上的于闐古國,傳說是神的安逸住所,天神在那裡安家落戶,頤養天年。當年神采奕奕、風流倜儻的周穆王駕著他的八駿馬車,漫遊西域,在崑崙懸池之畔與西王母對酒當歌,情意綿綿,離別之時“載玉萬隻而歸”,於是有了崑崙傳奇,有了“西域良山,玉山所在”的美稱。而崑崙山上四季恆積冰雪,冰川晶瑩,造物主的鬼斧神工連線了雪山峽谷,讓于闐所在的綠洲,氣候溫和,水草肥美,雪水河流經過的兩岸,一眼望不到邊的豐潤綠色。
“半年桑果半年糧”塑造著四季甘鮮的瓜果傳說,遍地盛開的牛羊牧馬,銀色的棉海桑蠶,夜光杯中的古韻美酒和霓裳歌舞,演繹出一幕幕古國神奇,而那“凡玉,貴重者皆出於闐”,更使美玉之邦馳名天下。
公元前2世紀,作為遊牧民族,軍事強大的塞人加入到了中國西部驚心動魄的大征戰、規模空前的大遷移、民族大融合之中。一支南下的塞人部族沿著崑崙山北部折而向東,經過莎車,到達于闐。歷史證明,後來的于闐人之所以善征戰,好擴張,就是因為血液中流淌著塞人勇武強悍的影子。
羌人是中國最為古老的民族之一,是古代東方的名門望族,早在堯舜時期就活躍在我國廣袤的土地上,一度曾深人到達崑崙山一帶。羌人曾經追隨大禹治水,也曾與商王多次交戰。那個本來安分為奴的無戈□劍,在秦人大火中,得神虎護佑,逃離險境,與一個被施劓刑的女人結為夫妻,歷盡千辛萬苦回到自己的部族,被族人奉為神明。他深目高鼻,不似胡人,像極了于闐先人的模樣。他的後人們足跡遍布羅布泊、崑崙山、帕米爾高原的山山谷谷之間。
月氏人是比塞人、羌人更神秘的種族,春秋戰國時的月氏人,遊牧於如今的敦煌、酒泉、張掖一帶,依靠強弓勁馬,在廣闊的草原馳騁。據說當時月氏擁有二十萬鐵騎,一度與東胡夾擊匈奴,稱雄西北,堪稱“西北雄王”。後因剿滅烏孫國而與匈奴結下了梁子,最終被匈奴單于冒頓的軍馬趕出了家園。一支月氏的殘兵敗將輾轉來到于闐,融人了眾族,組建了于闐古國。
于闐之名,最早出自那位身陷囹圄的史學家司馬遷筆下,成書於公元1世紀的漢文通史《史記》有所記載。但是關於于闐建國的記述卻晚至唐代,由於文字中夾雜著撲朔迷離的神話,加重了于闐的傳奇迷霧,更加疑雲重重,無所定論。反倒是大唐和尚、印度佛學發燒友玄奘在他那本暢銷書《大唐西域記》里明確斷言是印度無憂王太子地乳,在那個身背大葫蘆的神人協助下,建立了于闐國。這個說法與藏文典籍《牛角山援記》、《于闐國授記》、《于闐國教法史》中情節驚人得相似。
漢代,崑崙山下亂得一塌糊塗。崛起於我國北方的強大遊牧民族匈奴,像一隻飢餓兇狠的狼,窺視著西域的風吹草動。無論西漢政府還是東漢朝廷,都曾與匈奴展開艱苦卓絕的拉鋸戰。西漢政府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東漢朝廷遣使班超轄制列國,為的就是抵抗匈奴這個不可一世的強鄰。
公元1世紀,于闐上空開始騰起佛國的雲彩,據《宋雲行紀》中記載,一位比丘讓本不信佛的于闐國王,剎那問在天空見到佛。于闐王驚得五體投地,隨即立下宏願廣建寺院。從此,于闐成了西域佛教的中心和東傳中土的中轉站,無數取經僧人,從於闐獲取佛經善本,這使于闐獲得“小西天”的美譽。
甘拜中原朝廷為師的于闐,仿照漢朝政府建立了自己的統治秩序,擁有了自己的流通貨幣,“拿來”了漢人的先進技術。這個有著驍勇善戰的塞人血統的民族逐漸稱雄於西域南道,從一個擁兵不過三千的國家一躍成為將士數萬的強國。
樹欲靜而風不止。風雲變幻的大漠邊陲,總是上演著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鬧劇,隨後興起的一個個傳奇部族,不斷在西域這塊土地上開始新一輪的兼併戰,于闐的城頭也快速地變換著王者的旗幟。但基於雄厚的國力,佛國於闐不但沒有衰敗,反而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進入到了更為鼎盛的階段。寺院林立,翻譯的經典堆積成山,那位比唐僧還要早去西天取經的和尚朱士行就在這個時候,以中原第一取經人的身份,進人于闐,略施手段得了大乘佛典,成了列入《高僧傳》的一代名僧。
與此同時,于闐將另一樣外來的東西做大做強,一躍成為桑蠶生產基地、絲綢品牌大國。傳說古時于闐並不產蠶,于闐國王迎娶東國公主時,請求公主私自夾帶蠶種,好讓于闐的百姓穿上絲綢衣物,公主應允,於是將蠶種藏在帽子裡,偷偷運到了于闐。從此,于闐用這小小的桑蠶,織出了一個聞名於世的絲路絹都,藉此驕傲了數千年。
隋唐時代,吐蕃、回鶻、大唐三方勢力逐鹿西域。吐蕃利用斥候組織在於闐等西域諸國之間安插眼線,蒐集情報,忙得不亦樂乎。665年,做足了功夫的吐蕃侵入于闐,不費吹灰之力就在於闐的土地上建立起雙軌軍事監察制度。雖然保留了于闐王族尉遲氏的王權地位,但吐蕃的侵入加劇了于闐百姓的痛苦。歷史上,尉遲王族積極與大唐同好,並把大唐認作自己的乾舅舅,舅舅哪有不管外甥的道理,於是大唐發威,調兵遣將協助於闐,腰桿硬了的尉遲氏順利地從吐蕃手中奪回于闐的統治權。
戰爭結束後,一支西遷的回鶻人輾轉來到于闐,用異樣的方法在於闐人的血液中注入了新的基因,也埋下了改寫于闐歷史的伏筆。
五代十國割據,于闐王李聖天卻仍時刻以大唐為榜樣,效法唐朝,發展于闐。一時間于闐的國力空前強大,強大的同時也讓李聖天驕傲得一塌糊塗。當年悄悄潛入的那一股回鶻勢力,此時正在於闐的肌體上發生化學反應,雖然起了漢名,但是顯然這個被比作獅子王的李聖天,長相上已經與于闐人相去甚遠,反倒越發向著回鶻種族靠攏。那曾經無意間埋下的伏筆,如今已經將這個原本是于闐種族的政權潛移默化為回鶻人的汗國了。
從五代十國到宋朝,新疆的土地上處處都有回鶻人的身影,當年回鶻汗國分崩離析四處逃散種下的種子,終於有了三分天下的收成。其中,有位於吐魯番盆地的高昌回鶻王國,有位於崑崙山下擁有回鶻血統的于闐李氏王朝,還有以疏勒為中心頗具傳奇色彩的喀喇汗王朝。
請注意,喀喇汗王國出了個傳奇人物蘇圖克。他殺了自己的叔父,奪了王位,率領二十萬國民信仰了伊斯蘭教,並舉著伊斯蘭聖戰的旗幟,在短時間內將聖戰和伊斯蘭信仰拓展到了許多西域國家。蘇圖克最後剩下的主要敵手,一是佛國於闐,另一個就是篤信佛教的高昌回鶻。與李聖天及其後人作戰成為喀喇汗王朝的主要功業,經過了幾代人你死我活的爭鬥,公元1005年,喀喇汗王朝取得了全面的勝利,于闐都城被占,佛教香火斷絕,興盛了一千多年的佛教旗幟最終隕落,取而代之的是一彎擁抱蒼穹的新月——伊斯蘭教的幟幡。
雖然信仰發生巨大變化,但像一個皮球不斷地被踢來踢去的命運並沒有改變。這一次,主人變成了蒙古人,而且一變就是七百年。
1884年11月16日,新疆建省,和闐才再次真正投入了祖國的懷抱。然而綠洲上的于闐古國卻留下令人痴迷的神秘疑雲,讓我們不斷去尋找那迷霧背後的王國傳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