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倫理道德

一切宗教都是重視倫理道德的,佛教有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倫理準則

佛教的倫理道德,詳情,

佛教的倫理道德

一切宗教都是重視倫理道德的,佛教的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倫理準則有三條:
一要平等慈悲;
佛教倫理道德
二要去惡從善,所有壞的事情不論大小,都不能去做,所有善事都要去做;
三要自度度他,自己解脫,也要幫助別人解脫,自己提升也要幫助別人提升,對自己有利也要對別人有利。它的道德規範,也就是戒律非常多。

詳情

佛教信徒當中最基本的道德規範是:
1.不殺生,尊重一切有生命的東西;
2.不偷盜,不公開或隱蔽地擅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3.不邪淫,尊重異性,不好色思淫,不發生不正當男女關係;
4.不妄語,不說假話、大話、虛話,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隨便亂說,要句句實言,以誠待人;
5.不飲酒,不喝容易刺激和麻痹神經、擾亂心性的飲料,隨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寧靜的心境。這五條整體上有利於社會成員道德素質的普遍提高,有利於社會結構和社會秩序的穩定、和諧,有利於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是具有普遍意義的道德規範。佛教很早從宗教的角度提出人類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值得我們參考。
佛教的文學藝術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極其深刻的,也是多方面的。
我們現在的很多語言都是從佛教那裡借用來的,我們經常說的課程、功課、世界、相對、絕對、煩惱、實際等等,都是佛教的語言,現在我們中國成語的百分之十都是佛教的內容,所以趙朴初生前講過這樣的話,如果沒有佛教,中國人可能連講話都講不完整。佛教對文學的影響更是多方面的,自東晉佛經在中國翻譯流傳後,中國文學的內容形式和思想理念受到了深遠的影響。佛經中豐富的譬喻故事令中國文士大開眼界,而主要是佛教思想特別是唐代以後興起的禪宗思想開拓了文學家們的視野和思想境界。禪宗的語錄(宋代程朱語錄之模範)及宋代興盛的以說唱、詩歌合體的佛經變文(唱導)實為明清白話小說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中國的俗文學,一個重要起因就是佛教的經典。唐代的法師經常進行俗講,就是通俗的演講,把佛教裡面很多經典內容故事化,並吸收中國的傳統歷史故事進行講解,對中國的俗文學影響很深。中國小說的體例實際上是學習了佛教的典籍,好多小說的題材是和佛教思想分不開的。《西遊記》不用說了,大家都很清楚。《紅樓夢》中賈寶玉出家,實際上整個講的就是關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三國演義》開場白,是“是非成敗轉頭空”。佛教無論是在題材還是思想內容方面,對中國文學的影響都很深刻。關於藝術方面,沒有佛教的藝術,中國的藝術從魏晉南北朝以來可能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中國古代的建築現在保存下來的,與佛教有關的很可能是數量最多的。儒家是學術性的,主要是孔廟。孔府不能多蓋啊,孔府無非是山東曲阜有,浙江衢州有,別的地方不能隨便造,所以建築數量很有限。寺廟屬於宗教,是民眾性的,他們有那種願望,在各地建立寺廟,所以留下來的建築非常多。這方面山西擁有很大的優勢,可以說,山西就是一個佛教歷史博物館、宗教藝術博物館,很值得我們珍視,這與歷史傳統和地理條件都有關係。山西佛教的建築雕塑是中國人的驕傲和光榮,很多國家沒有,有的國家的歷史也就是兩三百年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