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漢文翻譯

佛典漢文翻譯,中國漢地佛典翻譯活動。自東漢桓帝元嘉元年(151)安世高譯出《明度五十校計經》起,至北宋仁宗慶曆元年(1041)朝廷解散翻經院,大規模的佛典漢譯持續了近九百年,其間經歷了大約四個時期:一、東漢至西晉,為初譯期。譯典原本以“胡本”為多,譯者多為西域僧人,故為西域僧主譯期。二、東晉十六國至南北朝,為興盛期。譯典原本多為“梵本”,也有少量“胡本”,譯者梵、胡、漢僧及中國文人皆有,故為中外共譯期。三、隋唐,為鼎盛期。譯典原本皆為梵本,譯者以漢僧為主,並有少量梵僧和胡僧,故為漢僧主譯期。四、北宋,為衰落期。所譯佛典較少,且以密宗居多,譯者梵僧、漢僧皆有。佛典漢譯九百年間,共譯出佛典二千一百餘種,六千餘卷。譯者有姓名記載的約有二百多人,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四大翻譯家”鳩摩羅什、真諦、玄奘和不空(一說為鳩摩羅什、真諦、玄奘和義淨)以及安世高、支讖、竺法護、覺賢、曇無讖、菩提流支、實叉難陀等。佛典漢譯,初為個體行為,後成為一種集體工作,並形成了一定規模的譯場和組織。其著名者,有僧團辦的東晉的廬山般若台、陳代的廣州制旨寺;有官辦的後秦的長安逍遙園、北涼的姑臧閒豫宮、東晉的建業道場寺、劉宋的建業祇洹寺、蕭梁的建業壽光殿及華林園、元魏的洛陽永寧寺、北齊的鄴都天平寺、隋代的長安大興善寺及洛陽上林園、唐代的長安弘福寺及慈恩寺、北宋的開封興國寺翻經院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