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忠

余新忠

余新忠,男,1969年6月生,浙江臨安人。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歷史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2016年4月,當選2015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余新忠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浙江
  • 出生日期:1969-6
  • 職業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南開大學歷史系研究生
  • 致力於:明清以來江南和醫療社會文化研究
個人經歷,講授課程,任職經歷,主要作品,一、著作,二、編著和譯著,三、論文,學術講座,

個人經歷

余新忠,1991年蘇州鐵道師範學院歷史系畢業,獲學士學位。2000年6月南開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在日本京都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入選教育部2010年“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11年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一層次人選,2015年首屆“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主要從事明清以來江南區域社會史和醫療社會文化史研究。已出版《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一項醫療社會史的研究》和《中國家庭史·明清卷》、《清代衛生防疫機制及其近代演變》等專著4部、《清以來的疾病、醫療和衛生——以社會文化史為視角的探索》等編著3部、《瘟疫與人》等譯著1部,在《歷史研究》、《東洋史研究》(日本)、《近代史研究》和《史學理論研究》等刊物上發表中、英、日文論文80餘篇。博士論文《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入選“2002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清代衛生防疫機制及其近代演變》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庫”,《中國家庭史》(合作)獲第五屆全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一項醫療社會史的研究》獲天津市第九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著作類),《嘉道之際江南大疫的前前後後——基於近世社會變遷的考察》天津市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論文類)。
余新忠

講授課程


中國近世疾病醫療社會史(本科)
中國醫療社會文化史研究專題(研究生)
醫療社會文化史史料選讀(研究生)

任職經歷

2016年10月-至今,中國社會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2016年4月-至今,首屆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
2015年5月-至今,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
2012年5月—2016年10月,中國社會史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
2012年1月—2012年6月,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梅隆學者
2007年9月—2015年7月,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副主任
2007年6月—至今,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導師
2006年12月—至今,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2002年12月—2006年11月,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2000年8月—2002年11月,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講師
1991年7月—1994年8月,蘇州鐵道師範學院院報編輯部編輯

主要作品

一、著作

1.《道光皇帝》(合作,第一作者),故宮出版社,2016年。
2.《清代衛生防疫機制及其近代演變》,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3.《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一項醫療社會史的研究》(修訂版),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4.《中國家庭史》第四卷“明清時期”,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人民出版社,2012年
5.《道光事典》,(台灣)遠流出版公司,2006年;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
6. 《瘟疫下的社會拯救:中國近世重大疫情及社會應對研究》(合作,第一作者),中國書店,2004年。
7. 《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一項醫療社會史的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二、編著和譯著

1. 《醫療、社會和文化讀本》(與杜麗紅合編,第一編者),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2. 《瘟疫與人》(譯著,第一譯者),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0年3月版。
3. 《新近海外社會史論文選譯》(和張國剛教授合編),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版。
4. 《清以來的疾病、醫療和衛生——以社會文化史為視角的探索》,三聯書店2009年版。

三、論文

  1. 《在具象而個性的日常生活中發現歷史——清代日常生活史研究述評》(第一作者),《中國社會科學評論》2017年第2期。
  2. 《科學化·專業化·國學化 ——晚清以來現代中醫的生成》(第一作者)《文化縱橫》2017年第6期。
  3. 《醫學與社會文化之間——百年來清代醫療史研究述評》(第一作者),《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17年第3期。
  4. 《李自成最終歸隱慈利縣四十八寨說獻疑》(第一作者),《蘇州科技大學學報》2017年第1期。
  5. 《處理好環境維度和歷史維度》,《人民日報》2016年4月11日,第16版。
  6. “Microhistory and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a Review”(第一作者), Korean Journal of Medical History, Vol. 24, No.2, Aug. 2015, pp.355-387.
  7. 《真實與建構:20世紀中國的疫病與公共衛生鳥瞰》,《安徽大學學報》2015年第5期,第1-14頁。
  8. 生命史學:醫療史研究的趨向》,《人民日報》2015年6月3日,第16版。
  9. 《當今中國醫療史研究的問題與前景》,《歷史研究》2015年第2期。
  10. 《新文化史視野下的史料探論》,《歷史研究》2014年第6期,第54-57頁。
  11. 《2013年清史研究述評》(第一作者),《清史研究》2014年第4期,第129-144頁。
  12. “From Avoiding Disease to Preventing Disease: The Evolving Concept of Disease Response in Late Qing Dynasty”,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Vol. 47, No. 4, Summer 2014, pp.38-60.
  13. 《個人·地方·總體史:以晚清法雲和尚為個案的思考》,《清史研究》2014年第3期,第92-106頁。
  14. 《醫聖的層累造成(1065-1949年)——“仲景”與現代中醫知識建構系列研究之一》,《歷史教學》2014年7月下半月刊,第3-14頁。
  15. 《淺議生態史研究中的文化維度——基於疾病與健康議題的思考》,《史學理論研究》2014年第2期,第39-46頁。(《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年第9期)
  16. 《文化史視野下的中國災荒史研究芻議》,《史學月刊》2014年第4期,第1-5頁。
  17. 《清代城市水環境問題探析——兼論相關史料的解讀和運用》,《歷史研究》2013年第6期,第71-85頁。
  18. 《醫療史研究中的生態視角芻議》,《人文雜誌》2013年第10期,第78-83頁。
  19. 《“現代”的“金箍”:晚清以來衛生建設的“現代性”反思》,《文史知識》2013年第7期,20-24頁。從宮廷到社會:國家醫療衛生的近代演變》,《紫禁城》2013年第7期,第16-21頁。
  20. 《中國近世的糞穢處置及其近代變動:兼論近代公共衛生觀念的形成》,載本書編輯組編:《傳統中國社會與明清時代:馮爾康先生八十華誕紀念論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7-89頁。
  21. 《回到人間 聚焦健康——新世紀中國醫療史研究芻議》, 《歷史教學》2012年第11期下,第3-11頁。
  22. 《評梁其姿從癘風到麻風:一種疾病的社會文化史》(第二作者),《歷史研究》2012年第4期,第174-188頁。
  23. 《馬根濟與近代天津醫療事業考論——兼談“馬大夫”與李中堂“興醫”的訴求歧異與相處之道》(第一作者),《社會科學輯刊》2012年第3期,第195-202頁。
  24. 《複雜性與現代性——晚清檢疫機制引建中的社會反應》,《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2期,第47-64頁。
  25. "A Study on Mackenzie and His Medical Career in Tianjin in Modern China", Yonsei Jorunal of Medical History(延世醫史學), Vol. 14, No. 2, December 2011, pp.55-74.
  26. 《嘉道時期的瘟疫及其社會影響》,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社科院歷史所編:《中國古代社會高層論壇文集——紀念鄭天挺先生誕辰一百一十周年》,中華書局2011年8月版,第700-718頁。
  27. 《歷史情境與現實關懷——我與中國近世衛生史研究》,《安徽史學》2011年第4期,第9-12、20頁。
  28. 《晚清的衛生行政與近代身體的形成——以衛生防疫為中心》,《清史研究》2011年第3期,第48-68頁。
  29. 《衛生何為——中國近世的衛生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2011年第3期,第132-141頁。
  30. 《“良醫良相”說源流考論——兼論宋至清醫生的社會地位》,《天津社會科學》2011年第4期,第120-131頁。
  31. 《晚清檢疫制度引建中的利益糾葛和權力關係》,《香港社會科學》第40期,2011年春/夏季,第73-98頁。
  32. 《揚州“名醫”李炳的醫療生涯及其歷史記憶——兼論清代醫生醫名的獲取與流傳》,《社會科學》2011年第3期,第142-152頁。
  33. Treatment of Nightsoil and Waste in Modern China”, in Angela Ki Che Leung and Charlotte Furth eds., Health and Hygiene in Chinese East Asia: Policies and Publics in the Long Twentieth Century,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51-72.
  34. 《防疫·衛生·身體控制——晚清清潔觀念和行為的演變》,黃興濤主編:《新史學》第三卷,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57-99頁。
  35. 《衛生史與環境史——以中國近世歷史為中心的思考》,《南開學報》2009年第2期,第16-20頁。
  36. 《遺失的傳統:明清時期的民間社會救濟》,《二十一世紀經濟報導》2008年6月1日41版,0.8萬字。
  37. 《晚清衛生概念演變探略》,載黃愛平、黃興濤主編:《西學與清代文化》,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554-579頁。
  38. 《從避疫到防疫:晚清因應疫病觀念的演變》,《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39. “Writing about a different kind of medical history: a critical review of Zaizao bingren by Yang Nianqun”,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Vol.1, No.2, Dec., 2007.
  40. 《另類的醫療史書寫——評楊念群著〈再造“病人”〉》,《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6期。
  41. The Concept of Public Health in Qing Dynasty Jiangnan and its Changes in Modern Times: Focusing on Environment and Water Supply,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07, 2,July,2007.
  42. 《清代江南的衛生觀念與行為及其近代變遷初探》,載李文海、夏明方主編:《天有凶年:清代災荒於中國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1月版。
  43. Studies on Ming Dynasty Infectious Diseases(第二作者),MING QING YANJIU 2005, The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 of the Universita degil Studi Di Napoli “L’Orientale”, 2006.10
  44. 《明清時期孝行的文本解讀——以江南方誌記載為中心》,《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七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45. 《清代江南的衛生觀念與行為及其近代變遷初探——以環境和用水衛生為中心》,《清史 研究》,2006年第2期。
  46. 「清末における「衛生」概念の展開」、「東洋史研究」第六十四巻第三號、2005年12月。
  47. 《大疫探論:以乾隆丙子江南大疫為例》,《江海學刊》2005年第4期。
  48. 《海峽兩岸中國醫療社會史研究述論》,孫江主編《事件·記憶·敘述》(《新社會史》第1輯),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9. 中國疾病、醫療史探索的過去、現實與可能》,《歷史研究》2003年第4期,第158-168頁。(《新華文摘》2003年11期轉載;並被收入《歷史研究》編輯部編《〈歷史研究〉五十年論文選》(社會
  50. 卷),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51. 《疫病社會史研究:現實與史學發展的共同要求》,《史學理論研究》2003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4年2期轉載)
  52. 《清代江南的種痘事業》,《清史研究》2003年第2期。
  53. 《從社會到生命——中國疾病、醫療社會史探索的過去、現實與可能》,楊念群、黃興濤、毛丹主編:《新史學——多學科對話的圖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54. 《趨新求實 真誠投入——博士論文撰寫體會點滴談》,《中國研究生》2003年第3期。
  55. 《非典·瘟疫史·生命關懷——我與疫病醫療社會史研究》,《書城》2003年第7期。
  56. 《清前期鄉賢的社會構成初探——以浙西杭州和湖州府為中心》,《蘇州科技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57. 《20世紀明清疾病史研究述評》,《中國史研究動態》2002年第10期。
  58. 《鹹同之際江南瘟疫探略——兼論戰爭與瘟疫之關係》,《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
  59. 《清代江南瘟疫成因探略》,載《明清人口婚姻家族史論——陳捷先教授、馮爾康教授古稀紀年論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60. 《打通醫學史與社會史研究的他山之石——評羅伊·波特主編的〈劍橋醫學史〉》,《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四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
  61. 《賢妻兼良相的明太祖馬皇后》,《歷史月刊》2002年第10期。
  62. 《明懿文太子朱標尊貴而鬱悶的一生》,《歷史月刊》2002年第2期。
  63. 《清代江南疫病救療事業探析——論清代國家和社會對瘟疫的反應》,《歷史研究》2001年第6期。
  64. 《嘉道之際江南大疫的前前後後——基於近世社會變遷的考察》,《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
  65. 《清代江南瘟疫對人口之影響初探》,《中國人口科學》2001年第2期。
  66. 《清人對瘟疫的認識初探——以江南地區為中心》,《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版。
  67. 《爛喉痧傳入中國年代初探》,《中華醫史雜誌》2001年第2期。
  68. 《麥克尼爾〈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William H. McNeil, Plagues and Peoples)》,《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6月。
  69. 《關注生命——海峽兩岸興起疾病醫療社會史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95-98頁。
  70. 《消閒與御災——清中前期江南民生的兩個側面》,《文史論叢二集》,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9月。
  71. 《歷史上的中國人口行為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國史研究動態》2001年第10期。
  72. 《清前期浙西北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三個層次》,《鐵道師院學報》2001年第1期。
  73. 《清前期浙西北基層社會精英的晉身途徑與流動》,《南開學報》2000年第4期。
  74. 《道光三年蘇州大水及各方之救濟——道光時期國家、官府和社會的一個側面》,《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一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
  75. 《中國的民間社會力量與公共領域——近年來中美關於近世市民社會研究的回顧與思考》,《學習與探索》1999年第4 期。
  76. 《道光前期江蘇的災賑積弊及其救治》,《中國農史》1999年第4期。
  77. 《明清以來中國社會國際學術討論會述評》(合作),《清史研究》1999年第4期。
  78. 《十六世紀江西吉安府的鄉約》(譯作),《贛文化研究》,第六、七期,1999年12月、2000年12月。
  79. 《清代中後期鄉紳的社會救濟——蘇州豐豫義莊研究》,《南開學報》1997年第3期。
  80. 《豐豫莊非潘氏宗族義莊》,《中國農史》1997年第2期。
  81. 《從蘇州〈彭氏族譜〉管窺明清江南人口狀況》,《鐵道師院學報》1997年第2期。
  82. 1980年以來國內明清社會救濟史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1996年第9期。
  83. 《唐代勛官的實際意義》,《鐵道師院學報》1995年第2期。
  84. 《唐代均田制下受田農民的生產、消費生活》,《鐵道師院學報》1993年第4期。

學術講座

《中國近世的糞穢處置及其變動——兼論近代公共衛生觀念的形成》、《中國近世的糞穢處置及其變動——兼論近代公共衛生觀念的形成》、《歷史經驗·學術理念·近代性——關於近代衛生史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