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界大王譚鑫培

伶界大王譚鑫培

近代大學者梁啓超,以這樣的詩句來歌頌譚鑫培:“四海一人譚鑫培,聲名廿紀轟如雷!以譚鑫培和梅蘭芳所代表的京劇,才構成一部京劇藝術史的全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伶界大王譚鑫培
  • 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 播出頻道CCTV10
  • 線上播放平台CNTV 
  • 主講人:翁思再
  • 語種:中文
主講人簡介,譚鑫培,分集劇情,

主講人簡介

翁思再,1948年7月16日出生。華東師範大學研究員、文匯新民報業高級記者,京劇學者,劇作家。
江蘇吳縣人,出生於上海的海關世家。歷任新民晚報記者、編輯、文藝部負責人 、駐北京記者站站長、特稿部副主任、文匯電影時報副主編等職。曾獲中國新聞獎、全國現場短新聞獎、上海新聞獎、全國晚報好新聞獎等。現已退出一線崗位,任文匯新民報業集團文化發展顧問,兼任中國戲曲學會理事,上海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

譚鑫培

(1847~1917)演員,工老生,曾演武生。本名金福,字望重。因堂號英秀,人又以英秀稱之。武漢市江夏區大東門外譚左灣九夫村人。其父譚志道,工老旦兼老生。譚鑫培為其獨子,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10歲隨父到北京,11歲入小金奎科班習武丑,後改武生及文武老生。1863年出科。23歲搭三慶班,以演《神州擂》、《三岔口》、《白水灘》及"八大拿"等武生戲為主。曾傍程長庚演《青石山》馬童,得"大老闆"賞識,委以武行頭。在《同光十三絕》畫中,譚鑫培是唯一的武生演員。以老生享名劇壇則是光緒十年以後的事了。程長庚曾預言:"吾死後,鑫培必成大氣候。"譚鑫培曾師事程長庚余三勝,並向張二奎盧勝奎、王九齡問藝,博採眾長化為己有,終成一家,與汪桂芬、孫菊仙被譽為"新三鼎甲",並成為京劇史上第一個老生流派--譚派創始人。光緒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與孫秀華、陳德霖羅壽山四人被選入昇平署進宮承差,宮內藝名譚金培。1917年5月10日上午8時病逝於京城宣內大街大外郎營1號寓所,享年71歲。
主講人簡介: 翁思再,1948年出生。華東師範大學研究員、文匯新民報業高級記者,京劇學者,劇作家。 江蘇吳縣人,出生於上海的海關世家。歷任新民晚報記者、編輯、文藝部負責人、駐北京記者站站長、特稿部副主任、文匯電影時報副主編等職。曾獲中國新聞獎、全國現場短新聞獎、上海新聞獎、全國晚報好新聞獎等。現已退出一線崗位,任文匯新民報業集團文化發展顧問,兼任中國戲曲學會理事,上海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 劇作有《大唐貴妃》《玄奘出關》《道觀琴緣》以及中日合作的舞劇《楊貴妃》等。學術著作有《京劇叢談百年錄》《余叔岩研究》《余叔岩傳》。論文有《王元化<京劇與傳統文化>注跋》《在梅派和梅蘭芳體系之間》《程硯秋的學者人格》《京劇音韻新解》《譚余基礎論》《譚門七代》《譚富英百年祭》《孟小冬百年祭》以及《論讀者逆反心理》《<大唐貴妃>的文化產業嘗試》等。是《中國京劇大百科》系列音韻條目的撰寫者,《余叔岩孟小冬唱腔集》的校訂者。

分集劇情

天才坎坷
  第一講 天才坎坷 華東師範大學研究員新民晚報高級記者翁思再先生聲情並茂,再現伶界大王的傳奇人生。譚鑫培,是京劇老生主流的創立者,他享有伶界大王的美譽,他的唱腔風靡民間享譽宮廷,後世流傳著許多他的宮廷故事,譚鑫培因遲到,被愛看戲的慈禧發覺,誠惶誠恐的譚鑫培如實告知起晚了。周圍人都害怕起來,而老佛爺並沒有生氣。藝術生涯又是百轉千回。清末,西方電影藝術進入中國,1905年出現的第一個電影就是電影戲曲片譚鑫培的《定軍山》。近代大學者梁啓超歌詠他“四海一人譚鑫培,聲名廿紀響如雷”,還有人寫聯“有匾皆書垿,無腔不學譚”,滿城爭唱,風靡程度猶如流行歌曲。
獨占鰲頭
  青年時代的譚鑫培在京城裡最大的戲班三慶班站穩了腳跟,成為當紅的武生名角,但當時在京劇舞台上,還是以老生戲為主。具有極好嗓音天賦的譚鑫培,一直把成為最好的老生作為自己的目標,在他的嗓音逐漸恢復以後,專攻老生的觀念更加強烈。然而,譚鑫培的這一想法卻遭到了三慶班班主、京劇老生行當領軍人物程長庚的強烈反對。
壯烈暮年
  《同光朝名伶十三絕傳略》記載說,譚鑫培有一種蔑視權貴的豪邁氣概。雖然由於玩世不恭而遭人忌恨,但仍然我行我素,瀟灑地特立獨行。譚鑫培不畏權貴的自尊和倔強,給自己招惹了無數的是非,也因此贏得了當代和後世良好的口碑。然而,在那個清王朝剛去、軍閥又來的年代,在那個視京劇演員為“戲子”的年代,譚鑫培精湛的藝術才能雖然給他帶來過人生的輝煌,但最終也讓他遭遇了巨大的不幸。
選集
選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