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洞

伏虎洞

伏虎洞一名老虎洞、地藏洞,在摩室嶺百歲宮東北。洞底奔瀉一股清泉。清泉源自天游峰東南麓石罅中迸出的涓涓岩溜,流徑此岩之麓後匯成流泉,注入伏虎岩南壁下方的此處巨洞。明代兵部侍郎(尊稱為少司馬)陳省隱居雲窩時多次來此處賞玩。其門人、崇安縣令梁鵬遂將此泉命名為司馬泉,並在洞口石壁上鐫刻泉名。洞前有一曲折小徑通過人工架設的梯橋通向仙掌峰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伏虎洞
  • 地理位置:摩室嶺百歲宮東北
  • 占地面積:不詳
  • 著名景點:伏虎洞
由來,冶父八景之一,九華山伏虎洞,歷史回顧,巨大變化,相關景點,摩崖石刻,石室岩,伏虎寺,

由來

傳說明朝時王家墳曾出現一隻虎,上了亭子橋,右轉彎鑽進地洞。附近農民聞訊後,紛紛用磚石向洞裡投擲,瞬時亂石堆積,將洞口塞滿,使老虎不能出來。大家又在洞口處建了一座小廟。從此,人們就稱此處為“伏虎洞”。
伏虎洞伏虎洞
國營磚瓦廠的廠址,過去叫王家墳,亦名花園地。墳前原有假山、水池、石台、石凳等。這裡懸崖峻岭、松濤之聲不絕,東望天柱峰、五老峰、仙女峰、羅漢峰等常出沒於雲霧間。晨曦之下磨盤峰輪廓形似臥佛。

冶父八景之一

伏虎洞,位於冶父山巔西南,距伏虎寺不足百米,石階路上側。沿高數尺,深不滿丈,遊客須彎腰方能入內。據《冶父山志》載,伏虎禪師當年開山建剎時,曾與住此洞的老虎棲息一起形影不離。有詩為證:“古蹟山深虎跡通,法幢人靜夜燈紅,支床睡破勞生夢,不信因緣為遠公。”當地民間傳,患有腰痛者,進山入洞采附近山竹,截成竹節支撐洞壁,腰疼即愈。伏虎洞前坡極陡,洞口朝陽,若逢西南風,風灌洞聲若虎嘯,音傳數里,古稱“虎洞吟風”,是冶父八景又一景觀
冶父山冶父山

九華山伏虎洞

九華山地處中國安徽池州,風景奇秀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薩應化之地。地藏菩薩大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悲憫眾生受生死苦之心無比深切。海內外佛門弟子及信士無不以朝九華為願。九華山志中對伏虎洞有許多記載,這裡曾建有伏虎寺。

歷史回顧

金喬覺地藏自新羅國(屬今韓國)來九華山、在唐至德年初(西元756年前後)之前的廿三年之間在山洞宴坐修行,傳說這些山洞就有伏虎洞。此後的千餘年來不斷地有高僧於伏虎洞中宴坐參修。五代時(907一960)有伏虎禪師能伏猛虎、在九華山建有道場。明宏治年間有異僧於伏虎洞中修行,坐臥松毛、以野果為食,後人稱他為松毛僧人。宏治十四年(1501)、名儒王陽明曾履險前往訪他。王陽明到時松毛僧人正熟睡,先生坐撫其足,有傾、驚醒曰:路險何得至此。因論最上乘曰;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兩個好秀才。 過了些年再至,松毛僧人已離去。故王陽明在游九華化成寺詩中有“會心人遠”之嘆。明代進士吳同春於萬曆已卯年(I579)游九華,至摩空嶺觀伏虎洞,陪同的九華僧人告之、數年前有僧坐此洞內六年不出,虎亦不入洞。清康熙年間名僧洞庵禪師以虎為衛、於伏虎洞旁結茅而居二十餘年至康熙丁未年(1667)玉林國師親往請師外出募建叢林,開工之夕、時值盛夏而滿山松樹偏凝甘露,神人應兆,該寺就名甘露寺。後來俟了大眾事,洞安仍歸伏虎洞。
伏虎洞伏虎洞
伏虎洞伏虎洞
乾隆年初(1736前後)雲月禪師在伏虎洞南側鑿石建庵、為今伏虎寺。乾隆五十八年(1793)所立雲月禪師塔、記師為伏虎洞正宗第三十四世,可見這裡建有道場是很旱的。嘉慶年間隆山和尚居伏虎洞苦志清修二十餘年,傳說有大蟒為伴,後值祇樹庵(今祇園寺)傾頹,隆山和尚被請往往持,弘揚法道。道光二十一年(1841)法師圓寂前自知時至,囑眾“嚴持戒律、毋負余志”後端坐而逝,時年八十四歲。隆山和尚肉身供於只園寺、鹹豐年間寺毀於太平軍戰亂,而隆山肉身獨存。故有“先有伏虎洞,後有祇園寺,再有甘露寺”之說。伏虎寺為九華山甘露寺、祇園寺、華天寺、西竺寺的祖庭。
伏虎洞
光緒年間大根和尚募資重建伏虎寺。清代有許多描寫伏虎寺的詩,其中潘耒詩:“徑險從猿掛、崖危舊虎巢、半龕留客夢、一飯試山餚。石勢翻風旆、峰棱疊卦爻,應知習定者、不受一塵淆”最有代表。一九二八年蔣維喬在《九華山紀游》中記敘了伏虎寺及附近景色。可借伏虎寺後來被毀。但還有些僧人和信士對伏虎寺至今記憶猶新。如今只可見到雲月禪師於伏虎洞前鑿石堆砌的寺基平台、昔日的殿堂地面仍然黑亮。伏虎洞的洞門上楹聯為“伏虎降龍地、仙洞名山場”,洞深約六米,洞內供有地藏菩薩和觀音菩薩。洞旁懸崖邊有一塔葬老虎遺骨,也許就是洞安禪師那老虎待者的。 寺旁有積水池可集雨水供飲用,池旁崖壁上鐫有康熙御書“龍虎泉”。寺後山崖陡削,上有題刻“別有天地”。洞上方約二十米為嶺脊,有巨石突起名鷹石、若蒼鷹翹首,其頂蓋寬平故又名棋盤石。石畔有松、頂園如蓋,石根鐫有“松頂蒲團、雲根石室”。伏虎洞附近還有雲月禪師塔等多處祖師塔。伏虎洞地處險崖又缺水、無法種菜,這裡的祖師和僧人只能清修,甚之不火食。但這裹境界清幽、類地藏梵修初地,難怪祖師們在此建道場。
伏虎洞伏虎洞
伏虎洞伏虎洞

巨大變化

九華山自一九七八年對外開放以來在國家有關部門和省、縣政府的關心下,通過僧俗大眾的努力己發生巨大變化。九華山佛國得到全面恢復,叢林古剎面貌一新、被廢寺、庵、精舍和茅蓬大多重建。而且高僧輩出,分身地藏應化接連出現肉身菩薩。 值國運昌盛、名山興旺之際,有大淨老師太發宏願自籌資金重修伏虎寺。九華山佛教協會、九華山管理處民族宗教事務局及城建局認為伏虎寺為九華山風景區的主要景點,原寺於文革期間折毀,屬於落實政策的問題,於一九九九年批准了恢復伏虎寺的工程。師太為曹洞宗近代高僧慈明和尚的弟子(慈明肉身現供於九華肉身殿)。師太自一九八一年於伏虎洞置座清修十八年。一九八二年師太外出受具足戒期間有人慾進老虎洞修行、被巨蟒趕出。過了幾年這位僧人見師太居洞泰然,深為敬佩,才講出此事。一九九八年有位新加坡信士來朝九華,見伏虎洞內常年極為潮濕、年近古稀的師太清修艱苦深為感動,捐資於洞外傍崖立柱另建一小舍請師太居住。

相關景點

北宋紹聖年間(1094-1097年),住持道靜募化在岩前建寺,初名“石室岩精舍”;崇寧五年(1106年),為了紀念妙應祖師開山功德,朝廷賜額更名“妙應寺”。元至正九年(1349年),遭受火災,翌年住持道泰重建。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又遭火患,寺宇夷為平地,厥後遺址盡被灌木林莽所覆蓋。隆慶三年(1569年)冬,里中進士陳經邦為母卜葬於岩下,夜宿臨時搭蓋的茅舍,忽聞虎嘯於舍外,翌日命人尋至虎穴,以火焚之,草木樹林隨之焚盡,古剎基址顯露無遺。陳經邦登岩觀眺,發現此處風光秀麗,感慨不已,迨其官至禮部尚書之時,有感於妙應祖師庇佑,於明萬曆五年(1577年)倡議大興土木,重建佛殿,並在寺後建造北極玄天上帝殿,以取水制火(北方屬水),從而開了此山佛、仙同居之先河。後又陸續增建大士殿、祖師殿、八仙閣、山門和香積寮等,恢復古剎舊觀。陳經邦退休之後還在山上建造別墅,課子讀書。他為石室岩撰寫的碑記至今尚存。明清奕代,幾經重修,並增建“凌雲別殿”。最後一次修葺則在晚清光緒丁酉年(1897年),邑人進士劉尚文為記。爾後乃為城中梅峰寺下院,幾十年間,盛衰更迭。20世紀80年代由達山法師主持石室岩各項工作。90年代妙敬法師率眾全面重建。 伏虎洞
伏虎洞伏虎洞
伏虎洞伏虎洞
石室岩風光宜人,文物豐富。岩前一片參天古樹,鬱鬱蔥蔥,相映成趣,把山門環境營造得更加深邃、清幽。史載北宋之時便有“石浮屠五級,今圮”。明代在石塔舊址上重建現存的七層方形磚塔,中留通孔,人稱“天井”。每層原有的木構回欄式塔檐雖因年久脫落無存,然其無檐磚塔古樸莊嚴的形象,卻也富有獨特的立圖案感。寺後伏虎岩遺址之上有一塊巨石,宛若巨舌從山腰向前吐出伸向岩頂,俗稱龍舌石。石上古榕盤根錯節,綠蔭蔽天,周圍還有海印洞、空觀石、卓錫泉、虎源等諸勝景。而被古人列為“莆陽二十四景”之一的“石室藏煙”(亦稱“石室松煙”),更是婦孺皆知的石室岩獨特景觀。歷代文人高士留下不少描繪此一奇觀的詩詞佳句。此外,岩北1公里許的智泉寺和彌陀精舍,舊時乃為石室岩下院,景象亦佳。
伏虎洞伏虎洞
際逢世紀之交,石室岩寺後漫山茂林草木間,又發現許多鮮為人知的怪石群。這些怪石有的各與物象惟妙惟肖,有的各似某動物而栩栩如生。經請十多位本地方家文人上山考察,他們依其形態初步立名的怪石便有:禪床石、仰天龜、海獅望月、伏虎石、倒掛金鐘、木魚石、拓荒牛、獨眼雙珠、毗盧帽、合掌帽、試劍石、海豚擱淺12處,加上石松洞穴,曲徑通幽,畸形怪樹等計數十處之多。這些怪石景象的發現,顯然為石室岩旅遊資源的進一步開發,提供了更加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內涵。

摩崖石刻

武夷山伏虎岩是摩崖石刻薈萃地點之一走進叔圭精舍石坊門,端見一巨石高十數米,形似蹲虎,故名伏虎岩。伏虎岩是武夷山摩崖石刻薈萃地點之一,17幅岩刻星羅棋布於伏虎岩西南、西、南三個方向,有題名紀游、有題詩紀勝,朝代跨宋、元、明、清四朝。朝向西方的主要岩刻有明代卸任兵部右侍郎陳省撰寫的景名“伏虎”和五絕一首:"百獸舞虞庭,胡為岩下伏。前面有投龍,風雲好追逐!"作者借景抒志,拓展岩名涵義。兩方明朝大臣到雲窩訪問開闢接筍峰名道士的岩刻,記載了當時道教鼎盛的狀況。岩壁還有陳省與摯友、門人的酬唱詩數首。岩之西壁主要岩刻有武夷山道教名山的題識兩處,一為“武夷洞天、升真元化之,一為南宋學者游九言題寫的"升真元化洞天”。還刻有一方清朝閩西名儒童能靈抒發理學思想的七律一首。岩的南向有陳省門人、崇安縣令梁鵬題刻的"司馬泉"。伏虎岩東南麓有一層面岩洞,呈弓形,弦長15米,高5米。洞口兩側各有一株古藤,枝繁葉茂遮蔽洞口。洞下奔瀉一股清泉,名為司馬泉。

石室岩

又稱伏虎岩。位於城區西郊二公里處的山上。山上有多處石洞,曾出土過新石器時代的遺物,相傳為古人穴居之所。唐代妙應禪師在此建寺,傳說出入常跨兩隻馴虎,故名。明成化年間(約1470年)寺頹。明萬曆五年(1577年)陳經邦重建。沿著百餘級石階蜿蜒而上,兩邊松石夾峙如牆,摩崖題刻點綴其間。路旁有篆體“伏虎岩”。由此拾級而上,即刻便到“石室岩精舍”。其南側有一座玉皇殿,前有一對透雕龍盤八仙石柱。寺後聳立著一座七層四角形磚塔,奇峭古樸,別具丰采。寺旁有塊巨石,突兀於群岩之上,長約2丈,形似舌頭,人稱“龍舌石”;石下有洞穴,其上有古榕盤石而生,枝繁葉茂,蒼勁挺拔。樹下有乘風亭。 春天的早晨和黃昏,石室岩常有雲霧飄浮於奇岩怪石、叢林灌木之間,翠峰碧樹,煙雲繚繞,時隱時現,真箇是“綠樹迷離古剎前,縹緲雲山深莫辨”。故有“石室藏煙”之勝景,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石室岩附近還有仙跡、虎源、卓錫泉、曲水池、涅般木台、海印石、天仙庵等諸景。
石室岩石室岩
石室岩石室岩

伏虎寺

伏虎寺位於安徽省廬江縣城東10華里冶父山巔,自唐敕賜孝慈伏虎禪師開山,歷經兵燹,寺宇幾度重修,巍然獨存。主殿無量殿,坐西向東,無木樑柱,皆磚石拱成,四壁無窗,上覆琉璃瓦,依險偎崖,故又名“無梁殿”。殿中央供奉一尊金質真武祖師像,珍藏印度玉佛一尊,台胞淨空法師贈送《大正新修大藏經》一套,十六開綢面燙金精裝書一百冊。其附屬建築古蹟有文昌閣、北山樓、望江樓、玉佛樓、大觀亭、竹林精舍等。登望江樓,遠眺巢湖、長江,近覽廬城新貌,黃陂湖風光。1984年12月3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下發皖政(147)號檔案,伏虎寺被列為省級重點寺觀;1987年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國當代著名詞學家宛敏灝,書法家、詩人陳懷為重修無量殿起草撰書了《碑記》。無量殿石額“絳節高處”四字乃明御史盧謙題,其長子盧觀書。山門匾額“伏虎寺”為已故中國佛教會會長趙朴初親題。1995年,伏虎寺住持釋妙山法師,圓寂四年,肉身不腐,依然雙腿盤坐如生,衣衫整潔,膚色白淨,肌肉富有彈性,似在閉目養神。這是江淮流域寺觀中出現的第一尊肉身和尚,繼我省九華山雙溪寺大興和尚、鐘亭慈明和尚兩尊肉身之後的第三尊肉身,現已裝金供奉,傳為佛教界奇聞,吸引著八方香客遊人前來伏虎寺瞻仰朝拜。
伏虎寺伏虎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