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貝爾(葡萄牙國王迪尼什一世之妻)

伊莎貝爾(葡萄牙國王迪尼什一世之妻)

勃艮第王朝的葡萄牙國王迪尼什一世(1261-1325)之妻。 天主教聖人。

基本介紹

  • 本名:Elizabeth
  • 別稱:Elizabeth of Aragon / Portuga,依撒伯爾
  • 所處時代:勃艮第王朝
  • 出生地:Zaragoza, Kingdom of Aragon
  • 出生時間:1271
  • 去世時間:1336年7月4日
  • 信仰:天主教
人物生平,王后生涯,孀居生活,家庭成員,

人物生平

王后生涯

伊莎貝爾於1271年在阿拉貢王國薩拉戈薩的阿爾哈費里亞宮出生,是阿拉貢國王佩德羅三世和西西里王國的王位覬覦者科斯坦薩二世的長女。她的三個兄弟分別是:阿拉貢國王阿方索三世、阿拉貢國王海梅二世和西西里國王費德里科三世。伊莎貝爾很早就對她的信仰表現出熱情,她每日都做全套時辰祈禱,進行齋戒和其他補贖,而且還參加每日兩次的彌撒。1281年,十歲的伊莎貝爾嫁給了葡萄牙國王迪尼什一世,其嫁妝包括奧比杜什、阿布蘭特什和莫什港。直到1288年,雙方才舉行了婚禮,當時伊莎貝爾17歲,迪尼什26歲。迪尼什是一個詩人兼政治家,他在萊里亞附近種植了一大片松林以治理該地的土壤退化,因此,他也被稱為“農民國王(Rei Lavrador)”。伊莎貝爾私底下繼續貫徹她年輕時所進行的有規律的宗教活動,並致力於幫助窮人和病患。伊莎貝爾這樣的生活方式被其周圍的許多人視為一種恥辱,有些人還對他充滿惡意。但她的祈禱和耐力最後竟使其罪孽深重的丈夫改過自新。
伊莎貝爾積極關注葡萄牙政治,並在由迪尼什和卡斯蒂利亞國王桑喬四世於1297年簽署的《阿爾卡尼伊塞斯條約》的談判中擔任決定性的調解人(該條約確定了兩國的邊界)。1304年,王后和迪尼什返回西班牙,在卡斯蒂利亞國王費爾南多四世和阿拉貢國王海梅二世之間之間進行仲裁。在1322年至1324年的內戰期間,伊莎貝爾又充當丈夫和兒子阿方索之間的調解人。阿方索對國王極為不滿,他指責國王偏愛他的非婚事子阿方索·桑切斯。迪尼什擊退了支持王子的城鎮阿倫克爾,在伊莎貝爾的干預下國王才沒有處死兒子。正如傳說中的那樣,為了阻止戰爭發生,伊莎貝爾於1323年騎著騾子在阿爾瓦拉迪的戰場上站在對立雙方軍隊的中間。1324年,國家恢復了和平,國王的非婚生子遭到了流放,阿方索王子也向國王宣誓效忠。

孀居生活

當迪尼什國王於1325年去世後,伊莎貝爾隱退至位於科英布拉的貧窮修女會修道院,即現在的舊聖克拉拉修道院(由伊莎貝爾於1314年創建)。她加入了天主教派方濟各會的第三修會,將餘生默默無聞地奉獻給窮人和病患。在1293年的大饑荒期間,她把地窖里的麵粉捐給了科英布拉的饑民。她也以衣著端莊、談吐謙虛、為朝聖者提供住宿、分發小禮物、為貧窮女子支付嫁妝以及為貧窮的貴族子女提供教育而聞名。也是各種醫院(科英布拉、桑塔倫和萊里亞)和宗教項目(例如里斯本的三一修道院、萊里亞和奧比杜什的小教堂以及阿爾科巴薩的修道院迴廊)的捐助者。
1336年,伊莎貝爾再度應邀成為調解人,當時阿方索四世向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十一世宣戰,因為卡斯蒂利亞國王娶了他的女兒瑪麗亞,但卻忽視並虐待她。儘管年老體弱,伊莎貝爾還是堅持趕往埃斯特雷莫什,那裡是兩個國王的軍隊的駐地。她再次平息了戰火,並安排雙方簽訂了和平條約。但她卻因此患病。任務一完成,她就開始發燒,並於7月4日在埃斯特雷莫什城堡去世。她因解決爭端卓有成效而獲得了和事佬(Peacemaker)的稱號。伊莎貝爾沒有和丈夫一起安葬在奧迪韋拉什,她被安葬在科英布拉的聖克拉拉修道院的一個宏偉的哥德式石棺里。由於蒙德古河在十七世紀頻發水災,貧窮修女會便將她的遺體轉移至同樣位於科英布拉的新聖克拉拉修道院裡。她的屍體被轉移到主教堂,葬在一個銀水晶石棺里。

家庭成員

她有兩個孩子:
  • 康斯坦斯(Constance)(1290.1.3-1313.11.18),嫁給卡斯蒂利亞國王費爾南多四世;
  • 阿方索(Afonso)(1291.2.8-1357.5.28),後來成為葡萄牙國王阿方索四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