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與CI策劃(第二版)

企業文化與CI策劃(第二版)

《企業文化與CI策劃(第二版)》是2007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德、吳劍平。

基本介紹

  • 書名:企業文化與CI策劃(第二版)
  • 作者:張德、吳劍平
  • ISBN:9787302070603
  • 定價:23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7月20日
  • 裝幀:平裝
  • 印次:2-7
圖書簡介,目錄,

圖書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企業文化及CI理論,在深刻揭示其內在聯繫的基礎上將二者有機地統一起來,並比較深入地介紹了企業文化建設及CI策劃的主要原則、基本方法和技巧。書中還明確地指出了管理模式的三個階段及其發展趨勢,強調從科學管理過渡到文化管理的必然性,並對在企業理論指導下的企業公共關係、中國企業文化特色和名牌戰略等有關內容做工介紹。本書總結了作者在長期從事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理論研究、教學及大量指導企業實踐中所獲得的主要成果,既具有理論的系統性,又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本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更新和增添了反映該領域最新進展的內容。

目錄

第二版前言Ⅰ
第一章企業文化熱透視1第一節世界企業文化熱2
一、 日本經濟崛起之謎2
二、 美國的“文化覺醒”8
三、 儒家文化與亞洲四小龍16
第二節中國企業文化熱21
一、 對傳統文化的反思22
二、 對外國經驗的借鑑24
三、 國家競爭力的啟示26
四、 對企業傳統的揚棄29
五、 面對市場的企業文化運作31第二章從科學管理到文化管理——企業
管理的軟化趨勢37第一節從經驗管理到科學管理的第一次飛躍37
第二節從科學管理到文化管理的第二次飛躍39
一、 溫飽問題的解決與“經濟人”假設的困境39
二、 腦力勞動比重的增加與“外部控制”
方式的局限41
三、 服務致勝時代的到來與“理性管理”的沒落41
四、 戰略管理的崛起與企業哲學的導航功能43
五、 分權管理的發展與企業精神的凝聚作用44
六、 網路經濟的興起與虛擬企業的運作46
第三節文化管理的特點和標誌48
一、 以人為中心進行管理48
二、 下功夫培育共同價值觀49
三、 企業制度與共同價值觀協調一致50
四、 管理重點由行為層轉到觀念層51
五、 實行“育才型”領導52
六、 建立學習型組織53
七、 軟管理與硬管理巧妙結合54第三章市場經濟與文化競爭力56第一節什麼是企業文化56
一、 企業文化的概念56
二、 企業文化的結構和內涵57
三、 企業文化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63
四、 企業文化與企業形象66
第二節企業文化的影響因素66
一、 民族文化因素66
二、 制度文化因素67
三、 外來文化因素68
四、 企業傳統因素70
五、 個人文化因素71
第三節市場經濟中的文化競爭力72
一、 “青蛙”變“王子”的啟示72
二、 韋爾奇“奇”在哪裡74
三、 從“站著開會”想到的77
四、 同仁堂何以“長生不老”78
五、 “海爾文化”出奇蹟82
第四節文化競爭力的理性思考85
一、 企業理念與市場競爭85
二、 管理理念與工作效率87
三、 核心價值觀與企業凝聚力90
四、 企業道德與持續發展93
五、 企業形象與名牌效應95第四章企業形象策劃97第一節企業形象與CI97
一、 什麼是企業形象97
二、 CI的概念和內涵104
三、 CI的導入程式與效果評價110
四、 從CI戰略到CS戰略112
第二節企業形象與企業文化113
一、 傳播媒介與企業公共關係113
二、 企業形象是企業文化在傳播媒介上的映像117
三、 CI策劃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119
第三節CI策劃的原則120
一、全方位推進原則121
二、以公眾為中心原則122
三、實事求是原則125
四、求異創新原則127
五、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兼顧原則128
第五章企業文化精神層設計——MI策劃130
第一節企業理念的設計原則130
一、實踐性原則131
二、個異性原則131
三、持久性原則132
四、系統性原則132
第二節企業理念的來源132
一、民族文化精華133
二、先進社會文化134
三、國外先進企業理念135
四、我國企業優良傳統136
第三節企業理念要素設計137
一、企業願景的設定137
二、企業哲學的提煉141
三、企業核心價值觀的提出145
四、企業宗旨的制定151
五、企業精神的概括153
六、企業道德的確定155
七、企業作風的設計159
第四節企業理念設計的科學與藝術161
一、企業理念的內斂理論161
二、企業理念的外張理論164
三、企業理念的表達技巧167
第五節中國優秀企業理念的特點170
一、富強中華的共同理想171
二、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171
三、科技興企的發展思路172
四、開拓創新的變革精神172
五、以客為尊的服務態度173
六、追求卓越的競爭意識173
七、合法求利的效益觀念174
八、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174
九、唯物辯證的策略思維175
十、走向世界的戰略眼光175
第六章企業文化制度層設計——BI策劃177
第一節企業制度的設計177
一、企業制度體系及其內容177
二、企業制度體系的設計原則178
三、工作制度設計185
四、責任制度設計205
五、特殊制度設計207
第二節企業風俗的設計209
一、企業風俗的類型、性質與作用210
二、企業風俗的影響因素213
三、設計和培育新的企業風俗214
四、對現有企業風俗的改造216
五、優良企業風俗舉例218
第三節員工行為規範的設計219
一、員工行為規範的主要內容219
二、員工行為規範案例分析225
三、員工行為規範的設計原則231
第七章企業文化物質層設計——VI策劃234
第一節視覺層是理念層的外化和載體234
一、企業物質條件是理念層的載體234
二、企業器物文化是理念層的外化236
第二節企業視覺識別的基本要素設計237
一、企業名稱設計237
二、企業標誌設計241
三、企業標準字設計248
四、企業標準色設計254
五、VI輔助要素的設計258
第三節企業物質環境的設計260
一、企業自然環境與建築布局設計260
二、廠房設計264
三、辦公室設計267
四、商店設計270
第四節企業產品的造型包裝設計273
一、產品外形包裝的價值273
二、產品造型設計274
三、產品包裝設計277
第五節企業文化傳播網路的設計280
一、企業文化傳播的正式網路280
二、企業文化傳播正式網路的建設284
三、企業文化非正式傳播網路的建設287
第八章企業公共關係策劃289
第一節公共關係的性質、對象與職能289
一、公共關係與庸俗關係的區別289
二、公共關係的對象292
三、公共關係的職能294
第二節公共關係活動的原則299
一、實事求是原則299
二、雙向溝通原則300
三、共同受益原則302
四、系統性原則303
五、平衡性原則305
六、有效性原則307
第三節公共關係戰略的實施程式310
一、公共關係調查310
二、公共關係策劃313
三、公共關係計畫的實施317
四、公共關係結果的評估320
第四節傳播媒介與企業公共關係戰略的實施322
一、傳播媒介322
二、企業與大眾傳播媒介的關係325
三、與新聞界交往的方法與藝術326
第五節企業公共關係戰略的實施藝術328
一、與顧客的關係328
二、與經銷商的關係329
三、與供應商的關係330
四、與社區的關係331
五、與政府的關係331
六、與大學和科研機構的關係332
第九章名牌戰略與企業形象塑造334
第一節名牌與名牌文化335
一、品牌335
二、名牌339
三、名牌文化343
第二節企業形象與企業競爭力347
一、產品競爭力347
二、名牌效應與競爭力348
第三節中國企業的名牌戰略與企業形象塑造350
一、“森達”的大名牌戰略351
二、國際市場上打出的“海爾”牌352
三、科龍集團多品牌闖世界353
四、“一致”從品牌到名牌355
五、康力名牌與康力文化356
六、從谷底飛出的雪馳名牌358
七、對中國企業名牌戰略的思考359
第四節企業兼併中的文化融合與形象擴張362
一、企業兼併中的無形資產重組363
二、企業兼併中的文化融合365
三、企業兼併中的形象擴張370
第十章迎接中國第二次企業文化熱潮372
第一節回首第一次企業文化熱372
一、經濟領域的一次思想解放運動373
二、企業改革的推動力和潤滑劑376
三、企業兩個文明建設的結合點377
第二節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378
一、企業競爭力三要素379
二、文化力日益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380
第三節人才爭奪激化與企業文化建設熱382
一、變調的人財物大合唱382
二、人才是最稀缺的第一資源385
三、中國加入WTO後的人才爭奪戰387
第四節中國企業文化的變革389
一、企業文化變革的必然性和迫切性390
二、企業文化變革的原則392
三、企業文化變革四要素396
四、典範轉移、制度創新與國有企業的
文化變革400
第五節對第二次企業文化熱的展望402
一、經濟“入世”與文化“入世”402
二、從“利潤導向”到“誠信導向”404
結束語408
主要參考文獻409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