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姊羅宜人墓誌

仲姊羅宜人墓誌

《仲姊羅宜人墓誌》是康有為所著作品,出自於《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仲姊羅宜人墓誌
  • 作者:康有為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康有為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者簡介,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為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光緒五年(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光緒十四年(1888年),康有為再一次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藉機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受阻未上達。光緒十七年(1891年)後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收徒講學。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始進行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自稱持有皇帝的衣帶詔,組織保皇會,鼓吹開明專制,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後,作為保皇黨領袖,他反對共和制,一直謀劃溥儀復位。民國六年(1917年),康有為和張勛發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不久即在當時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的討伐下宣告失敗。康有為晚年始終宣稱忠於清朝,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紫禁城後,他曾親往天津,到溥儀居住的靜園覲見探望。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於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後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他也是書法家,北京大學教授陳玉龍曾評價:“縱觀20世紀中國書壇,真正憑深厚書法功力勝出,達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數康有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幾人。”

作品原文

人者人道也,聖人者人倫之至也。舊稱三代之下鮮完人,蓋人生於地,傳於種,則有氣稟之偏,有耳目口體,即有嗜欲之累。夫將縱慾任性,則敗度無恥作奸,用是滔天,人道以墜,降夷禽獸,國以不國,胥由是作。此風俗所以宜善教,而傳種所以尚改良也。文王之聖,《傳》稱其君止仁,為臣止敬,為父止慈,為子止孝,交國人止信。然則聖人者,不在事功文學之焜耀,而論其德行倫理之粹美矣。顏子、原憲之賢,黃叔度、元德秀之德,有何事功?而後人馨慕若是。今有人耶,為婦止於貞,為女止於孝,為母止於慈,為親止於友,與人交止於信;自有生來與接為構,未嘗有一失言,未嘗有一失德。豈非為人倫之極耶?雖聖人乎不敢知,若所謂完人者,其或然耶。若是者吾仲姊有之。
姊姓康氏名逸紅,字月華,南海縣銀塘鄉人。自其高祖贈廣西布政使舉人 ,曾祖贈福建按察使健生,祖連州訓導舉人贊修,累世以講學躬行傳家。先君知縣公達初,以聰警仁孝之資,受朱九江先生之學。先妣自高祖妣方太夫人,曾祖妣梁太夫人,祖妣陳太恭人,先妣勞太夫人,皆以聖善之資傳種,用篤生吾姊。吾兄弟五人,伯姊摯最慧,四歲殤;叔妹瓊琚適游,二十八歲寡卒,季妹順適譚,皆靜淑;幼弟為候選主事廣仁,才鋒雋厲,蒙難於戊戌。若至行循齊,性識明慧,莫如吾仲姊矣。
姊逾十齡若成人,十四歲而孤,遂罷讀,贊母治家撫弟妹,部署井井。十七歲嬪同邑沙塘岸鄉同知銜羅逢喬,吾同學也,孝謹好學,病腦瘵危,強請婚,姊慨從之。自結縭訖彌留,凡十九日,垂涕語姊曰:吾重負卿,卿實女貞。姊且泣且正色曰:一齊不改,吾事君宗祊,終身以之。祁祁齋潔,恪共先祀,慈撫嗣子,嶷岩玉立,溫克有恭。舅素封,遺產數十巨萬,其兄妐豪侈揮霍盡。姊僅取千金,且以教子娶婦。有勸訟者,終身弗較。和妯娌,敬長老,慈子姓,族黨無不愛之。既寡而母老,數十年事母,能承歡察微得母心。母非姊侍不歡,母性嚴多怒,得姊解立霽嗔。故舉家凡請事於母,及逢母之怒,欲解必請姊。而姊遇歲時節及舅姑良人忌日,雖大風雨,及遠在港、澳,必歸其鄉奉祠。吾避地南洋、日本十年,頻請迎母養。而姊以奉祠不遠行,母不忍離姊,不願就養,為此也。待兩妹兩弟,親愛純篤如一體。叔妹與姊耦讀同寢數十年,無有幾微不悅之詞色。幼博生而孤,皆姊與叔妹所提攜。及叔妹早寡憂卒,幼博既蒙難,予亦播亡,震驚高堂。姊摧傷深悼,忍悲抑淚,用慰解母,同謀匿幼博喪者十年。非姊也,何以寧母也,則母也大憂,逝之久矣。叔妹喪後,與吾撫其二女蘊、鳳如女,營蘊嫁事。其視四妹子女印、良、昭也亦然。內外宗戚,親愛摯摯,其有疾病死喪患難,則奔走救助,有故則為調停和事、排難解紛,有金錢重事則托之。姊天才卓妙,自然能達於人情,洞於物理,遇事立決,悉得綮竅,發言中節。貌嚴而色霽,音吐朗直,德望既日高,聽者鹹悅從。以是族黨無不尊信倚賴之。日月遍至族党家,聞聲望影莫不歡迎,有喜而無怒,有歡而無怨,不見則群思,有病則憂問,入人深,得人甚。豈所謂“德充符”者耶?
姊既能為人任,人亦多求,日與接為構。明敏機辨,果決堅定,不思不勉,從容處置,而畢生未嘗有一失言,亦未嘗有一失德。先仲父介繁知縣公,常謂為才不如姊。蓋為或剛愎偏隘,多尤多悔;姊則適中人情,故皆相悅解。其臨事應節,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有大 ,宜為之遠不如也。夫姊生有明德,又擅治事才,假為男子,成就宏大。惜現女身,篤守禮教,不露才揚己,不軼大閒,故不願預世事。視近者放恣縱慾無恥之自由女,驚怪舌撟,其為得失果何如也?
然姊家既中落,吾以維新變法遘禍奔亡,舉家逃移港、澳,風聲日戢戢。其女僕阿蓮明慧勤謹,能解姊心者,不幸死。嗣子衍樟,不才早夭,子婦孝謹繼亡。姊後顧煢煢,乃心傷悲,晝歡夜瘁,神明暗傷,於是乳癰作。姊奉禮嚴謹,不欲示醫。及久病深,百醫罔效,呻吟床褥,迨去秋母喪而益篤。吾奔喪遄歸,相對兩月,延醫吾家,終以不治,至今年二月二十五日子時卒。姊生於清鹹豐五年五月廿三日,壽六十歲。當病日滋,至彌留,拳拳羅宗曰:吾十七歲守寡奉祀,何為也哉?必以我歸沙塘岸鄉羅氏之寢室,否則吾目不瞑也。悲哉!姊之志。嚴哉!姊之義。吾乃奉姊柩還沙塘岸鄉,而後葬之于丹灶前岡,合葬於其夫墓焉。
吾自三歲與姊同嬉,分甘共食,觀劇購書,惟姊是資。姊以事母久寧於家,蓋四十年朝夕相見,花晨月夕相談娛,以歡其親。有事則商其難,有過則規其微,有歡則共其樂,有患則共其憂。惟母惟姊三人相對,一日不見,懷思靡及。怡怡愉愉,蓋五十餘年。今半歲間母與姊相繼怛化,惟吾與妹順兄弟二人,白頭相對。稚女同琰,日索吾抱,摩耳挽須,喃喃誦詩,與諸稚子繞膝弄,乃皆新識。回首前歲扶母攜姊侍食而語,則悲從中來。人間何世哉!
嗟夫!今天下之窮奇魍魍,大憝巨凶,仗鉞握符,大恣意氣,語以喜怒生殺天下,金錢盈溢,姬侍群列,孫子眾多。而吾姊之才賢,乃現女身,夫死家落,嗣亡婦死,極盡人間之苦,集蓼於一身,或者別有因果耶?抑成就一完人,天故艱難之以試其才行耶?是未可知也。孔子二千四百六十五年甲寅三月二十八日,其同產弟康有為葬之,買石志其墓,銘之曰:
瑟愔愔玉几几,竹筠有節凌寒暑。是壟也,藏完人貞孝才明之康逸紅女士也。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