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寺

仙居寺

湖北省荊門市城北的東寶仙居鄉,以其山川俊美、碧水靈秀、洞空洞幽、佛教興盛,在古代就被譽為“神仙聚居之地”。仙居鄉最有名氣的是坐落在仙居山上的仙居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仙居寺
  • 地點湖北省荊門市城北的東寶仙居鄉
  • 特點:山川俊美、碧水靈秀
  • 譽為:神仙聚居之地
歷史,建築,詩賦,

歷史

荊門州志》記載,仙居寺由代靈濟禪師首建,代重修和擴建,由山門、天王殿、藏經樓等組成,建築恢宏,極為壯觀。寺內高僧雲集,香火鼎盛,佛事不斷。寺院周圍岩壁崢嶸,巒嶂層疊,林木蒼鬱。
到明末,仙居一帶土匪出沒,流寇充斥,周圍居民上萬人躲避於寺中,匪寇不敢侵擾。清朝初年,仙居寺由於年久失修,已破爛不堪。
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仙居鄉
乾隆八年(1743年)河北任丘的舒成龍荊門知州,他得知仙居寺的情況後,委派巡檢張九松主持修復,新建方亭,並清查寺田,登記造冊,此後寺院香火日盛。
清朝末期和民國時期,仙居寺又走向衰敗。全國解放後,尤其是“大躍進”年代,國家在仙居寺周圍發現了硫鐵礦,隨即成立了生產指揮部,礦址就在仙居寺遺址上。以後又開展大煉鋼鐵,仙居寺周圍的名木古樹遭到了嚴重破壞,至此,一代名寺在荊門的版圖上基本消失。

建築

值得慶幸的是,仙居寺遺址的周圍,還保留了三座佛塔,尤以發旺村的恆亮塔最為完好。千百年來,仙居寺高僧雲集、大德輩出,按佛教儀規,方丈圓寂後,一般都在寺院周圍建造佛塔,仙居寺有九十九座之多。恆亮塔建於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高6米,底座周長5米,六層六面,層層出檐,逐層上收,葫蘆光頂,石砌空心。塔正面底座三面刻龍、鳳和麒麟各一尊,龍飛鳳舞,麒麟飛奔。第二層中刻有“靈濟正宗仙居堂上圓寂第四十世先師恆亮老和尚靈骨之塔”字樣,兩側刻有恆亮法師生平及業績文字,表明恆亮是仙居寺第四十代傳人。碑刻還特別註明是匠師廖朝貴所刻。三至六層正中三面各有一尊佛雕,總計12尊,面容慈善,栩栩如生。整個佛塔簡潔明快,清新雅致,雕刻精細,造型優美,既是人們憑弔仙居古寺的遺物,又是研究古代佛教藝術和建築風格的重要文物。

詩賦

代詩人阮大宗賦《仙居寺》詩曰:
“千峰萬仞出雲間,別有清閒別有天。
行共山僧談妙諦,笙酣溪石漱流泉。
林光疏密堪圖畫,梵音虛微澹俗緣。
此即廬山名勝地,采真何必武陵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