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者臣來

今者臣來

今者臣來,成語,出自《戰國策·魏策四》:“猶至楚而北行也。”

基本介紹

出處,原文,譯文,概括,背景,字詞解釋,

出處

戰國策·魏策四》:“猶至楚而北行也。”
(註:《戰國策》,國別體史書,由西漢末年劉向編撰)。

原文

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

譯文

今天我回來的時候,在大路上遇見一個人,正面朝著北方駕車,他告訴我說:“我想到楚國北方去。”我說:“你要到楚國去,為什麼向北走啊?”他說:‘因為我的馬好。’我說:“馬即使不錯,但是這不是去楚國的路。”他說:‘可我的路費多。’我說:“即使路費再多,但這也不是去楚國的方向啊。”他又說:“我的車夫善於趕路。”我最後說:“這幾樣越好,反而會使您離楚國越遠罷了!”如今大王的每一個行動都想建立霸業,每一個行動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國的強大,軍隊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鄲,以使土地擴展,名分尊貴,大王這樣的行動越多,那么距離大王的事業無疑是越來越遠。這不是和今天我遇見的那位想到楚國去卻向北走的人一樣嗎?”

概括

以上這個故事現在概括為成語:南轅北轍
寓意:“南轅北轍”這則成語的轅是車槓;轍是車輪在路上留下的痕跡。轅向南轍向北,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結果離目標越來越遠。

背景

戰國後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國力漸衰,可是國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趙國。謀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鄰邦,聽到這個訊息,立刻半途折回,風塵僕僕趕來求見安厘王,勸阻伐趙。
季梁為了打動魏王,來了個現身說法,以自己的經歷,帶出了今者臣來的故事,形象地說明了魏王的行動與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馳的道理。其實這個故事並不一定就發生在季梁身上,他之所以與自己的親身經歷相聯繫,是為了讓故事顯得生動和真實,從而更具有說服力。我們在說服他人時不妨也用這種說法,將一些故事、案例融入自己的親身經歷,這樣就更容易打動人。

字詞解釋

1. 駕:車。
2.欲:想。
3.善:技術好,善於,擅長。
4.御者:車夫。
5.中道:半路。反: 通假字,同“返”,返回。
6.去:彈下(身上的塵土)。
7. 數:頻繁。
8. 用:資用,指路費。費用,這裡指錢財,資產。
9.為:為什麼。
10.舉:舉動
11.信:信用。
12.廣:擴大(土地)。
13.尊名:抬高聲望
14. 王:指建立王業
15.恃:仰仗。
16.方:正在。
17.之:到……去。
18.奚:為何。
19.焦:皺褶。
20.“申:通假字,同“伸”,伸展。
21. 大行:即太行山,在今河北、山西交界處。
22.離王愈遠耳”:“王” wàng稱王,指成為天下的共主。
23.季梁:魏國人。
24. 猶:如同。
25.魏:戰國時代國名,疆城在現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帶地區。
26.伸:伸張,這裡指擴展勢力。
27.邯鄲:音漢丹,戰國時代趙國的都城,在現今河北省邯鄲縣西南一帶。
28. 太行:就是太行山,坐落在山西與河北兩省的交界處。
29.良:好。
30.吾: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