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科芳雄

仁科芳雄

仁科芳雄,1890年12月6日出生於日本岡山縣的莊町,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主要從事原子核物理學理論及實驗研究,以及對宇宙射線的研究,是日本原子物理學的開拓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仁科芳雄
  • 外文名:Nishina Yoshio 
  • 國籍:日本
  • 出生地:岡山縣
  • 出生日期:1890年12月6日
  • 逝世日期:1951年1月10日
  • 職業:物理學家
  • 畢業院校:東京帝國大學(東京大學
生平簡介,經歷,

生平簡介

1890年12月6日生於日本岡山縣的莊町。1918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電氣工學科,後入理化學研究所鯨井恆太郎研究室,同時在研究生院長岡半太郎博士的指導下鑽研物理學。1921年起赴海外留學8年,先後在英國劍橋大學、德國格廷根大學漢堡大學和丹麥的哥本哈根大學學習,是著名物理學家玻爾的高徒及愛因斯坦的密友。此時,正值量子理論發展時期,特別是丹麥的尼爾斯·玻爾教授處雲集了世界各國的優秀學者,進行原子物理學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在這段時期,仁科的主要成就是1928年與瑞典的Oskar Klein共同導出關於X射線的康普頓散射“克萊因-仁科公式”。同年回國。1931年任理化學研究所(RIKEN)主任研究員並主持仁科研究室(Nishina Laboratory),還在京都大學講授量子力學,主要從事原子核物理學理論及實驗研究,以及對宇宙射線的研究。尼爾斯·玻爾沃納·海森堡保羅·狄拉克等人曾受其邀請訪問日本。
仁科芳雄

經歷

仁科是日本原子物理學的開拓者,他培養出了以湯川秀樹朝永振一郎為首的多名世界知名的理論物理學家。
仁科芳雄
1937年,他首次在日本建成了23噸的回旋加速器,翌年開始建設200噸的回旋加速器,於1944年完工。1941年5月,他曾受日本內閣密令,負責代號為“Ni”的核子彈研究計畫,後因他所研製出的熱擴散設施在1945年4月的美軍一次空襲中被炸毀而夭折。在宇宙射線的研究方面,他在清水隧道內進行宇宙射線觀測,探究宇宙射線強度和高層氣溫的關係,並在威爾遜霧室中測定宇宙線粒子質量,以這方面的研究而著名。1946年獲日本天皇文化勳章。
1948年,理化研究所解體,改成立株式會社科學研究所,仁科任第一代董事長和社長。同年當選為日本學士院會員,翌年被推舉為日本學術會議副議長。此外,他還歷任科學技術行政協定會委員、國際教科文組織日本協會會長和外資導入委員會委員等職。1951年1月10日因肝癌在東京去世。他所建立的科研所對日本科學的發展產生過很大影響,日本大部分傑出的物理學家都與他的學派有密切關係。為了紀念他,月球上一環形山以其名字命名。日本在1990年2月6日發行的郵票也繪有他的畫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