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認知的文化起源

人類認知的文化起源

《人類認知的文化起源》是201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麥可·托馬寒洛。

基本介紹

  • 書名:人類認知的文化起源
  • 作者:(美)麥可·托馬寒洛(Michael Tomasello)
  • ISBN:9787516102879
  • 類別: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頁數:274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11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叢書名:國際學術前沿觀察叢書
  • 版次: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也許我們經常問自己,在所有的動物物種中,是什麼使人類如此特殊?這個問題並不缺乏答案,其中包括:因為我們人類能創造語言、數學、工具、藝術、音樂和幽默等,而這些能力叉都是其他動物缺乏的。但如果我們繼續追問,為什麼我們人類有這些能力,而動物卻沒有?作者認為,在進化的道路上,我們和其他靈長類動物是在600萬年前分手的。因此,人類認知中,可以大致分兩部分,一部分為我們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共有,如感知、記憶和範疇化等,另一部分就是上述那些人類獨有的部分。正是這些獨有的部分把我們人類與其他動物區別開來了。這些獨有的部分是怎樣產生的呢?作者認為,在人類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分手之後,或許發生了某些基因事件和自然選擇事件,使人類具有了把自己的同類成員認同為像自己一樣的、有意向的行動者,最終能把他們理解為像自己一樣的、有心智的行動者。這種新的對他人的理解方式徹底改變了所有社會互動的本質,包括社會學習。因此,進化以獨特的文化形式開始在歷史上發生了,在這個過程中,一代代的兒童在發育過程中向前輩學習各種事物,包括某些物質性或符號性的人造物品,其中當然有工具和語言等,從而人類就以這些自己獨有的認知技能把自己和其他動物區別開了。

作者簡介

麥可·托馬塞洛是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聯合主任,該研究所位於德國的萊比錫。他的其他著作有:《最初的動詞:早期語法發展的個案研究》(First Verbs: A Case Study of Early Grammatical Development),還有與人合著的《靈長類動物的認知》(Primate Cognition)。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 迷惑與假說
第二章 生物的和文化的遺傳
生物遺傳
哺乳類和靈長類動物的認知
人類對意向性和因果性的理解
非人靈長類文化
短尾猴清洗甘薯
黑猩猩使用工具
黑猩猩的肢體語言信號
黑猩猩的傳授活動
適應人類文化的猿猴
人類的文化進化
積累性文化進化和棘輪效應
語言和數學的社會進化
人的個體發育
哲學的先天論和發展
個體和文化的發展路徑
二元遺傳模式
第三章 聯合注意與文化學習
早期嬰幼兒的認知
理解客觀實體
理解他人
理解自我
9個月大的時候發生的革命
聯合注意的出現
聯合注意和社會認知
用模仿來解釋9個月大時發生的革命
自我和他者之間的聯繫
自我成為有意向的
模仿他人有意向的行動
黑猩猩與自閉症兒童
早期文化學習
作為個體發育小生境的文化
模仿學習
學習人造物品的意向性用途
學習用肢體語言交往
了解自我
個體發育的文化起源
第四章 語言交往與符號表征
語言習得的社會認知基礎
聯合注意的場合
理解交往意向
你的意向是讓(我與你共同注意(X))
角色互換模仿和主體間性
語言習得的社會互動基礎
聯合注意和早期語言
在一系列的社會互動中學習辭彙
視角、對比和自推詞義
感覺運動和符號表征
範疇和形象圖式
聯合注意內化為符號表征
作為符號的客觀實體
作為注意力引導的符號表征
第五章 語言結構與事件認知
初級語言結構
表句詞
動詞島結構
抽象結構
敘事
學習語言結構
文化學習
話語與基於功能的分布分析
抽象和圖式化
語言認知
事件和參與因素
視角選取
衍生、隱喻和故事
語言和認知
第六章 話語與表征重述
語言交往和認知發展
通過語言交往進行的知識傳播與傳授
語言的建構作用
話語和概念的視角選取
社會的和物質的知識
理解社會和道德的作用
理解因果關係和數量關係
童年早期的認知
元認知和表征重述
自我規範和元認知
表征重述
視角的內化
第七章 文化認知
種群進化
歷史
個體發育
聚焦在過程上
人名及專業名詞對照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