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彩陶。1973年出土於甘肅秦安邵店大地灣。細泥紅陶。高31.8厘米,口徑4.5厘米,底徑6.8厘米。器形為兩頭尖的長圓柱體,下部略內收,腹雙耳已殘。口做圓雕人頭像,披髮,前額短,發整齊下垂。鼻呈蒜頭形。鼻、眼均雕成空洞,口微張。兩耳各有一小穿孔,頭頂圓孔做器口,腹以上施淺淡紅色陶衣。黑彩畫弧線三角紋和斜線組成的二方連續圖案三組。造型以抽象的線條與人頭像相結合,頗具特色。裝飾以雕塑與彩飾構成一體,極其自然。是一件既具實用性又具有藝術性的古代藝術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 出土地點:甘肅秦安邵店大地灣
  • 館藏地點:甘肅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馬家窯文化前期
相關信息,歷史意義,

相關信息

馬家窯文化前期(包括石嶺下類型和馬家窯類型)的陶塑人像,多數還是女性的形象,男性形象僅占少數。甘肅秦安寺嘴1975年出土人頭形紅陶瓶,屬距今5100年前的石嶺下類型遺物,瓶高26厘米,器表施橙黃色陶衣,瓶口塑一個額上有短髮、耳垂有穿孔的人物。眼眶用泥條圈貼而成,顯得炯炯有神。青海大通後子河馬家窯類型墓地,1978年出土一件人像陶瓮,夾砂黃陶質,器身已殘,器肩部位堆塑著一位淺浮雕的女孩形象,像高11.5厘米,五官錐劃而成,體型瘦弱,神態悲傷,頭側垂髮辮,整體作揮臂邁步狀。這件人像陶瓮可能是為裝斂一位夭折女孩而特製的。此外,傳為甘肅出土的一件馬家窯類型旋渦紋彩陶勺,柄端捏塑成人頭,嘴巴旁邊繪黑圈,頗似有鬍鬚的男子頭像。這種男女塑像共存的狀況表明:甘肅、青海地區在馬家窯文化前期,氏族公社尚處在由母系向父系過渡的劇烈變革階段。馬家窯文化後期(包括半山類型和馬廠類型),伴隨著父權制的確立,裝飾在陶器上的人物,幾乎都是男子的形象。甘肅東鄉、寧定等地出土的 3件半山類型人頭形器蓋,或在嘴巴及兩腮部位畫著鬍鬚,或在臉上畫著黑色的直線紋和鋸齒紋,形貌獰猛,論者稱之為古代黥面文身習俗的寫照,或系裝扮成野獸的獵人頭像,而按照當時的社會分工,狩獵是男子的職業。此外,青海樂都柳灣馬廠類型墓地出土一件人頭形器口彩陶壺,塑造了一位中年男子閉目養神的模樣。70年代中期,青海樂都柳灣曾出土一件引人注目的人像彩陶壺,屬距今4000多年前的馬廠類型遺物,作者運用浮雕與彩繪相結合的手法,在壺頸和壺腹上部,堆塑著一位正面站立的裸體人像,不少研究者根據人像嘴旁塗黑彩和乳房很小等特徵分析,認為是男子形象,反映了當時流行男性崇拜的習俗;但是從刻畫的性器官形狀來看,有的研究者又認為是女性的形象,或認為兼有男女兩性特徵的複合體。(見彩圖人像彩陶壺(馬家窯文化)青海樂都柳灣出土)。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歷史意義

許多古代文明是由大河的滋養而繁衍的,奔騰不息的黃河孕育了偉大的古代文明。黃河流域主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是以彩陶為特徵的,絢麗精美的甘肅遠古彩陶,是黃河文明序章中最輝煌的部分。甘肅彩陶有著源遠流長的發展歷史。在黃土高原西南麓的隴山山前地帶,由於渭河經久不斷地暴漲泛濫,兩岸沖積出肥沃的土壤,宜於人們居住和耕作,成為中國農業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裡純淨細膩的土質,為製作陶器提供了優良的陶土。這不僅使隴原一帶較早地產生了陶器,而且成為中國最早產生彩陶的地區。 在甘肅秦安縣大地灣新石器時代遺址進行的考占發掘,發現了比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更早的文化遺存,被命名為大地灣文化。大地灣一期遺址的碳素測定年代,為距今8000年左右,將甘肅已知的新石器時代的年限上提了1000多年,與中原地區的裴李崗文化和磁山文化,同為黃河流域較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這表明了甘肅遠古文化有本土的淵源。 大地灣一期遺址中出土了少量的陶器,主要器形有圓底缽、深腹罐等,並由圓底缽或三足缽的口沿外,繪一圈紅色寬頻紋,這是中國出現的最早的彩陶樣式。大地灣文化的彩陶缽內,還繪有紅色的獨體符號,現已發現了14種,大部分屬於指事符號,有的符號可能與數字有關。大地灣文化彩陶上的彩繪符號,是繼起的半坡類型彩陶上刻劃符號的前奏,這為研究中國古文字的起源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距今8000年左右的大地灣文化彩陶,不僅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彩陶,而且與世界上最早出現彩陶的兩河流域的哈蘇納文化的年代大致相當,也是世界上最早含有彩陶的古文化之一,表明中國彩陶產生的時間並不晚於兩河流域,甘肅彩陶並非西方傳入,從這個意義上講,甘肅可以稱作彩陶的故鄉。 繼大地灣文化之後,仰韶文化的半坡類型發展起來,半坡類型因首先發現於西安半坡村而命名。半坡類型的碳素測定年代為距今6000年左右。在甘肅東部也分布著許多半坡類型的遺址,其中以秦安縣大地灣和王家陰窪的半坡類型遺址為代表。甘肅的半坡類型彩陶較為發達,制陶技術和繪畫技藝有很大的發展。魚類紋是半坡類型彩陶的主要紋樣,並且有許多樣式的變體魚紋。王家陰窪出土的一件彩陶瓶的腹部上,繪著進躍、折回等不同姿態的游魚。 除去魚紋外,半坡類型彩陶上還有豬面紋、鹿紋、鳥紋、獸面紋等動物紋樣,這些動物紋樣有著各種變體樣式,富有想像力地運用各種圖案構成法則,擺脫了自然主義對動物寫實摹繪,而是用示意的手法,表現超現實的複雜內涵。在秦安縣王家陰窪半坡類型墓葬中,發掘出一件細頸彩陶壺,壺的上腹飾著一圈連續的豬面紋,豬的雙眼向上突翻,橫鼻的鼻孔圓張,顯示出一副猙獰猛厲的面貌,給人以強烈的威懾感。連續的每一個豬面紋的圖形,都是相同的,畫工巧妙地運用了雙關紋的裝飾手法,將並列的豬面共用一個眼睛,以共用形的重疊構成二方連續的圖案。 在半坡類型向廟底溝類型過渡的發展時期,已能製作精良的大型陶器。大地灣1號房基中出土了一對魚紋圓底彩陶大盆,盆的口徑達51厘米,但盆口很圓,十分規整。盆壁厚薄均勻,盆內底部有泥條盤築的痕跡,因此已使用陶輪來制陶。在繪製魚紋時也使用了陶輪,魚紋身子的線條長達一尺多,畫得流暢而有力。在繪製時,將畫筆不動 而接觸在陶盆腹部欲畫花紋處,利用陶輪和旋動延展出遒勁挺拔的長線條,顯示出熟練高超的繪畫技藝。 大地灣出土的一件珍罕的人頭形器口彩陶瓶,屬於廟底溝類型早期。位於口部的圓雕人頭像,披著整齊的短髮,五官位置均勻端正。雙耳有系掛飾物的小穿孔。整個人頭形器口彩陶瓶,宛如穿著花衣的美麗少女。從人像的髮式來看,正是古羌族的披髮樣式。因此,這件人頭形器口彩陶瓶具有珍貴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甘肅地區的廟底溝類型彩陶,明顯受到中原地區的影響,彩陶花紋中出現了變體鳥紋,花紋由原先以直線為主變為以弧線為主。許多圖案採取了自由的格式,將圓點、弧邊三角、弧條和斜線組成生動活潑的圖案紋樣。 距今5000年左右,除甘肅外,其它地區的彩陶先後衰落,而甘肅彩陶仍發展著。分布在甘肅東部和中南部的石嶺下類型,是上承廟底溝類型、下啟馬家窯文化的過渡性文化類型。石嶺下類型的彩陶具有更多的地域性特點。彩陶的器形,雖然仍以用於飲食的盆、缽、碗為主,但出現了在這些器內的底繪圖案花紋的做法,當人們使用這些大口的飲食器時,從上方很容易看到裝飾在口內的圖案紋樣。早先作為水器的尖底陶瓶,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由於使用不方便,逐漸被平底陶瓶代替,並成為主要的彩陶器形之一。原先彩陶上流行的魚紋,被兩棲類的動物紋樣取而代之,最常見的是鯢魚紋及其變體紋樣。鯢魚由於含有一些帶著神秘色彩的特性,一直被視作神異的靈物。鯢魚俗稱娃娃魚,古代又名鯰魚,《山海經·北山經》載:“決決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多人魚,其狀如鯰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痴疾。”由於鯢魚具有類人的特點,因此易被氏族人們視作神物,而彩陶上的鯢魚圖像被神化了,還進一步加以人格化。甘谷縣西坪出土的彩陶瓶腹部的一面上,繪著鯢魚的單獨紋樣,鯢魚紋的頭部似人面,在臉面下部有用直線繪出的鬍鬚,身上飾有表示鱗甲的網狀花紋。由於這件彩陶瓶出土於甘谷,而這一帶正是傳說中的伏羲氏的誕生地,因此人格化的鯢魚紋被認為是“龍身而人頭”的伏羲氏的雛形。這件鯢魚紋彩陶瓶,由於表現了中華民族始祖神的原始面貌,而且還顯示出純熟的繪畫技巧,是中國彩陶中具有象徵意義的代表作品,因此由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鑑定為國寶級文物。石嶺下類型的彩陶紋樣,除了鯢魚紋等動物紋樣外,大多數為抽象的幾何形紋樣,常以均勻的弧形條紋,構成柔和的圖案花紋。出現了類似飛鳥盤旋的旋紋,還有由變體魚紋簡化成的杏圓形紋和弧邊三角紋組成的連續圖案。由於石嶺下類型彩陶圖案增強了裝飾性,因而豐富了圖案結構的變化和連續性。石嶺下類型彩陶出現的新因素,反映出圖案紋樣的表現手法,由寫實向寫意轉變,不再被自然界的具體形象所束縛,更著意彩陶圖案的裝飾美,這為馬家窯文化的彩陶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