鯢魚(娃娃魚別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鯢魚,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兩棲綱有尾目。外形似蠑螈,身體扁長,頭部扁圓,眼小口大,四肢短,前肢有四趾,後肢五趾。棲於溪流岸旁洞穴,捕食蛙及魚類。能登樹食山椒皮,體臭略帶山椒味,因其聲音像嬰兒哭聲。或稱為“娃娃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鯢魚
  • 別稱:娃娃魚 
  • :脊椎動物亞門 
  • :兩棲綱 
  • :有尾目 
釋名,採集加工,性味,功效主治,引證解釋,

釋名

即娃娃魚,兩棲綱隱鰓鯢科。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我國二類保護動物。

採集加工

人們捕捉到鯢魚後將它綁在樹上,用鞭抽打,直至身上的白汁流盡,這樣才可食用,不然,則有毒,不能食用。

性味

味甘,有毒。

功效主治

可以治療傳染病。

引證解釋

漢·劉向說苑·雜言》:“昔者 南瑕子 過 程本子 , 本子 為烹鯢魚。”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伊水》:“《廣志》曰:‘鯢魚聲如小兒嗁,有四足,形如鱧,可以治牛,出 伊水 也。’ 司馬遷謂之人魚。《史記》曰:‘ 始皇帝 之葬也,以人魚膏為燭。’ 徐廣 曰:‘人魚似鮎而四足。’即鯢魚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