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猿星球(法國作家皮埃爾·布爾創作科幻小說)

人猿星球(法國作家皮埃爾·布爾創作科幻小說)

《人猿星球》(又譯《猿猴世界》)是法國作家皮埃爾·布爾1963年創作的一部科幻小說。

小說講述了三位人類探險家從地球出發,前往一顆繞參宿四運行的行星。在這顆星球上,人猿是占主導地位的智慧型和文明物種,而人類淪為如野獸般的地步。

本書在法國一出版立刻風靡全球,這一新穎的科幻題材迅速被電影、電視、漫畫等多種其他媒體吸收複製,甚至成為大眾語彙的一部分。

由本書改編的同名電影被評為好萊塢十大科幻經典,並衍生出六部以此為基礎的系列電影,包括蒂姆·波頓執導、陣容華麗的《決戰猩球》。這一系列的電影自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就成為全世界科幻迷心中無可爭議的巔峰之作。

基本介紹

  • 書名:人猿星球
  • 又名:猿猴世界/Planet of the Apes
  • 作者:(法)皮埃爾·布爾
  • 原版名稱:La Planète des singes
  • 譯者:孫凱
  • ISBN:9787532759712
  • 類別:科幻
  • 頁數:186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4
  • 裝幀:平裝
  • 開本:890×1240 1/32
內容介紹,出版/翻譯,作者簡介,創作機緣,作品評價,作品改編,

內容介紹

一對太空旅行家在遨遊行星的時候,意外發現一個“漂流瓶”,瓶中的手稿講述了一個驚世駭俗的故事:二五〇〇年,地球人尤利西斯、安泰勒和阿爾圖爾乘坐宇宙飛船到達“參宿四”星系中的一顆行星“梭羅爾”,發現世界被猿猴統治,人類沒有思考和語言能力,與其他動物毫無差別。
人猿星球
阿爾圖爾被猿猴擊斃,安泰勒迅速與當地人類同化,淪為動物,只有尤利西斯通過不懈努力,取得了猿猴的友誼和信任,找出了猿猴進化、人類退化的秘密。他還結識了“梭羅爾”星球上的女人諾娃,耐心地教她說話,培養她的邏輯能力,並與她生下一子。可是當他攜帶妻子和孩子千辛萬苦回到地球時,發現物是人非,地球也重蹈覆轍,變成了一個由猿猴統治的世界。
小說結尾更是微妙地暗示,那兩個撿到漂流瓶的太空旅行家也是猩猩,其實整個太空都已經變成了猿猴的天下。
本書雖然是一本科幻小說,但是書中的人猿世界讓人有似曾相識之感,仿佛人類社會的一面鏡子,所以這也可以作為一本諷喻時事的警世小說來看待,讓讀者反觀自身,啟發思考,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出版/翻譯

該小說於1963年由René Julliard在法國出版。由Xan Fielding翻譯的第一個英文版於1963年6月以《人猿星球》(The Planet of the Apes)為題由美國先鋒出版社(Vanguard Press)出版。1964年1月,小說以《猿猴世界》(Monkey Planet)的標題由英國倫敦Secker & Warburg出版社在英國出版,1973年8月為切合由原作衍生而來的《人猿星球》電影系列而以《人猿星球》為名再版。
初版;美國初版;英國初版:英文版雜誌初版;美國初版;英國初版:英文版雜誌
小說初版由法國的René Julliard出版社於1963年出版發行,隨後由Xan Fielding翻譯成英文版本,以《Monkey Planet》為題在英美發行(這個翻譯版本一直延續至今,Xan Fielding共翻譯了Boulle的六部長篇小說,還原水準較高),後來又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全世界發行。小說法語原名為《La Planète des singes》,其中單詞“singes”的含義可以指“monkey”(猴子,有尾巴的靈長類),也可以指“ape”(猿,無尾巴的靈長類),所以這部作品的兩個英文譯名“Planet of the Apes”和“Monkey Planet”都是說的通的。
小說各英文版小說各英文版
1982年由海洋出版社出版正版中文譯本(圖片右下),中譯名為《猿猴世界》,譯者署名為仲曉。
世界各國譯本世界各國譯本
2013年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新版中文譯本,改名《人猿星球》。

作者簡介

皮埃爾·布爾(1912-1994),法國小說家,青年時期在馬來亞經營香蕉種植園,二戰爆發後,加入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力量,在中國、緬甸等地與日軍作戰。代表作有《桂河大橋》和《人猿星球》。
人猿星球(法國作家皮埃爾·布爾創作科幻小說)
Pierre Boulle一生共出版26部長篇小說,6部短篇集。死於1994年01月30日,巴黎。享年81歲。

創作機緣

作者在談到這部作品的創作初衷時談到,這部作品的靈感是他在動物園遊覽時,看到大猩猩與人類互動期間,對與大猩猩所表現出來的與人類無異的行為印象深刻。“這讓我糾結了很久,不停的想像人類和猿類之間到底是怎樣一種關係。”他如是說道,他並不認為這是他最好的小說,只不過是一個令人愉悅的幻想故事罷了,“故事中的很多部分我沒有做到盡善盡美”。
雖然Boulle並未在公開場合提及,但是其很可能是受到過愛爾蘭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 的名作《格列佛遊記》的影響。在《格列佛遊記》的第四部分“慧駰國遊記”(A Voyage to the Country of the Houyhnhnms)中,描述了馬形生物“慧駰”是當地的智慧種族,而人類則是野獸。主人公格列佛流落到慧駰國,被混雜在人獸當中,他必須用各種手段證明自己也擁有智慧,並贏得尊嚴。這樣的情節設定,以及其中所蘊含的對於現實社會的影射,不僅影響到了本作,也同樣對後世的“反烏托邦小說”影響深遠。

作品評價

英國《衛報》:“科幻小說的殿堂級作品,全篇充滿了懸念、諷刺和智慧。”

作品改編

這部經典作品在1968年的時候被搬上大熒幕,並引發了一股熱潮,後續共推出了四部電影續集,一部電視劇集,一部動畫劇集,2001年蒂姆·波頓導演的同名翻拍電影,以及2011年8月以《猩球崛起》重啟的系列前傳電影。整個系列已成為科幻迷和邪典迷頂禮膜拜的神級作品。
Boulle 曾認為這部作品不可能被影像化,電影上映之後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和世界範圍內的熱潮讓他驚訝不已。雖然他對於結尾的改動頗有微詞,面對影迷們強烈的追捧還是使他很激動,他甚至熱心的為製作公司撰寫了名為“Planet of the Men”的續集劇本(劇本的開始是承接電影第一部的結尾的),描述了14年後救世主Taylor帶領人類起義反抗猿族統治的故事。影片的製片人將這個劇本買下卻並未採用,而是採用另一個編劇所寫的劇本並製作成了本系列的第二部電影《失陷猩球》,這部電影在1970年上映,雖然同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卻也同時中斷了Boulle和這個系列的聯繫。這之後又陸續在1971年、1972年和1973年連續三年推出了三部續集電影,分別為《逃離猩球》、《猩球征服》和《決戰猩球》,一共五部電影構建起了完整又龐大的世界觀。
劇本“Planet of the Men”劇本“Planet of the Me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