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譯,又譯人本學。希臘文詞源antropos和logos,意為人和學說。通常指人本學,是一種從生物學的角度解釋人的形上學學說。以19世紀德國的費爾巴哈及之後俄國的車爾尼雪夫斯基為代表。費爾巴哈拒絕唯物主義,避免採用甚至反對唯物主義這個術語,因而將自己的哲學稱作人本主義或哲學中的人本主義原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本主義,人本學
  • 外文名:Anthropologismus(德語)
  • 代表人:馬斯洛,羅傑斯等
  • 起源:14世紀下半期
  • 又譯:人本學
  • 療法求助者中心療法
資料,五類起源,心理學,簡介,定義,觀點,發起人,興起,代表作,發展,常見療法,心理學家,中國文化,

資料

“當我看著這個世界時,我是悲觀主義者;當我審視這世界的人們時,我是樂觀主義者。”——羅傑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右圖為羅傑斯)。
人本主義
在人本主義之前,心理學領域中占主導的人性理論有兩種:一種是弗洛伊德的觀點,人主要受性本能和攻擊本能控制;另一種觀點來源於行為主義,走向另一個極端,把人看做較大、較複雜的老鼠——人與老鼠一樣,只是對環境中的刺激作出反應,其中並沒有任何主觀的控制。這兩種理論都忽略了人性中的一些重要方面——例如自由意志人的價值等。
人本主義的理論與人性理論的觀點不同,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們有時會對環境中的刺激自動地作出反應,有時會受制於本能,但我們有自由意志,有能力決定自己的目的和行動方向。
人本主義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the third force)。上世紀60年代強調個人主義和個人言論自由的時代背景,為人本主義的發展提供基礎。1967年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重要人物亞伯拉罕·馬斯洛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這說明了心理學的人本主義思想已經被眾人所接受。
車爾尼雪夫斯基將他的唯物主義學說稱作人本主義,並把其哲學著作命名為《哲學中的人本主義原理》。車爾尼雪夫斯基的人本主義反對把靈魂和肉體分割為兩個獨立的實體,反對把靈魂看作第一性的唯心主義觀點。但其所指的人,只是生物學意義上的自然人,只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不是社會的人。他沒有聯繫具體歷史、社會實踐來研究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會性。
人本主義
現代哲學中,人本主義一詞被某些哲學家運用。如德國現象學者謝勒法西斯主義理論家克拉格斯,人本主義是以肉體和靈魂的統一體為對象的人本學或性格學。他們的“人本主義”是一種宣揚非理性主義種族主義的理論。

五類起源

首先,在歷史上人本主義是14世紀下半期發源於義大利並傳播到歐洲其他國家的哲學和文學運動,它是構成現代西方文化的一個要素。人本主義也指承認人的價值和尊嚴,把人看作萬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為主題的任何哲學。 前者是文藝復興的一個基本方面,當時思想家從這一方面把人重新納入自然和歷史世界中去,並以這個觀點來解釋人。在這個意義上人本主義是造成17世紀科學革命的基本條件之一,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促使“科學主義”誕生的一個條件。17世紀以來的基礎主義和19世紀末期以來的自然主義並不反對文藝復興的人本主義。歷史上的人本主義運動是同超自然信仰和中世紀的亞里士多德主義相對立的。 撇開歷史上的人本主義不談,我們現在討論當代的人本主義。人們通常認為當代人本主義即是“主體哲學”(philosophy ofthe subject)。由於哲學家對“主體”的理解並不一致,在這個意義上,“人本主義”是多義的。如果把導源於笛卡爾的“我思”和康德的先驗自我的哲學都看作人本主義,那么新康德主義便是人本主義的典型。我們不談個別新康德主義者是否屬於人本主義思潮中的哲學家,整個地說,新康德主義繼承康德為科學、尤其自然科學(馬堡學派)和文化科學(佛萊堡學派)奠立基礎的綱領而努力,他們由以出發的自我是一般的、非經驗的和非人格的,與人本主義者所強調的經驗自我根本不同。並且新康德主義特別重視科學的價值,這恰恰是“科學主義”的特徵,同強調個人價值的人本主義大異其趣。
其次,作為“主體哲學”或“意識哲學”的一派,胡塞爾現象學也可以被稱為人本主義。他同康德一樣以自我為出發點,力求為科學知識奠立基礎。不同的是,他求助於“本質直觀”,以描述方式進行其構成客觀性的工作。早期反心理學主義使他把邏輯結構看作“真理本身”。胡塞爾的“我思”有別於康德,不是非人格的,但客觀性的先驗奠基所需要的不是一個主體或主體性,卻需要多元的、主體間的、原子論般的奠基。難道這樣的奠基學說是人本主義的?是的,要是我們把任何“主體哲學”當作人本主義的話。但是人本主義以人的首要性為特徵,而胡塞爾則對日常語言和日常生活中的“我”給予現象學“還原”(reduction)。他並不為人的要求作出哲學辯護, 他關心的是要使哲學成為嚴格的科學。這樣看來,唯心主義現象學不屬於人本主義範疇
第三,來源於現象學的“哲學人類學”的舍勒(M.Scheler)的反形式主義價值哲學強調人格是道德行動的中心,似乎同人本主義一致。但人格主義並不令人成為善和惡的尺度。有的人格主義者理解人格主義是人對於被還原為觀念或事物層次作出經常性抗議並充分注視當代文化危機的哲學。人格主義旨趣的這種變化使它向人本主義方向靠近。但人格主義者仍然不甚重視個人定立其自身的能力,而更重視個人的善於容納他人和向一個價值秩序的開放。所以人格主義還不是完全的人本主義。但流行於美國的人格主義精神主義(spiritualism,以波士頓大學為中心)通常也被叫做人本主義。
第四,我們在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中找到了真正的、完全的人本主義。他的著作《有和無》是把現象學、存在哲學和人本主義冶於一爐的集中體現,是人本主義充分發展的表現。存在主義者斷定:“在人的世界、人的主體性世界之外並無其他世界。”存在主義作為典型的人本主義是同自然主義不相容的。
第五,狄爾泰及其後繼者的方法論解釋學強調社會、人文科學要求對文本(text)或社會歷史現象的理解,和自然科學採用一般規律來說明所研究現象顯然不同。理解和說明是兩種不同的科學方法。但自然主義則堅持科學方法的連續性,包括人在內的一切自然對象與現象都可套用一般規律給予科學說明,認為這才會獲得真正的科學知識。這樣,方法論解釋學同自然主義是對立的。解釋學在否認真理確定性這一點上也同認識論基礎主義不相容。所以在整個哲學領域內,早期解釋學可以說屬於人本主義範疇,是同科學主義對立的。

心理學

簡介

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在當代西方心理學中的一種革新運動。60年代初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會成立後,這一運動有較大發展,1971年在荷蘭舉行過國際會議,影響擴及歐洲和亞洲。

定義

在人本主義心理學之前,歐洲有一批心理學家與存在主義哲學家的觀點非常一致,他們被冠以“存在主義心理學”的稱號。他們以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尼采薩特等的學說為基礎,發展他們的心理學理論。這些存在主義心理學家包括賓斯萬格、弗蘭克爾羅洛·梅等人。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焦點是解決存在的焦慮,解決個人因為生活沒有意義而產生的驚慌、恐懼感,治療一般包括通過強調自由選擇,以及建立一種可以減輕空虛、焦慮和煩惱的生活方式,培養對人生的更加成熟的態度。
存在主義哲學深刻地影響到了當時的一些美國心理學家的觀點。卡爾·羅傑斯便是其中之一。但同時羅傑斯也漸漸意識到,早期的利用存在主義而做的心理治療並不能替患者決定他們的問題是什麼、如何去解決。另外一位被影響到的亞伯拉罕·馬斯洛則說,我們需要一種科學的,比存在主義更加有證明力的心理學去“思考那些一直由非科學家解決的問題——宗教、詩歌、價值觀、哲學和藝術。”
建立一個新的心理學流派去理解人類行為,便成為羅傑斯馬斯洛畢生的工作——這便是早期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雛形
至今為止,全世界還沒有一個普遍認可的人本主義理論的定義。這種現象在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尤為突出,在當時,似乎每個一個人都認為自己是“人本主義”的,並努力使自己的理論普及。結果人本主義成了一種熱門理論,似乎它能包治百病。近年來,由於人本主義心理學不再像以往那樣流行,對人本主義理論的宣揚也變少了,但還是有不少心理學者認為自己屬於這一流派。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標準來判別一種心理治療的方法是否屬於人本主義的範疇,但是一般認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核心內容有四個方面:
(1)、強調人的責任;
(2)、強調“此時此地”;
(3)、從現象學角度看個體;
(4)、強調人的成長。

觀點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心理學應著重研究人的價值和人格發展,他們既反對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識經驗還原為基本驅力或防禦機制,又反對行為把意識看作是行為的副現象。關於人的價值問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大都同意柏拉圖盧梭的理想主義觀點,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惡是環境影響下的派生現象,因而人是可以通過教育提高的,理想社會是可能的。在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論方面,他們繼承了19世紀末W·狄爾泰和M·韋特海默的傳統,主張正確對待心理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反對用原子物理學和動物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類心理,主張以整體論取代還原論。
以下簡要概述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觀點:
1、人的責任;
人們自己最終要對所發生的事情負責,這就是人本主義人格理論的基礎,它能說明我們為什麼經常說“我不得不”這句話,例如“我不得不去上班”、“我不得不去洗澡”、“我不得不聽老闆的調遣”等。其實,我們不一定非要做這些事。我們甚至可以選擇不做任何事情。在特定的時刻,行為只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弗洛依德行為主義把人說成是無法自我控制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則與之相反,他們把人看做是自己生活的主動構建者,可以自由地改變自己,如果不能改變,只是因為身體上有局限。人本主義心理治療的主要目標,就是使來訪者認識到他們有能力做他們想做的事情,但是,正如弗洛姆所說,有許多自由是可怕的。
生活中總有很多懷舊或無法自拔於過去的人,他們常常追憶往昔的美好時光,或是反覆體驗以往尷尬的遭遇或是痛苦的失戀。也有一些人總是在計畫將來的日子,而不顧眼前的生活。從一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的角度,每天的懷舊或是白日夢使你失去了N分鐘的時間,你本應該享用這N分鐘去呼吸新鮮空氣,去欣賞日落或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根據人本主義的觀點,只有按生活的本來面貌去生活,我們才能成為真正完善的人。只有生活在此時此刻,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會常常告誡你“今天是你剩餘生命里的第一天”。
3、個體的現象學;
人本 主義心理學認為,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他們鼓勵自己能夠克服自己所遇到的暫時的困境。
根據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觀點,讓所有需要立刻得到滿足並不是生活的全部。當人們眼前的全部需要得到滿足後,他們不會感到滿意或幸福,而要得到滿意或幸福則是永遠地積極地尋求發展,這就是人的“自我完善”。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除非有困難阻礙我們,我們會不斷朝著這種滿意狀態。
人本主義治療師允許來訪者自己克服困難,繼續成長。

發起人

人本主義心理學作為一種運動是由許多具有類似觀點的心理學者共同發起的,主要有:人格心理學奧爾波特、默里、墨菲新精神分析學家霍妮弗羅姆存在主義心理學家梅;機體論者戈爾德施泰因發展心理學比勒、布根塔;比較心理學家和社會心理學馬斯洛;心理諮詢家和教育改革家羅傑斯等。其中馬斯洛、羅傑斯和梅是這一運動公認的領袖人物。

興起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有一個較長的醞釀過程。二三十年代美國人格心理學、新精神分析和機體論的研究是早期的理論準備。奧爾波特指出人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構成的統一體,每一成人都不同於他人而以他自身獨特的內在和諧方式對待世界,這一看法和排除意識經驗的行為主義理論直接對立。以人格理論為基礎,奧爾波特後來成為創立哈佛大學社會關係學系的關鍵人物,這為學院中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實驗心理學的分立創造了條件。默里和墨菲這一時期也有重要的人格理論著作發表,他們把人格的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結合起來,為人本主義理論的發展打下了基礎。霍妮、弗羅姆不同意弗洛伊德誇大性因素的作用,把美國工業社會發展中引起的社會問題看作是導致精神障礙的社會因素,這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傳統精神分析的主要分歧之一。1939年戈爾德施泰因《機體論》的發表,被認為是該心理學的主要理論即自我實現論的基石,他第一次從機體潛能的發揮出發論述自我實現,用心理學的實證研究加強了這一本來是由哲學提出的概念。

代表作

第一批系統討論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作是在四五十年代陸續發表的,其中主要有:馬斯洛的《人類動機論》(1943)、《動機和人格》(1954);羅傑斯的《患者中心療法》(1951)、《論人的成長》(1961);及梅主編的《存在:精神病學和心理學中的新角度》(1959)。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和動機是一種層級結構,高級動機的出現有賴於低級需要的滿足。他並用比較心理學的資料論證,不論低級或高級的基本需要和動機都具有本能的或者說是類似本能的性質,即都有自發追求滿足的傾向,而高級的需要和動機如友愛、認知、審美和創造的滿足,即人的價值的實現或人性的自我實現。羅傑斯以心理治療和心理諮詢的經驗論證了人的內在建設性傾向,認為這種內在傾向雖然會受到環境條件的作用而發生障礙,但能通過醫師對患者的無條件關懷、移情理解和積極誘導使障礙消除而恢復心理健康。他並把這一理論用於教育改革,強調教育中建立師生親密關係和依靠學生自我指導能力的重要性。梅把歐洲存在主義心理學和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引入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的處境雖然帶有悲劇的性質,但能通過勇氣的培養、焦慮的克服和自我的選擇趨向光明的未來。

發展

80年代以來,人本主義運動進一步深化。其內部以馬斯洛和羅傑斯為一方的自我實現說和以梅及其他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為另一方的自我選擇說,在馬斯洛逝世以後梅和羅傑斯關於人性問題開始了公開辯論,梅不同意羅傑斯關於惡是環境造成的說法,他認為惡和善都存在於人的本性中,都是人的潛能,不正視惡的問題對人本主義運動有很深的、有害的影響。
此外,代表人本主義心理學主流的自我實現理論也有不同的發展趨向。羅傑斯一派仍堅持以個體心理為中心的研究,但另一些人已開始研究超個人的心理學,探討個體意識如何超越自身而同廣闊的世界相融合。
最後是方法論的建設。馬斯洛曾提出,傳統的科學方法不足以解決人類心理的複雜問題,人本主義方法論不排除傳統的科學方法而是擴大科學研究的範圍,以解決過去一直排除在心理研究範圍之外的人類信念和價值問題。70年代末已出現一種以科學方法論加強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嘗試,代表人物是里奇克,他認為人本主義重新把目的論引進心理學是以新的範式取代舊的範式,但必須以辯證方法和嚴密邏輯增強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科學性才能完成這一轉變。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不僅經歷了國際上社會主義制度蓬勃發展的時期,包括反法西斯大戰中蘇聯的勝利和戰後中國以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而且看到了社會主義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特別是蘇聯的史達林問題和我國反右中出現的問題。
這位左翼的人本論者在推崇馬克思人道主義觀點的同時,對當時社會主義國家所實行的體制是否能促進豐滿人性的實現也產生了懷疑和憂慮。
大多數人本論者雖然一般不討論社會制度的問題,但都強調人的尊嚴和價值,重視人格和個性的發展,主張社會改革、管理、教育和心理治療應以良好的人際關係為基礎。
當人類邁著矯健的步伐向21世紀挺進的時候,如果回顧一下往昔,人人都將驚訝今日世界變化之大。但人自身內部的變化又如何呢?
人的認識能力顯然已有很大提高,人似乎變得無比地聰明了。這主要表現在人對外部世界認識清楚得多了。但對人自身內部問題的認識似乎並不那么清楚,人對自己的感情和德性更缺乏科學的理解,缺乏控制自己盲目衝動的能力。以至當代人類的伎使者也難免會犯很大的錯誤。人自身內部的變化與外部世界的變化相比遠遠不能令人滿意。
這裡所說的人類自身內部的建設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人類精神文明的建設。它曾經是哲學、倫理學和社會科學討論的問題,現在也已經成為心理機構特別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探討的問題。

常見療法

目前最有效的人本主義療法是:
求助者中心療法也翻譯成咨客中心療法來詢者中心療法,是人本主義心理療法中的主要代表。人本主義心理療法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一種新型心理療法,其指導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出現的人本主義心理學。這個療法不是由某個學派的傑出領袖所創的,而是由一些具有相同觀點的人實踐得來的,其中有患者中心療法、存在主義療法、完形療法等。
在各派人本主義療法中,以羅傑斯開創的咨客中心療法影響最大,是人本主義療法中的一個主要代表。咨客中心療法認為,任何人在正常情況下都有著積極的、奮發向上的、自我肯定的無限的成長潛力。如果人的自身體驗受到閉塞,或者自身體驗的一致性喪失、被壓抑、發生衝突,使人的成長潛力受到削弱或阻礙,就會表現為心理病態和適應困難。如果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他能夠和別人正常交往、溝通,便可以發揮他的潛力,改變其適應不良行為。

心理學家

馬斯洛,美國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猶太人。他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美學,主要著作是《動機與人格》、《存在心理學探索》、《人性能達的境界》等。他沒有美學專著,其美學思想是融合在其心理學理論中的。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為其美學理論提供了心理學基礎。其心理學理論核心是人通過“自我實現”,滿足多層次的需要系統,達到“高峰體驗”,重新找回被技術排斥的人的價值,實現完美人格。他認為人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具有多種動機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其中自我實現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將最終導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體驗代表了人的這種最佳狀態
《動機和人格》(1954)
《存在心理學探索》(1962)
《科學心理學》(1967)
羅傑斯 (1902--1987)
美國心理學家。1902年1月8日生於美國伊利諾州奧克帕克。早年主修農業,後轉為歷史。1924年畢業於威斯康星大學,同年進入紐約協合神學院。後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學習臨床心理學。1928年獲碩士學位,後受聘到羅切斯特市防止虐待兒童協會的兒童研究室工作。1930年任該室主任。1931年,在工作之餘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40年到俄亥俄州立大學任心理學教授。1945年轉到芝加哥大學任教。1957年回母校威斯康星人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教授。1962年-1963年,任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研究員,以後又到加利福尼亞西部行為科學研究所和哈佛大學任職。曾任1946年-1947年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49年-1950年美國臨床和變態心理學會主席,還擔任過美國套用心理學會第一任主席,1956年榮獲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
羅傑斯對教育心理學也帶來了重要的衝擊,他的觀點在教育心理學中被普遍讚譽為人本主義觀點。他同時也發展出體驗性學習的理論,這個理論與他所稱的認知性學習是相對的。
主要著作有:《諮詢和心理治療:新近的概念和實踐》;《當事人中心治療:實踐、運用和理論》;《在患者中心框架中發展出來的治療、人格和人際關係》;《自由學習》;《個人形成論:我的心理治療觀》;《卡爾·羅傑斯論會心團體》;《羅傑斯著作精粹》。1909年,羅洛·梅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埃達(Ada)。他經歷了一個坎坷的童年,他的父母離異並且他的姐姐患上了精神病。他的受教育經歷使他進入了密西根學院主修英語和奧柏林學院以獲得學士學位(BD),他在希臘教了一段時間的書,1938年期間進入聯合神學院以獲得神學學士學位,並且最後1949年期間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以獲得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羅洛·梅是位於聖弗蘭西斯科的塞布魯克研究生院和研究中心(Saybrook Graduate School and Research Center)的創立者和資深成員。人生的最後幾年他居住在蒂勃朗的聖弗朗西斯科海灣,並於1994年10月在當地去世。
羅洛.梅
1934-1936 年在密西根州立學院任學生心理諮詢員。後來改進紐約聯合神學院,研究當時正流行的存在主義哲學,旨在探討人生存在的意義和價值,1938 年畢業,獲神學士學位。在此期間,他從德國新教神學家保羅·蒂利希(Paul Tillich)那裡第一次接受了存在主義思想,後來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此後他擔任紐約市立學院學生諮詢員,並研習精神分析。 1946 年開業從事私人心理治療工作,並在哥倫比亞大學進修。在此期間,梅曾患肺結核瀕臨死亡,不得不入療養院靜養三年,然此病反成為其生命轉折點。面對死亡、遍覽群籍之餘,梅尤其耽讀存在主義宗教思想家 S.克爾凱郭爾之著作。出院之後,入懷特學院攻讀精神分析,遇沙利文與 E.弗洛姆等人,交往甚密。病中他精研精神分析和存在主義中所討論的焦慮問題。病癒後即以《焦慮的含意》為題提出論文,於 1949 年獲哥倫比亞大學首位臨床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擔任紐約社會新學院研究員,並以訪問教授名義分赴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大學講課,並曾擔任懷特學院的訓練兼主任分析師。梅畢生致力於將存在心理學引入美國,直至病逝。
在心理學史上,梅是介於存在主義人本主義心理學之間的橋樑人物。在他 1958 年出版的《存在:精神病學與心理學的新面向》一書中,首次將德國哲學家 M.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思想介紹到美國,從此一方面建立了他的存在心理治療體系,另一方面為以後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展奠立了基礎。梅在心理學上的貢獻,主要在於他所提倡的以下兩個觀念:
1.自由意志的人性本質觀 對人性本質的看法,梅與其他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一樣,強調自由意志,反對決定論。梅認為,每個人生而具有長成一個人的先天潛能,每個人都會努力以赴地將其天賦潛能表露出來,以期臻於自我實現。不過,人和其他生物不同,其他生物是靠自然條件成長的,人卻是靠自己的選擇才能成其為人。一粒橡樹種子內蘊藏了將來長成一棵大橡樹的潛能,一旦落地生根,只要生長環境適當,它就自然會長成一棵橡樹。人的成長卻非如此,人之所以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不是靠自然條件,而是靠自己的選擇。惟其如此,在人的世界中即使環境相似,而各人的成長卻仍有很大的個別差異。梅認為,人性本質雖如此,但在現實中個人的選擇卻未必適當,選擇之後也未必如意。因此人在生長曆程中難免因選擇失當而感到痛苦。存在心理治療的目的,即旨在協助當事人了解自己,重新選擇。
2.自由與焦慮 1950 年,以其博士論文為基礎,他出版了第一部心理學專著《焦慮的意義》。該書首度有系統地提出一般性焦慮(general anxiety)的概念,意在使焦慮一詞跨越心理病理專有名詞的局限,而將之引入一般心理現象的範疇,以描繪現代科技發展對人類整體生活處境的徹底改變,如何導致現代人所共有的心理情緒問題。梅觀察到現代人內在空虛感的關鍵,乃是因為愛與意志的舊有倫理力量已然遭到嚴重挫傷。在梅的心理學思想中,焦慮與自由是兩個核心概念。他認為在現實中個人根據自己的條件做自由選擇,個人的潛力才會獲得充分發展,亦即謂自由選擇是個體自我實現的先決條件。此一理念與人本主義心理學主要領導人馬斯洛羅傑斯的思想是一致的。

中國文化

人本主義心理學和我國傳統文化,在中西文化的比較研究中,流行的觀點是著重中西文化歷史發展的不同。但從人類具有共同的本性看,從哲學和科學都以探求真理為目的看,中西文化的發展是否也有趨同的一面呢?
我國和西方也有一些學者曾著重指出過這一點。不同與同都有重要的含意。有所不同,雙方才有相互學習的必要;有趨同的一面才有共同的基礎,才能增強相互學習的信心和願望。
由本性的同到後來分化的不同再到當代的趨同,這似乎是人類文明作為一個總體的必然發展規律。因此,人類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學習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
這一規律已體現在當代西方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展趨向中。人本心理學是西方傳統文化的新發展,它和我國古代文化有不同的傳統,但西方文明發展到今天,它和我國古代文化趨同的一面又越來越明顯地表露出來。這已成為當代人類文明發展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動向。
我國古代文化出彩的作品和思想很多,其中老子的道家思想《道德經》、孔子的儒家思想《論語》在世界上都享有極高的知名度。
從比較中可以看出,當代西方人本心理學培訓的理論中不僅有一些觀點和我國古代文化中的觀點趨同,而且它所引起的各派人性論之爭的總體結構也似乎是我國古代哲學百家爭鳴在當代水平上的再版。
這當然不是說當代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在走我國傳統文化的老路。我們既要看到人類文明發展有趨同的一面,又要看到中西文明發展有不同的一面。但不同是同中的不同,同是不同中的趨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