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圖

人文地圖又稱社會經濟地圖。反映社會經濟和上層建築各個領域的事物和現象,即人文現象的各種地圖的總稱。是專題地圖的兩大類之一,包括人口地圖、經濟地圖、文化地圖、歷史地圖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文地圖
  • 外文名:human map
  • 別稱:人文地圖
  • 定義:人文現象的各種地圖的總稱
簡介,人文地圖具體內容,影響內容顯示的因素,人文地圖的詳細分類,人文地圖的表示方法,人文地圖的空間形態,編圖資料,底圖編繪,人文地圖編制的特點,人文現象多為點軸、帶狀與網狀分布,人文現象以行政區劃單元的統計數據製圖,人文現象的多指標性,經濟現象的變化較快且數據容易過時,各部門之間聯繫非常緊密,社會經濟服務地圖編制的基本方法,社會經濟地圖的編制環節,內容與指標的選擇,指標確定的原則,資料的收集、分析與利用,製圖統計單元的選擇與確定,

簡介

人文地圖又稱社會經濟地圖。反映社會經濟和上層建築各個領域的事物和現象,即人文現象的各種地圖的總稱。是專題地圖的兩大類之一,包括人口地圖、經濟地圖、文化地圖、歷史地圖等。其編制主要利用各種統計數據、實際調查資料與歷史文獻資料等,主要採用各種統計製圖法,如分區分級統計圖法、分區圖表統計圖法、定位統計圖法、點值法以及範圍法、運動線法等。人文地圖常採用分析性圖型表示各種經濟部門或各種社會現象。但綜合性圖型具有更重要的參考價值,如綜合性經濟地圖,以點狀符號、線狀符號和面狀底色分別表示工業、交通運輸和農業的發展及三者的相互聯繫,達到內容與形式(表示方法)的統一,比一般分析性部門統計地圖更有實用價值。今後會得到更大發展。

人文地圖具體內容

影響內容顯示的因素

(1)地圖用途。用途對地圖內容的選擇影響很大。如經濟地圖就有可滿足一般需要的普通經濟圖和可滿足科學研究需要的部門經濟圖,這兩種地圖不論是從表示方法、圖形類型,還是從表現內容上,都有明顯的不同。
(2)地圖比例尺。比例尺決定了人文地圖內容的詳細程度。
(3)製圖區域的地理特點。由於影響人類生產生活的自然條件千差萬別,因此,不同製圖區域所需要或者能夠反映出來的專題製圖對象也具有各自的特點,這也是需要不斷地反映不同時期、不同區域社會經濟現狀及其變化規律的原因。
(4)國家經濟發展的水平。國家經濟發展的水平會影響到人文要素在專題圖上的表示詳度。
(5)社會統計資料的完備程度以及科學研究水平。常影響到各種專題內容的製圖原則以及地圖的載負量,如內容的詳細程度以及製圖表象的精度與詳細度等。

人文地圖的詳細分類

社會人文現象相當複雜,與自然專題圖相似,各種一級分類類型可按照表示對象的性質不同劃分出各不相同的二級、三級甚至四級類。如經濟地圖可劃分為普通經濟圖和部門經濟圖兩個二級類,部門經濟圖由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商貿業等三級圖類所組成,工業地圖可劃分為採礦、動力、鋼鐵、冶金、機械、建材、電子、化學、紡織、食品、造紙等重輕工業部門地圖,機械工業地圖包括工具機、汽車、造船、飛機、礦山機械、農業機械、精密機械製造業地圖等四級類,如此等等,從而形成非常豐富的專題圖系列。
不同類型的人文地圖具有各不相同的表示內容。

人文地圖的表示方法

人文地圖最常使用的表示方法有:質底法、範圍法、運動線法、分級統計圖法、分區統計圖表法。常常配合使用的表示方法有:定點符號法、線狀符號法。較少使用的表示方法有:點值法、等值線法等。

人文地圖的空間形態

我們在討論文化地圖時,必然會注意它的空間性。人類學在對空間的研究方面成效卓著。人類學家們根據不同的田野經歷和經驗將空間劃分成許多不同的種類:有地理的空間、自然或生態的空間、社群即人群共同體的空間、民族認同的邊界空間、族群文化的表述空間、社會關係的空間、“神聖一世俗”的二元結構空間、權力場域的空間,以及根據不同民族和地方性的生產、生活方式建構的特殊空問等。由此看來,民族志研究其實就是對“異文化”空間的實踐和體驗。在這一點上,不存在既定不變的所謂“田野”,而是被捲入了一種分散的、非連續社會空間的工作和互動。空間大致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指示。
一、地理-政治空間。毫無疑問,地理和生態的空間是人們賴以支撐生命活動基本的物質形態。難怪地理學家認為:“區域性的地理是地理學研究的最高形式。”雖然區域地理學的研究曾受到不同程度的質疑,但它仍然是地理學區域研究的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
二、地緣-人文空間。人文空間首先表現為一種文化的結果,而這種結果又屬於特定歷史語境與傳統相互關聯的認知產物。在傳統人類學的觀念中,文化和社會已不再局限於自然地理的空間格局。
三、認知-分類空問。眾所周知,“神聖-世俗’’這一對概念是法國社會人類學家涂爾幹於1912年在他的名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提出來的:“世界劃分為兩個領域,一個是神聖的,另一個是世俗的。這種區分構成了宗教思想的特徵。”
四、展示-表演空間。不言而喻,遺產在後現代社會中一個重要的功能與作用,是它的展示性,或帶有‘‘商品-商鋪”的營展性質。西方學者喜歡用“產品展示”(commodity)一詞。
五、符號-結構空間。任何一種文化的表述又與其作為“地方知識體系”的符號構造有關,比如族群性的親屬關係,而這些親屬關係的存在與表現無不與“家”(家庭、家族乃至宗族)有關,這也是列維一史特勞斯所提出的以“house”為一個空間單位的結構問題。
六、超越-同定空間。霍米·巴巴以後現代主義背景下的“處所”(location)概念進行反思性解釋,認為我們討論的所謂“處所文化”顯然帶有一種“超越”(beyond)傳統的地方、居所、位置等概念的新的指喻。毫無疑問,“超越處所”首先仍是就處所空間而言的,只不過今天的處所已經產生了許多新質。它一方面指示空間的距離,另一方面卻宣告這一超越是不可知的、不可言表的和無法重複的。
七、移動-變遷空間。中國自古就有“遊方”之說。所謂“游於方之外”,“不是指在空問上遁於遐方,逃世離群,而是從精神上再去尋找一個能夠遨遊的空問”。事實上,“旅遊的空間在現實的日常生活中隱藏著一種含有無數變化的表現形態”,正如麥克內爾形象描述的那樣:現代旅遊的空間是“與社會和世界緊密相連的一個無盡的球形體系”。

編圖資料

編制人文地圖的資料除了已經出版的同一地區、同類的專題地圖等基本資料之外,主要是各種社會統計數據,有時後者甚至成為這類地圖編制的主體資料。
現在,人文地圖很少需要通過野外調查的方式來收集補充資料,但是可以通過計算機網路等現代化技術條件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在網路上,用戶有時可以查到像製圖區域的三維景觀圖之類的寶貴資料用於製圖。

底圖編繪

人文地圖與自然地圖不同,由於製圖對象不同,其地理基礎——底圖的要求可能是各不相同的。但在任何專題地圖的底圖上,地理坐標(經緯)格線、水系、居民點、交通線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底圖要素,如境界線、土質、植被、地形等要素往往是可選的。另外,與自然地圖相似,現代人文地圖的底圖也常常以普通地圖替代和加工。

人文地圖編制的特點

人文現象非常複雜,包括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各個領域,涉及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與貨幣流。要以地圖的形式較好地表現經濟與社會各個方面的特徵及其時空變化,就有必要對人文現象的空間分布特點、形態結構與數據特徵,從製圖的角度進行一定的分析。

人文現象多為點軸、帶狀與網狀分布

人文現象就大的製圖區域範圍而言,由於受行政與歷史因素以及經濟發展規律的影響,多數呈現分散或相對集中的點狀或點軸分布或帶狀分布,如城鎮、工業中心、交通樞紐、大中型廠礦、大中型電站等,以及沿河流、海岸或主幹鐵路、公路形成的城鎮群。同時通過河流、鐵路、公路、電網、光纖通訊網將各城市、工業中心、交通樞紐等聯結起來,形成網狀結構,構成不同體系和不同層次的多邊形圖形。

人文現象以行政區劃單元的統計數據製圖

人文現象以行政區劃單元的統計數據製圖為主要稍圖形式。
社會經濟現象的管理是按照行政體系與行政單元運行的,即國家-省(市、自治區)-地(市)-市(縣)-鄉(鎮),因此大多數的統計數據都是按不同等級的行政單元統計的(統計單元)、並且是按鄉(鎮)-縣(市)-地(市)-省(市、自治區)-全國逐級匯總的。所匯總的數據分別反映相應等級的行政區劃。這些行政區劃界線都是多邊形圖形,而且這些行政區劃多邊形界線一般情況下是固定的或穩定的。因此,人文現象統計地圖的編制只需編繪一次帶行政區劃界線的地理底圖,或根據這一底圖建立行政區劃資料庫,其他所有統計地圖只需將處理數據在已有底圖上編繪統計地圖或計算機製圖。這一行政區劃底圖或行政區劃資料庫,可長期使用或必要時作個別修改。因此,地圖編制相對比較簡單,為快速成圖和地圖及時更新提供了有利條件。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是以企業為單位統計的數據(如工業普查以企業為單位),必須歸併到行政單元(如縣、市),否則無法在地圖上表示。

人文現象的多指標性

人文現象大多數都含有數量指標,因為從各地區和各部門可以獲得大多數人文現象的統計數據;而且除了直接的統計數據外,許多數量指標的數據是通過計算派生出來的。例如,人口地圖中一些指標的數據就是將全國人口普查(直接統計)的指標數據匯總後,計算派生出來的,如人口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人口的性別結構、年齡結構、受教育程度,職業、行業人口,各職業與行業人口的構成(含性別與年齡的結構)等。因此,人文地圖中,多種數量指標的表示是其重要特點。

經濟現象的變化較快且數據容易過時

經濟社會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新的建設項目(鐵路、公路、城鎮等)不斷湧現,經濟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這種變化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因此,經濟社會現象的各種數據,包括所編制的各種地圖容易過時,故常採用變化周期較長、相對比較穩定的數據和指標。同時,由於地圖使用的周期較短,數據與地圖必須不斷更新(一般應3-5年更新一次)。

各部門之間聯繫非常緊密

經濟與社會是一個整體,而且結構非常複雜,是一個複雜的、開放的巨大系統。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貨幣流之間,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之間,物質生產、流通與消費之間,城鎮與鄉村之間,一、二、三產業及各部門與各部門之間,國民經濟與科研教育之間,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以及所有各部門、各領域內部都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因此,人文地圖往往需要直接反映製圖對象各地區、各中心、各點軸之間的這種聯繫和關係。例如,交通運輸(鐵路、公路、航空、河運、海運)、電力與油氣輸送、進出口貿易、糧食調運、煤炭調運等。同時,需要多編制綜合性經濟地圖與各部門綜合性地圖,以便反映各地區之間、各部門之間、城市和鄉村之間、工業與農業之間、工農業和交通運輸之間的相互聯繫與相互關係。
由於經濟社會現象形態結構與發展機制非常複雜,社會經濟與人文現象的規律也不易掌握,因此,只能按部門、按領域採用數理統計方法和模型分析,包括統計直方圖分析、統計數列集中趨勢的數字特徵值計算、統計數列離散程度的特徵值計算、統計數列分布密度函式計算,以及聚類分析、主成分分析、回歸分析、趨勢分析等,找出最主導因素和主要變數,進行模擬與仿真。

社會經濟服務地圖編制的基本方法

社會經濟地圖是反映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中各部門和各領域的事物與現象的一類地圖,是人文地圖中最重要,也是最大的一個組成部分,包括人口、工業、農業、交通、財貿、郵電、文化、教育、科研、醫療、政治、歷史等許多方面。除部分政治、歷史等地圖外,社會經濟地圖大多是利用以行政為單元的統計資料或調查數據,採用統計製圖方法,包括分區分級統計地圖、定點或分區圖表統計地圖、點值地圖。但有時也採用其他製圖方法與地圖表示方法。例如·,土地利用圖採用遙感製圖方法與質底法表示;農林牧漁的分布有時也採用範圍法表示概略的分布;交通運輸地圖採用線狀符號法與運動線符號法表示交通線路與客、貨流量等。

社會經濟地圖的編制環節

①統計資料的收集、分析與利用。
②內容與指標的確定。
③底圖的選擇與編繪。
④分級方法與圖例的擬訂。
⑤製圖單元(統計單元)統計數據的計算與級別確定。
⑥製圖與地圖整飾。 ·

內容與指標的選擇

①工業地圖
工業地圖的內容包括總的工業地圖與部門(行業)工業地圖,其常用的指標有如下幾類:
a)規模等級(絕對或相對),包括職工人數、總產值(統一折算)及其構成、產量、固定資產原值及其構成、增加值等。
b)部門結構(結構、比重)。
c)人均數量,包括人均固定資產原值、人均總產出、人均增加值、勞動生產率等。
d)其他類型指標,包括經濟收益(人均勞動者報酬、人均生產稅淨額、人均營業盈餘)、財務支出(營業收入、成本、稅金、利潤)、經濟類型構成(區分國有、集體、私營、個體、聯營、股份、外商投資、港澳台投資等)。
②農業地圖
農業地圖的內容包括農業自然條件與資源、農業各部門構成與生產水平、農業社會經濟條件與技術水平。
a)農業自然條件與資源,包括農業自然區劃、農業氣候(太陽輻射、日照、氣溫、農業界限溫度、降水與蒸發、農業氣象災害、主要作物區劃、主要作物物候期),地表水、地下水,土壤類型與質地、土壤酸鹼度和有機質含量、土壤磷素與鉀素養分潛力及微量營養元素含量,植被類型與資源植物,土地資源,草場資源,森林資源,農作物病蟲害,農村能源(沼氣、薪材、小水電、太陽能、風能、地熱等)。
b)農業各部門構成與生產水平,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種植業,包括糧食和經濟作物的分布與播種面積、單產、總產,複種指數,種植區劃,部門結構,勞動生產率(每個勞動力的產值),土地生產率(單位面積土地的產值),商品率。二是畜牧業,包括各類牲畜的構成與分布、數量(頭數)、載畜量、主要畜禽產品產量(肉類、奶類、禽蛋類等)。
c)農業社會經濟條件與技術水平,包括農業人口中人均擁有耕地的面積、農業勞動力人均負擔耕地、人均收入、機耕面積比率、機電灌溉面積分布與比率、水利工程、有效灌溉面積占耕地面積的比例,單位面積土地上化肥與農藥的使用數量,以及國營農、林、牧場分布,農業科研機構分布,優良品種推廣比率,農業高校與中專分布等。
③人口地圖
人口地圖的內容包括人口的自然特徵、社會特徵和民族特徵。
a)人口的自然特徵,包括總人口分布(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人口變動)、人口性別(男女比率)、人口年齡(各年齡段比率)。
b)人口的社會特徵,包括受教育程度(大、中、國小、文盲的比重及其性別、年齡構成)、職業與行業(在業人口行業構成、各行業人口構成及其比重、在業人口的職業構成與比重,以及各職業的性別構成和年齡構成),以及家庭、婚姻、生育(家庭戶類別組成及其人口比重、平均人數、各年齡組男女婚姻狀況、各年齡組、各種文化程度、各種職業婦女生育胎次比重及生育率等)。
③人口的民族特徵,包括民族分布、民族構成、少數民族占總人口比重,以及少數民族人口的分布、職業構成、文化構成等。
④第三產業地圖
第三產業地圖的內容包括第三產業總體特徵和分行業特徵,以及各省(市、自治區)第三產業。
a)總體特徵,包括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固定資產原值、職工人數、單位數以及行政事業單位、企業單位、個體經濟的財務收支、總產出、增加值、經濟效益、職工、單位、行業等構成。
b)分行業特徵,包括鐵路運輸,公路、管道運輸業,水上運輸業,航空運輸業,郵電通信業,零售業,餐飲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旅館、旅遊、娛樂服務業,信息、諮詢服務業,衛生業,教育業,文化藝術業,廣播電視業等33個行業的單位與職工數,固定資產原值及構成,總產出及構成,增加值及構成等。
c)省(市、自治區)第三產業,包括單位數與人數及其骨幹企業類型。

指標確定的原則

①儘可能採用較穩定的指標,使地圖使用壽命儘可能延長些,一般應多採用相對指標,避免採用絕對指標。因為相對指標在一定時期內變化較小。相對指標包括分級表示,百分比,大、中、小等相對概念。
②除直接統計的數據(往往是絕對數據)外,大多數指標是根據需要計算派生出來的,如平均值、人均值、比率、增長率、各類構成等。
③除主圖的基本指標外,還可運用插圖、統計圖表,表示現象的動態變化及發展趨勢。

資料的收集、分析與利用

①資料來源
a)年報、年鑑、國家發布的數字。 ·
b)國家與省(市、自治區)、縣統計部門的統計資料。
c)有關部委與省(市、自治區)、縣各部門(農業、林業、工業、交通、商貿、財經、郵電、文化、衛生、教育、環保等部門)的統計資料。
d)全國性普查資料,如人口普查資料、工業普查資料、第三產業普查資料、科技普查資料、農業普查資料等。
e)各種調查訪問資料,包括實地調查、抽樣調查等。
f)各種文字報告,如政府工作報告、調查報告、工作總結等。
②資料年限及對資料可靠性的要求
a)資料年份應統一,如農業可採取多年平均或高(豐產)、中(乎產)、低(歉產)年份平均,或採取代表年份,或取最近的年份。
b)資料必須普遍覆蓋,一般收集現有資料,但個別缺少資料的部門或地區可採取補充調查或重新調查的辦法,加以補充。
c)全國數據與省(市、自治區)數據應協調,如全國抽樣調查可能與省(市、自治區)不一致,即各省(市、自治區)總數不等於抽樣總和,有時絕對數用全國的,各省(市、自治區)的相對比例按各省數據計算。
d)按統一製圖單位歸併。工業普查、三產普查均按企業或城市為單位調查,如全國320個城市,8280個大中企業有統計資料。

製圖統計單元的選擇與確定

製圖統計單元的選擇與地圖的目的與用途、地圖比例尺、資料掌握程度有關。製圖單元越小,地圖內容表示越準確,但統計與製圖工作量增大;反之,地圖內容越概括,工作量越小,但難以反映較細緻的區域差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