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披

石窟寺中仿木結構的屋頂建築形式之一。一般位於塔廟窟前端的頂部。在前後披上塑出斷面為半圓形的椽子,椽之間出望板,兩披之交會處雕自脊枋(即脊檁,斷面呈方形)。前披與外壁柑交處、後披與後壁相交處均雕刻出枋子。這兩條枋子與山牆(即石壁)相連結,井各從枋子向外伸出仿木丁頭栱,另有散斗替木承托枋底。在有些石窟內,也有加寬兩披之間距離,將人字披改制成盝頂形式的做法,此種做法多見於敦煌石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字披
  • 定義:石窟寺中仿木結構的屋頂建築
  • 位置:塔廟窟前端的頂部
  • 地點:多見於敦煌石窟
基本信息,歷史沿革,

基本信息

人字形屋頂是中國傳統木構建築常見的屋頂形式。在敦煌早期(北涼、北魏、西魏、北周)諸窟及隋代部分洞窟頂部出現了對傳統木構建築的人字披頂結構的模仿。這是洞窟形制上民族化的一種體現。為適應人字披頂這種特殊窟頂結構的裝飾需要,敦煌裝飾圖案中產生了一個獨特的類別——人字披圖案。
早期的石窟人字披頂構造完全模仿木構建築,由浮塑或繪製的脊枋、檐枋、椽子和椽間望板構成,人字披頂滿繪圖案。由於附麗於仿建築的結構,人字披圖案具有獨特的構圖方式、裝飾效果和視覺美感。
通觀早期的人字披圖案,其圖案內容、構圖形式、藝術風格既有統一之處,彼此間又有差異,呈現出豐富的多樣性,並可看出較為清晰的演變過程。北魏時期人字披多由波狀藤蔓、蓮花忍冬葉的反覆組合,以及供養菩薩飛天組成。造型簡潔,運筆粗放瀟灑,其形象與前部窟頂平棊交角處的蓮花紋風格一致並相互呼應,具有整體統一的裝飾效果。流暢靈活的波浪狀組織與前室平頂上規正的斗四套疊平棊圖案形成了一動一靜、相得益彰的對比效果,使整體石窟裝飾更富於變化和節奏。在色彩運用上採用與石窟整體色調統一的土紅勾線、以土黃、石青、石綠、深赭、白等色為主調。椽子以土紅作地色,而占大面積的椽間望板則以淺米白色為地,在色彩明度上較為明亮,使不同結構的兩部分窟頂有了更加明顯的空間劃分。這是古代工匠通過裝飾色彩的運用達到一定裝飾功能性的優秀範例。人物形象的安排位於人字披兩端,其中供養菩薩位於底端,而飛天則位於頂端與脊枋相接處。人物均為上身半裸下身系裙。施色採用來自西域的凹凸暈染手法表現體積感。手法豪放渾樸,具有北魏時期特有的藝術風格(435窟)。

歷史沿革

從北魏晚期至西魏,人字披圖案風格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蓮花、忍冬的造型變得繁複,線條更加纖秀流暢,施色上開始使用暈染增加層次。色彩上除石綠外,增加了石青色,冷色運用比重加大,使得整體色調由渾樸轉向清雅。人物形象更具中原特點,面相體態清瘦,正符合魏晉時中國崇尚“秀骨清像”的特點,人物服飾由半裸轉為著“褒衣博帶”,髮式為單髻或雙髻。人物的著色亦由西域風格的凹凸畫法轉為中原漢式的柔和細膩的暈染法。這些改變記錄和反映了敦煌石窟藝術民族化的進程。(431窟)
西魏至北周時期,人字披頂基本取消了立體浮塑,全繪於平面。圖案內容進一步豐富,除蓮花、忍冬、人物外,還出現了摩尼寶珠、生動的禽鳥紋等。椽間圖案不再為波狀連續式結構,而是左右對稱式長方形適合紋樣。(288窟)無論花葉還是禽鳥,其造型都更加秀逸,用色暈染層次也進一步細膩。有的人字披脊枋增寬,除分段式幾何紋外,還以圓形輪狀蓮花紋裝飾脊枋。(288窟)由於椽間圖案變得十分繁複,故此椽子上漸漸取消了裝飾。到北周時期,一些人字披的椽子和脊枋僅平塗土紅一色,而無任何花紋。反而起到了繁簡相宜的裝飾效果。(428窟)
北周末至隋代,覆斗頂形的洞窟形制漸漸增多,隋代雖有一些保留了人字披頂的洞窟,但人字披的位置已改繪本生、佛傳故事,不再以裝飾圖案的形式出現,故此沒有人字披圖案。
平棊也是中國傳統木構建築中屋內頂棚構造的一種。在木構建築中,平棊由木板和支條構成,外形上看呈棋盤方格狀,故名平棊。在宋代建築中,平棊運用得非常廣泛。《宋營造法式》卷八中詳細記述了平棊的作法和花紋種類。
敦煌石窟中的平棊圖案是在石窟頂部平面上繪製的仿木構平棊格式的花紋圖案。中唐時開始出現。主要裝飾於平頂帳形佛龕龕頂部分。中唐197窟,159窟,361窟中均有此類平棊,圖案形象組合豐富,設色細膩,堪稱佳作。
平棊圖案的大量出現是在西夏洞窟中。不僅裝飾於龕頂,還裝飾在窟頂藻井周圍四披。西夏時期常利用隋代舊窟進行重繪,在原來的人字披頂上,也繪有平棊圖案。就構成平棊圖案的紋樣特色來看,常運用花卉圖案,色調以淺土黃、土紅為主。但總體上來說,西夏的平棊圖案的組織、造型、色彩、表現手法都不如中唐作品那樣靈活多變,富於藝術魅力。
人字披和平棊圖案作為裝飾於石窟頂部較高處的裝飾圖案,具有重複性、規整性,整體中又不失節奏變化的特殊美感。由於脫胎於建築結構,圖案中保存了一些木結構的特點,又形成了圖案的獨特形式,於今天的建築室內裝飾也有一定的借鑑、啟發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