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堂甄敘

京堂甄敘,官制名。即甄別議敘。清代京官三年京察之制內,初制並無京堂甄敘之例。

官制名。即甄別議敘。清代京官三年京察之制內,初制並無京堂甄敘之例。乾隆十五年(1750),高宗因京察之時三品以上堂官有具本自陳之例,部院司員亦有引見審核之制,而惟四五品京堂既不在具本自陳之列,亦無引見之例,從而導致吏部、都察院考語無實,龍鐘庸劣之員得以姑容而才具優長者無由發現,遂特派王、大臣分別等第,奏聞引見。但在引見後雖有黜革,卻仍無議敘之例。乾隆十八年,敕吏部開列三品京堂事實,親為裁奪。乾隆四十八年,以三品京堂不便派大臣驗看,會吏部帶領引見。嘉慶十二年(1807), 以三、四品京堂, 向來京察但有降黜而無甄敘, 既與內、外大臣辦理不相一致,又不能與部院司員一樣邀獲加級,遂於引見後將太常寺少卿色克精額等議敘,而將陳鐘琛等諭令休致。自此以後,三品以下京堂始於京察時有甄敘之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