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關於科技創新促進交通運輸安全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4年6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以交科技發〔2014〕126號印發《關於科技創新促進交通運輸安全發展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分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3部分。重點任務是:加快完善安全風險管理技術體系;加強交通運輸系統安全技術攻關;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安全技術攻關;加強運輸安全技術攻關;加強交通應急技術攻關;加快科研成果推廣套用;開展典型試點示範;加強安全科技創新能力建設。

基本介紹

交通運輸部關於科技創新促進交通運輸安全發展的實施意見
交科技發〔2014〕12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天津市交通運輸和港口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有關交通運輸企業,部屬各單位,部內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科學技術部交通運輸部關於科技創新促進平安交通發展兩部會商相關精神和《交通運輸部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風險管理工作的意見》的有關要求,加強交通運輸安全科技創新,集中攻克安全風險關鍵技術瓶頸,加快交通運輸安全風險管理技術體系建設,提高風險防控和突發事件應對能力,促進交通運輸安全發展,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積極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各項要求,堅持開放創新和協同創新,以完善交通運輸安全風險管理技術體系為主線,以技術研發與套用為支撐,以提升安全科技創新能力為基礎,提高科技創新對促進安全發展的貢獻率,顯著提升交通運輸安全與應急管理技術水平。
(二)基本原則。
——目標導向,協同推進。以提高交通運輸安全水平為目標,以提升系統安全、設施安全和運輸安全為主攻方向,協同各方力量開展科技攻關和成果推廣,充分發揮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積極性和企業的主體作用,引導科研人員積極參與,形成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校共同推進的工作局面。
——整體謀劃,分步實施。以實施意見為指導,統一思想、明確目標、統籌安排。根據前期研究基礎和套用水平,分區域、分領域、分階段,科學組織、有序推進實施。
——重點突破,示範引領。針對交通運輸安全發展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集中力量開展安全風險管理技術體系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加強相關適用成果推廣套用,開展典型示範,引領交通運輸安全發展。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近期以試點示範為切入點,加快重點環節和領域安全風險管理技術體系的建立,著重解決制約安全發展的技術瓶頸。長期著眼於建立完善的安全風險管理技術體系,形成科技創新促進交通運輸安全發展的長效機制。
(三)工作目標。
到2020年,交通運輸安全關鍵技術創新取得新突破,先進、成熟、適用技術成果得到推廣套用,安全風險管理技術體系基本建立,科技創新促進安全發展的工作機制更加完善,交通運輸安全水平明顯提高, 應對突發事件能力顯著提升,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顯著降低,環境污染顯著減輕,重大風險源可識、可防和基本可控。
二、重點任務
(四)加快完善安全風險管理技術體系。結合交通運輸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和重點區域的生產活動,套用安全風險管理理論,開展風險辨識、風險評估、風險控制和應急保障等研究工作,形成一系列操作性強、可複製推廣的指導行業安全發展的風險辨識手冊、風險評估技術指南和應急預案,大力推進安全管理、技術、產品、工藝的標準體系建設,加快構建起涵蓋系統安全、設施安全、運輸安全的交通運輸安全風險管理技術體系。
(五)加強交通運輸系統安全技術攻關。為提升綜合交通運輸網路應對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能力,提高交通運輸系統可靠性,保障國家運輸安全,重點研究自然災害、突發事件對交通運輸網路的影響機理與模擬仿真技術,路網對區域生態安全和環境影響的風險評估與防控技術,交通運輸網路可靠性提升技術,災害條件下綜合交通運輸網路應急體系布局及組織調度技術,交通運輸網路安全風險預警和應急決策支持系統等。
(六)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安全技術攻關。為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安全水平,重點開展施工過程安全風險控制技術研究,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研究與套用,基於全壽命周期成本設計和可靠度設計技術研究,在役工程結構長期性能劣化規律研究,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檢測、安全性評估、災變防治及修復、加固成套技術研究等。
(七)加強運輸安全技術攻關。為提升交通運輸安全水平及應急反應能力,重點研究人的交通出行行為、駕駛行為規律和主動安全技術,運輸車輛、船舶監測和安全預警技術,危險貨物運輸及應急處置技術,城市客運網路運行仿真技術,城市客運網路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技術,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安全素質技能提升技術等。
(八)加強交通應急技術攻關。重點研究公路搶通保暢技術及裝備,裝配式應急橋樑技術,海面遇險目標快速搜尋技術,遇險船舶救助技術,大深度飽和潛水作業技術,大深度大噸位搶險打撈作業技術,深水沉船應急抽油技術及裝備,深海探測技術及裝備,危化品船舶應急處置技術等。
(九)加快科研成果推廣套用。總結梳理先進、適用交通運輸安全科技成果,促進國家相關科技成果在交通運輸行業的轉化套用,編制交通運輸安全科技成果推廣目錄,發布技術彙編,促進科技成果公開共享。
(十)開展典型試點示範。依託典型項目、典型企業、典型區域,推廣套用交通運輸安全科技成果,研究編制交通運輸安全風險辨識手冊、評估指南、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建立健全安全風險管理技術體系,形成安全科技創新典型示範效應。
(十一)加強安全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資源,重點在系統安全、設施安全、運輸安全和應急保障四個領域,加強研發平台建設,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強化交通運輸安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創新型團隊培養。
三、保障措施
(十二)加強組織協調。建立部省聯動機制,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實施方案,明確目標,細化責任,落實措施,部將加強綜合協調和跟蹤督導。
(十三)確保資金投入。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拓展資金籌措渠道,爭取財政資金支持。有關企業要加大安全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創新提升安全生產水平。
(十四)加強宣傳培訓。開展安全風險管理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培育交通運輸安全風險管理意識,營造安全風險管理氛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2014年6月24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