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德育研究

《交往德育研究》是吉林大學王冬雲發表的論文,由陳秉公指導。

基本信息,交往德育本質,交往德育目標,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外文題名
Study on communicative moral education
論文作者
導師
陳秉公指導
學科專業
政治學理論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吉林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9
關鍵字
思想政治教育 人間關係 德育
館藏號
D64
館藏目錄
2010\D64\17

交往德育本質

本文認為,交往德育是在至少兩個主體之間,藉助於言語或非言語符號系統,在對話和理解的基礎上,以建構完滿意義世界為目標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實踐活動。它不是一種單純的言語交際活動,而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全面的心靈對話過程。 交往德育以生活世界為存在和發展之基,強調個體德性的生長生成來自於真實的生活實踐,來自於生活實踐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以人為本是其理念的核心價值基礎,交往德育旨在完整的、全面地關照人、發展人、提升人,強調對於人的生存方式的引導、對於個體生命的完整性關注、對於個體主體性的關注及個體獨特性的關注;自我建構是交往德育的本質,德性是個體自主建構和主動發展的結果,德育是人的自我建構的實踐活動,交往德育把學生定位為主動的學習者和建構者,但是不同性質、不同水平的實踐活動對於個體身心發展的價值和作用是有很大差異的,因此交往德育是自主建構要與價值引導的統一。

交往德育目標

交往德育的目標是建構具有自主選擇意識、良好的道德直覺及自主選擇能力的主體性道德人格;交往德育的過程是以對話與理解為核心的精神性交往,德育必須通過人與人的交往、人格精神的相遇、意義關係的建立來實現;交往德育以主體間性作為師生關係的表達,倡導教師與學生在平等對話中達到相互理解,在民主交往中實現師生共在,共同邁進“我—你”的相遇人生,實現師生精神的建構;交往德育教學的過程就是通過師生、生生的互動,不斷促進教師和學生自我生成與建構的過程,這種互動通過語言交往、信息交流、精神交往而體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