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德羅·曼佐尼

亞歷山德羅·曼佐尼

Alessandro Manzoni (1785-1873) 義大利詩人。小說家。其名著《約婚夫婦》(3卷,1825~1827)對義大利人民的愛國主義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至1875年,在米蘭已出118版。為紀念拿破崙逝世而作的抒情詩《五月五日》(1821)由歌德譯為德文。其他作品包括宗教詩《聖歌》(1812~1815)、歷史劇《卡馬尼奧拉伯爵》(1820)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歷山德羅·曼佐尼
  • 外文名:Alessandro Manzoni
  • 國籍:義大利
  • 出生日期:1785
  • 逝世日期:1873
  • 職業:詩人、小說家
生平,作品,評論,

生平

亞歷山德羅·曼佐尼Alessandro Manzoni(1785~1873),義大利作家。詩人、劇作家。 1785年3月7日生於米蘭的一個貴族家庭,外祖父貝卡里亞是著名的啟蒙主義思想家。從小受到啟蒙思想的薰陶。成年以後,拒絕繼承父親的伯爵封號。1805年赴巴黎,同思想文化界人士廣泛交際,從歐洲進步的哲學思潮和法國浪漫主義文學中吸取了寶貴的思想養料。1808年和篤信宗教的恩莉凱塔結婚。兩年後皈依基督教,並返回義大利。晚年曾擔任義大利王國義大利語言統一委員會主席。1873 年5月22日卒於家鄉。

作品

早期作品主要是詩歌。 16歲寫下了第一首詩《自由的勝利》 ,歌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鞭笞封建專制。 《里米尼宣言》呼籲一切愛國者聯合起來,為義大利的復興而戰。 《1812年3月》作於1821年,謳歌燒炭黨起義中犧牲的英烈,但直到1848年米蘭起義爆發時才得以問世,立即成為鼓舞起義者的戰歌。組詩《聖歌》共5 首,宣揚基督教能夠賜予人類崇高的理想、正義和平等。《五月五日》(1821)為哀悼拿破崙的逝世而作,流露出神秘的天命觀。
曼佐尼是一位傑出的戲劇家。他的兩部悲劇《卡馬尼奧拉伯爵》、 《阿德爾齊》均取材於歷史上的真實事件。 卡馬尼奧拉伯爵》(1816~1820)以15世紀威尼斯和米蘭戰爭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為素材,描寫農民出身的卡馬尼奧拉屢建戰功,被擢升為統帥,最後卻成為封建君主政治陰謀的犧牲品。作者指出封建君主的內訌是義大利民族蒙受災難的禍根。《阿德爾齊》(1822)取材於8世紀法蘭克王查理大帝對倫巴第的入侵,譴責異族統治,指出被奴役的人民不能期待侵略者恩賜自由。這兩部悲劇也宣揚了基督教教義。
歷史小說《約婚夫婦》是義大利文學史上最優秀的古典長篇小說。作品描寫17世紀西班牙統治下鄉村紡織工人倫佐和露琪婭互相愛慕,歷經種種艱難險阻,終成眷屬。曼佐尼摒棄了一般言情小說的俗套,把主人公的身世際遇置於具體的歷史條件和廣闊的社會環境中,予以真切感人的描繪,從而把小說的鋒芒鮮明地指向外來侵略者及其卵翼下的封建主,大膽觸及了統一祖國、爭取獨立與自由這一最尖銳的問題,使這部洋溢著愛國主義和時代精神的歷史小說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小說對社會下層的主人公的品格、心態的刻畫,對飽含生活氣息的細節的敘寫,對大自然美的描繪,都異常精緻、活靈活現。富於詩意的文字同豐富的第一手史料,想像同歷史,緊密交織,相得益彰。 《約婚夫婦》為義大利歷史小說的發展開闢了道路,引發了義大利19世紀歷史小說的繁榮。
《約婚夫婦》插圖《約婚夫婦》插圖
曼佐尼對文藝理論、歷史、語言也有精湛的研究,著有《論浪漫主義》 、 《論義大利語言》 、《1789年法國革命和1859年義大利革命》等。他是19世紀義大利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

評論

曼佐尼生活和創作的年代,正是義大利遭受奧地利奴役、封建君主實行割據的黑暗時期,爭取民族獨立、統一和自由的民族復興運動出現新的高漲。浪漫主義作家採用歷史題材借古喻今,歌頌愛國精神,號召人民為爭取祖國解放而戰鬥。曼佐尼的創作體現了義大利浪漫主義的特徵,同時,又把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同基督教宣揚的平等、博愛的教義融合在一起,企圖以此解決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他是19世紀義大利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