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羅漢圖(南宋畫師周季常、林庭珪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宋明州車轎街(現寧波市海曙區車轎街)的兩位佛像畫師周季常林庭珪用10年時間繪製了100幅《五百羅漢圖》,栩栩如生地記錄了當時明州佛教文化的盛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百羅漢圖
  • 年代:南宋
  • 作者:周季常、林庭珪
作品內容介紹,展現寧波佛教元素,

作品內容介紹

整套《五百羅漢圖》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現存數量最多、陣容最大、製作最精美的宋代浙東寧波地區佛教題材作品,描繪了佛教歷史事件、佛教典故或者當時寺院僧人的集體生活場景等內容,大部分畫作有用金泥寫的銘文,記載著當年捐獻者、募捐者、畫家的姓名以及作畫年份等信息。
百幅《五百羅漢圖》是浙東佛教從舍利信仰轉入羅漢信仰的代表作,證實了寧波作為‘東亞文化之都’名不虛傳。據史料記載,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中元節,寧波東錢湖青山頂有十六羅漢顯現,與同時期在天台石樑五百羅漢顯現的傳說驚人相似,羅漢信仰在此地興起。到南宋義紹住持東錢湖惠安院時,他邀請周季常、林庭珪兩位畫師繪製《五百羅漢圖》,歷時10年,作品最初被供奉在惠安院內。
同一時期,東渡而來的日本僧人在天童禪寺求法,其真誠之心感動了義紹,義紹以“大千世界佛日同輝”為旨,將百幅《五百羅漢圖》贈予日本求法僧。這些畫作先保藏在鎌倉壽福寺,後轉藏箱根早雲寺,1590年移藏京都豐國寺,再轉藏奈良大德寺。途中有6幅遺失,日本僧人木村德應在1638年補齊。1895年,日本明治政府特許大德寺為修繕寺院,其中10幅作品轉給美國波士頓美術館、2幅作品轉給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購藏。

展現寧波佛教元素

這些圖中,幅幅展現了寧波佛教元素。從中可以看到當時丞相史浩、寺院住持甚至畫家本人的影像,而其中的舍利塔至今能在阿育王寺看到,香爐、案幾、羅漢椅等佛教用品的形制很多已失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