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桂山區戰時聯鄉辦事處遺址

五桂山區戰時聯鄉辦事處遺址此祠建於清代,為硬山式頂,前進為磚木結構,中間天井,兩邊有迴廊連線。後進為台梁式木架構。祠堂兩旁有偏殿,為兩進三間布局。祠堂門口有大塊空地和池塘。占地總面積約145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30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桂山區戰時聯鄉辦事處遺址
  • 外文名:不詳
  • 地址:石瑩橋村中其祿公祠
  • 始建:清代
地理位置,主要職能,

地理位置

五桂山區戰時聯鄉辦事處遺址此祠建於清代,為硬山式頂,前進為磚木結構,中間天井,兩邊有迴廊連線。後進為台梁式木架構。祠堂兩旁有偏殿,為兩進三間布局。祠堂門口有大塊空地和池塘。占地總面積約145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30平方米。1945年被日軍燒毀。該祠為抗日戰爭時期五桂山區戰時聯鄉辦事處和抗日民主政權中山縣行政督導處成立舊址。1944年,中山人民抗日義勇大隊某部曾駐於此,祠堂門口的空地是部隊練兵場。

主要職能

1944年4月18~21日,五桂山區軍民各界建政代表大會在石瑩橋村召開,軍民各界代表200多人參加。按“三三制”原則,選舉產生五桂山區戰時聯鄉辦事處。大會通過《五桂山區軍民各界代表大會宣言》和《五桂山區戰時聯鄉辦事處施政要則(草案)》,提出從政治、經濟、文化、人民生活、生產、社會秩序等方面保障民眾的正當權益。
1944年10月,縣級民主政權——縣行政督導處成立大會在石瑩橋村其祿公祠召開。參加會議有來自各區鄉的100多名代表。代表大會按“三三制”的原則,選舉產生縣行政督導處。
縣行政督導處成立後,認真貫徹執行黨中央十項政策,積極支持地方部隊抗敵,開展地方政治、文化教育、民眾生活福利等各方面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