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鎮

五常鎮

五常鎮隸屬五常市管轄。位於市境中西部,為五常市城區。拉濱線鐵路經此設站。五常鎮,舊稱“歡喜嶺”。據新編《五常縣誌》載,“約1600年前,在今鎮西南出現獵窯,漁獵人過往休憩,頗感歡喜,故稱此地方為‘歡喜嶺’”。到1881年(清光緒七年)五常設治前,即已形成街市,有東西大街一條,“商賈萃集,人煙較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五常鎮
  • 別名:歡喜嶺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東北
  • 地理位置:中國黑龍江
  • 面積:87平方公里
  • 人口:216161人(2017年)
  • 著名景點:杏花山
歷史沿革,地理位置,人口,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

約1600年前,在今鎮西南出現獵窯,漁獵人過往休憩,頗感歡喜,故稱此地方為‘歡喜嶺’”。到1881年(清光緒七年)五常設治前,即已形成街市,有東西大街一條,“商賈萃集,人煙較密”。
吉林將軍奏請,擬於五常設定州治後,即派員到五常堡和歡喜嶺勘察。因五常堡城規模狹窄,人煙稀少,而歡喜嶺地方街市寬闊,且地處五常堡、山河屯中間,故選定為五常廳址,修建衙署、倉庫、監獄等。清末民初,為五常府城。1913年改為五常縣後,遂為五常縣城,設第一區。東北淪陷後,初屬第一保,後改為城廂聯合保,1939年7月設定五常街。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設定五常鎮。1947年改為城關區,後改為第一區。1955年設定五常鎮。1958年秋,改稱五常鎮人民公社。1964年10月,將杏花、九三兩個生產大隊劃歸工農鄉管轄。1980年恢復五常鎮稱謂。

地理位置

五常鎮位於五常市中西部,北緯44°55′、東經127°09′。是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10個社區、9個行政村。地勢東高西低,東部丘陵,西部、南部較平坦。拉濱鐵路、203省道、222省道公路穿境而過。

人口

人口21997戶、77119人,其中城鎮68143人、農村8976人;漢族占93%,朝鮮族占3.5%;2000年五普人口131912人。
常住人口216161人(2017年)。

行政區劃

城區分8個街道辦事處,61個居委會,396個居民組,鎮郊有13個村,25個自然屯,鎮政府駐南三道街西段路北。1996年,面積20平方千米,轄西郊、鎮西、杏花、樺樹、王家、新生、團結7個行政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