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東北大鼓

五常東北大鼓

五常東北大鼓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藝術。其的魅力不僅在於娛樂百姓,而且經過百年來幾代藝人的努力,開創了黑土地曲藝藝術的先河。五常東北大鼓是東北大鼓在松花江沿岸落地生根發展的一個支脈,是東北主要曲種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常東北大鼓
  • 對應:娛樂百姓
  • 對象:東北主要曲種
  • 屬性:黑土地曲藝藝術
  • 地區:黑龍江省五常市
簡介,傳統節目,傳承曲藝,其它,

簡介

五常東北大鼓
民國十八年奉天省改稱遼寧省後,又曾稱作"遼寧大鼓"。東北大鼓約形成於清代中期,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說唱,並在腿上綁縛"節子板"擊節,也叫"弦子書"。後發展成一人自擊書鼓和簡板演,另有人操大三弦等專司伴奏,說唱表演採用東北方音。
據說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子弟書演員黃輔臣等由北京來到東北,把子弟書唱腔傳入瀋陽,以後又結合東北民歌而逐漸形成奉天大鼓.當時演唱的多是子弟書詞,故又稱演唱班社為“清音子弟班”。
現通稱東北大鼓。東北大鼓最初的演唱形式是演唱者操小三弦自彈自唱,並在腿上綁縛“節子板”來擊節,也叫“弦子書”。
清末民初有了女演員以後,自操鼓板擊節,由弦師伴奏,稱為“女大鼓”。奉天省改稱遼寧省後,又曾稱作"遼寧大鼓"。
東北大鼓約形成於清代中期,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說唱,並在腿上綁縛"節子板"擊節,也叫"弦子書"。後發展成一人自擊書鼓和簡板演,另有人操大三弦等專司伴奏,說唱表演採用東北方音。

傳統節目

木板大鼓的傳統節目非常豐富,短篇有《老鼠告貓》、《勸人方》、《度林英》、《郭巨埋兒》、《目連救母》、《趙五娘》等百餘段;
中篇有《二度梅》、《響馬傳》、《武松傳》、《千里駒》、《金環記》和《姜公案》等上百段;
長篇有《左傳春秋》、《吳越春秋》、《英烈春秋》、《走馬春秋》、《金盒春秋》等“五大春秋”和《薛家將》、<楊家將>、《呼家將》、《包公案》、《劉公案》、《海公案》等“三將三案”,以及《飛龍傳》、《馬潛龍走國》等數十部。
其唱腔音樂為板腔體,曲調簡潔獨特,粗獷渾厚,對北方許多鼓書與鼓曲如西河大鼓、京韻大鼓、京東大鼓、樂亭大鼓、竹板書等的形成與發展,都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具有十分獨特的藝術價值。

傳承曲藝

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有關人士說,東北大鼓豐富的內容和特徵及其傳承歷史,在中華鼓曲中是十分珍貴的。發掘、搶救和保護東北大鼓對豐富和完善中國音樂史,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現在,省內專業曲藝團沒有東北大鼓演員。全省東北大鼓演員和民間藝人“文革”前有800人之多,但至今能堅持活動在舞台、書館中的已寥寥無幾。因人才的匱乏難以滿足要求,許多書目沒人去唱,這些困難使東北大鼓發展舉步維艱。
近年來,夏曉華走遍我省有老藝人的地方,自費為東北大鼓老前輩錄像、錄音,以便留下寶貴資料。挖掘、整理長篇書目(道子)30餘種、段子200多個、雜學20餘萬字。自己投資萬元,把搶救出來的資料,編輯成冊,匯集出版。還通過各種媒體,做節目,無償地到喜歡東北大鼓的地區去演唱。在雙城市、五常市設立東北大鼓保護點,把年近百歲的韓永田和80多歲的王立雲等幾位老先生重點保護起來。“我會傾己所能,讓東北大鼓的鼓點永遠敲下去。”夏曉華自信地說。
2010年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類專業課單獨考試日中,在“少數民族音樂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專業”術科考試現場,令考官感到驚喜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北大鼓”藝術傳承考生首次出現。在考試現場,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黑龍江省著名表演藝術家夏曉華欣慰地說,目前國內還沒有真正走入高校學習相關專業的“東北大鼓”傳承人,哈師大為“非遺”傳承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在國內高校首開先河。

其它

五常東北大鼓唱響黑土地 婉轉清麗的唱腔,生動傳奇的故事,五常東北大鼓的魅力不僅在於娛樂百姓,而且經過百年來幾代藝人的努力,開創了黑土地曲藝藝術的先河。在五常市,記者見到了曾為於淑賢、劉淑清等著名東北大鼓藝人伴奏的著名三弦演奏家李海臣先生。年逾古稀的李老師,得知記者此次是專門為東北大鼓而來時,激動得站起身來一再表示感謝。他表示,願意趁自己身子骨還硬朗,收幾個年輕的徒弟,讓更多的百姓,能聽到原汁原味的五常東北大鼓。
五常東北大鼓唱響黑土地
據悉,五常東北大鼓是東北大鼓在松花江沿岸落地生根發展的一個支脈,系東北主要曲種之一。乾隆年間的“子弟書”唱腔傳入瀋陽後,與東北民歌相結合演變而成東北大鼓,形成了以瀋陽為中心的奉調,以吉林為中心的東城調,以哈爾濱為中心的江北調,以營口為中心的南城調和以錦州為中心的西城調,書目唱腔,各派都有自己的特點,風格迥異。1860年前後,“子弟書”隨滿族移民從京津地區到五常拉林河流域落戶傳播。最初的東北大鼓是演唱者操三弦自彈自唱,腿上綁板自己擊節;清末開始有女藝人出現,她們自行操鼓並擊板節演唱,專有琴師彈三弦伴奏。
李海臣老師向記者介紹,上世紀70年代是五常東北大鼓發展的黃金時期,一批優秀的書目在此期間誕生。李海臣與藝人除在三大城鎮(五常、山河、拉林等)有固定的書場外,還常年流動去農村演出。那時,逢年過節,藝人家門前都有各村派出的爬犁在等候。演出時,一間屋子裡擠滿了男女老少,場面非常熱烈。當時東北大鼓藝人非常多,僅上個世紀70年代省民眾藝術館的一次調查顯示,五常有170多名大鼓藝人,是名副其實的“大鼓之鄉”。
五常市文體局局長杜凱波說,因受現代藝術的強烈衝擊,特別是年輕人對東北大鼓這種藝術形式逐漸缺乏興趣,加之一些優秀藝人年事已高,不能繼續演出,而年輕傳人寥寥無幾,名噪一時的東北大鼓正瀕臨消亡。“五常東北大鼓”入選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相關部門將在全市範圍內普查,進行藝人登記,建立藝術檔案,積極鼓勵藝人開展演出活動,並錄音、錄像及照相,幫助老藝人開辦東北大鼓培訓班,以培養新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