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回鶻史料

五代回鶻史料

《五代回鶻史料》是1986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哈密頓。

基本介紹

  • 書名:五代回鶻史料
  • 作者:哈密頓
  • 譯者:耿昇/穆根來
  • 頁數:218
  • 定價:1.45元
  •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6
  • 裝幀:32開本 平裝
  • 統一書號:11098-30
編輯推薦,目錄,前言,譯後附記,

編輯推薦

《五代回鶻史料》法文原書名為Les Ouïghous à l’épouque des cinq dynasties d’après les documents chinois,其作者是法國高等實驗學院第四部研究員哈密頓(James Rusell Hamilton)教授。本書1955年作為法國中國高等研究所(L’Instituc des Hautes Etudes Chinoise)叢書第10卷而刊布,由巴黎法國大學出版社(Presse Universitaire de France)出版。
作者對所引漢籍的斷句、分段及標點與我們現有的標點本並不太一致。為了忠於作者的原意,我們儘量按照原法文斷句、分段和標點。對於書中所引用的敦煌漢文寫本,我們也採取了同樣的辦法。書中有關漢語和突厥—回鶻語的對音也完全是作者個人的考證,我們也完全遵循作者的原義。對於卷末的索引,我們只選擇了其中的一部分突厥——回鶻語,並將原書中作者的考訂和對音摘錄了出來。
本書在翻譯過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幫助與指導。中央民族學院副教授、中國突厥學會負責人、我國著名的突厥學者耿世民同志熱情地校對了譯稿。他不但為我們解決了古突厥語,而且還幫助我們解決了許多史料翻譯上的問題。在此謹向所有同志表示感謝。
由於譯者水平所限,定有許多不足和欠妥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不勝感激。
1980年8月17日
於北京

目錄

前 言 1
第一章 導論:五代(907—960年)以前的回鶻史 2
第二章 回鶻及其毗鄰部族列傳 22
吐蕃傳 23
回鶻傳 65
突厥傳 101
党項傳 109
第三章 五代時期的三封書函 120
緒 言 120
第三封書函 121
第二封書函 126
第一封書函 128
第四章 漢籍五代(907—960年)回鶻史概要 131
後梁(907—923年)時期的回鶻人 132
甘州回鶻與後唐(923—936年) 135
後晉時期(936—947年)之西北地區 139
後漢(947—951)和後周(951一960年)時期 之回鶻人 143
公元十世紀前回鶻可汗世系 145
甘州(今甘肅省)回鶻可汗世系 153
附 錄
十世紀突厥語的漢文對音研究 155
漢文與突厥語轉寫對音表 186
參考書目:
漢語之外的其它語種出版物 193
漢文典籍 224
漢文——突厥——回鶻文譯名對照表 228

前言

本書共包括四章。第一章是五代(907一一960年)以前回鶻史的導論,並概述了一下有關九世紀在今甘肅和新疆境內建立的回鶻汗國的文獻。第二章是對《舊五代史》、 《五代史記》和《五代會要》中有關回鶻及其毗鄰部族傳記的譯文和注釋。這些毗鄰部族包括突厥、吐蕃(同樣也包括涼州、沙州和瓜州)和党項。第三章是對巴黎國立圖書館所藏第2992號伯希和敦煌漢文寫本中三封書函的譯文和注釋,這三封書函是有關五代回鶻史問題的。第四章是總結,其中試將前三章中所引各種文獻中的資料融匯貫通。在附錄部分,我又對十世紀時用漢文拼寫古代突厥語的規則進行了比較研究。
我在這裡滿腔激情地對戴密微先生深表謝意,他循循善誘地指導了我的工作。只是在他經常不斷的鼓勵和孜孜不倦的幫助下,本書才得以出版問世.我同樣也向韓百詩先生、Ch. 哈克諾埃先生、R. A. 石泰安先生、R. 吉揚先生和L. 巴贊先生表示感謝,他們熱情地幫助我撰寫此書,並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我更對戴何都先生表示感激,承他的美意,本書才得以作為高等中國研究所的叢書而發表,他還不辭辛苦地閱讀了全部清樣,並對多處作了校對。同樣,謹請所有那些曾經在工作中幫助和鼓勵過我的朋友們和同事們也接受我的謝意。

譯後附記

在本書二校清樣的時候,譯者本人收到了哈密頓博士1984年1月6日的來信。他希望在本譯文之後附上以下說明。
當時,他借鑑了一些著名學者的觀點將Sïr Tarduš 考證成了“薛延陀”、將Tölïš考證成了“鐵勒’。經過近幾年來的研究,證明這明顯是個錯誤。應作出更正,以免在全中國傳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