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區

二道區

二道區,吉林省長春市市轄區之一,位於長春中心城區東部。東與永吉縣萬昌鎮相連,南與淨月開發區、雙陽區接壤,西靠伊通河,北與寬城區九台區東湖街道銜接。

二道區總面積465.11平方千米,實際管控面積102平方公里,轄1個省級開發區--長春國際物流經濟開發區,7街、1鎮,41個城市社區、8個建制村,總人口45.5萬人(2015年)。2016年,二道區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保持全市前列,GDP、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完成176億元、200.5億元和236億元,分別增長9.5%、36%和12.5%,特別是全口徑和本級財政收入分別完成40.6億元、10.1億元,再創新高。

二道區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隨著隨著長吉圖、長吉一體化、吉林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長春新區等戰略的深入推進和全市戰略重心逐步東移,二道區已經名副其實地成為了長吉一體化的起步區、長春新區的聯動區、空港經濟的門戶區、軌道交通的暢達區,區位特點日益顯現出強勁的發展優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二道區
  • 外文名稱:Erdao 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長春市
  • 下轄地區:8個街道、3個鎮、1個鄉 
  • 政府駐地:長春市自由大路5379號
  • 電話區號:0431
  • 郵政區碼:130031
  • 地理位置:位於長春市
  • 面積:465.11平方千米
  • 人口:總人口45.5萬人(2015年)
  • 方言:東北官話吉長方言長哈小片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長春市蓮花山滑雪場
  • 機場長春龍嘉國際機場
  • 火車站:長春站
  • 車牌代碼:吉A
  • 行政代碼:220105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水文,氣候,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人口民族,政治,經濟,綜述,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公路,軌道交通,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社會保障,生態二道,旅遊景點,

歷史沿革

嘉慶五年(1800年),清政府設長春廳(治所在今新立城)。廳下置四個鄉,其中撫安鄉(治所在現德惠縣萬金鄉),位於伊通河以東,霧開河以西,今二道河子區隸屬其頭甲和二甲。宣統二年(1910年),撫安鄉的頭甲和二甲分別改為安定、安仁兩鄉,(治所分別在新立城和稗子溝),二道區分屬此二鄉。
宣統三年(1911年),安定、安道、安懷三鄉合併為永清鎮(治所在今長春東站),二道區分屬永清鎮和安仁鄉管轄。
民國二年(1913年),永清鎮、德安鎮、安仁鄉合併為鄉一區(治所在今九台卡倫鎮),二道區屬此區。
民國十七年(1929年),鄉一區劃分為第一區(治所仍設在今卡倫)和第二區(治所在今稗子溝),二道區基本歸屬第二區,只有少部分村落在第一區。
民國二十年(1932年),偽滿洲國建立,“定都”長春(後改為“新京”)。1937年,“新京特別市”劃為18個區,本區有和順區、東榮區以及北河東區和南河東區的部分轄地。1940年,撤銷北河東區和南河東區,1942年又恢復北河東區和南河東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7年),日偽將雙陽縣,長春縣部分區域劃歸“新京特別市”,全市劃為12個區和6個郊區,二道區有和順區、東榮區以及北河東區和南河東區的部分轄地。
民國二十八年(1940年),撤銷北河東區和南河東區,擴大和順區和東榮區,二道區在此二區之內。
民國三十年(1942年),又恢復北河東區和南河東區,二道區部分範圍在其管轄之下。至此和順區面積10.32 平方公里,東榮區面積 8.52 平方公里。1946年4月,東北民主聯軍解放長春,建立市民主政府,二道區在和順、東榮兩個民主政府的管轄之下。
1946年5月23日,國民黨軍隊再度占領長春,二道區分屬和順、東榮、北河東、南河東四區管轄,直至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
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和順、東榮兩區合併成立二道河子區。二道河子原是雙陽河的一條支流,流向與伊通河相通,歷史上人們習慣性地稱伊通河為“頭道河”,這條雙陽河的支流則被稱為“二道河子”,二道河子區因此得名。全區總面積為74.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34平方公里。轄七個街道和一個鄉,下設135個居民委員會、14個村民委員會。
1994年,本區英俊鄉所屬宏新村、宏聲村、宏豐村、宏明村、宏盛村、福利村、長青村等七個行政村,或整個村或部分社劃歸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1995年,長春市行政區劃調整,將原雙陽縣的四家鄉、勸農鎮、泉眼鄉和郊區的三道鎮劃歸本區,全區總面積增至511.3平方公里。二道河子區改名為二道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3月,二道區轄9個街道、3個鎮、1個鄉:東盛街道、吉林街道、榮光街道、東站街道、遠達街道、八里堡街道、東方廣場街道、長青街道、世紀街道和英俊鎮、勸農山鎮、泉眼鎮、四家鄉。(其中:東方廣場街道委託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勸農山鎮泉眼鎮四家鄉委託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管理。)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二道區位於長春市區東部,東與吉林市永吉縣萬昌鎮相連,南與經開南區、淨月區接壤,西靠伊通河,北與寬城區、高新北區、經開北區、九台市東湖鎮相臨。全區直轄面積102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

水文

二道區主要有霧開河、雙陽河、飲馬河以及石頭口門水庫,年徑流主要由大氣降水產生,平均年降水量為571毫米。

氣候

二道區屬大陸性中溫帶亞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季短暫多風,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晴朗乾爽,冬季寒冷而漫長(4個多月)。年平均溫度為4.8℃,最高溫度多在七、八月份,達33℃左右;最低溫度都在1月份,為-27℃左右;全年無霜期為140天左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全區耕地面積1946公頃,林地面積246.4公頃,森林覆蓋率2.8%。

水資源

域內有兩條河流,分別為東新開河(二道區段12公里)和霧開河及其支流(二道區段13公里),塘壩一個,漁塘3個,機電井22眼。

人口民族

2015年,二道區總人口45.5萬,其中漢族人口占總人口數95.4%,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4.6%。全區有回、滿、朝鮮、蒙古、壯、錫伯、高山等10餘個少數民族。

政治

區委書記:黃憲昱
區委副書記、區長:王吉
區委副書記:盧天恆
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許迪
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 嬙
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紹峰
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秦錫春
區委常委、人武部政委:張玉和
區委常委、副區長:林繼東
區委常委、紀委書記:盧健
區委常委、統戰部長:朱 艷

經濟

綜述

2016年,二道區生產總值(GDP)增幅排名五城區第一位,高出全市增幅1.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繼續位居全市五城區首位;服務業增加值增速為9.7%,在五城區中位於第一;重點規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1.4%,增速在五城區中位於第一。
二道區
全年全區GDP完成216.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5%,其中第一產業達到0.17億元,增長0.7%;第二產業達到97.4億元,增長7.2%;第三產業達到118.7億元,增長9.7%。三次產業比重為0.1:45:54.9。

第二產業

2016年,二道區區屬規模以上工業實際完成總產值43.2億元,同比增長22%。全口徑規上工業企業(含原市直報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98.4億元,同比下降11.8%。全年屬地規上工業電力消費合計為5671.7萬千萬時,同比增長6%,與工業生產增速相匹配。

第三產業

2016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完成231.1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在五城區中位於第一,位次與三季度相比上升一位,總體保持穩中有進態勢。
1-11月全區規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3.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4%。其中:18戶重點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8.2億元,占全區規上服務業的54%,同比增長111.4%(這一指標是用來計算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全年採用1-11月數據),增速在全市位於第一,比全區規上服務業增速高出61個百分點,對全區規上服務業起著支撐作用。

交通運輸

二道區是長春市對外展示的視窗、向東輻射的核心。二道區區域內立體化交通網路四通八達,多元化交通方式便捷通暢。二道區距離長春火車站4公里,距市中心5公里,京哈、長吉、長營等高速公路在二道區均有出入口,區內有48條鐵路專用線,全省唯一的內陸港—長春東站貨運口岸坐落區內;二道區距長春龍嘉國際機場15公里,是長春市內去往龍嘉國際機場的必經之地,因此位於二道區的吉林大路已經成為長春市的迎賓路;輕軌4號線、長吉城際高鐵、規劃建設的捷運2號線穿區而過;改造後的長吉南線道路寬闊,已成為連線二道區城鄉的生命線。
二道區

公路

截止2017年,二道區有臨河街、東盛(遠達)大街、東環路、洋浦大街貫穿南北,自由大路、吉林大路、機場快速路和東榮大路橫貫東西,構成了“四縱四橫”的城區交通格局
未來,二道區將會打造“九橫十縱”立體交通體系:“九橫”即自由大路、吉林大路(捷運二號線)、東新路、東河東路、東榮大路、長吉南線、二道中路、機場快速路、長吉北線;“十縱”即臨河街、東盛大街—遠達大街(東部快速路)、東環城路、世紀大街、洋浦大街、機場路、英俊大街、霧凱大街、林溪大街、霧開河大街。

軌道交通

軌道交通2號線:本線為捷運,全長37.00公里,主城區內23.58公里,東西方向骨幹線。貫穿綠園區、朝陽區、二道區、經濟開發區。主要經途長春西站、文化廣場、亞泰花園居住區、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大的客流集散點,是線網中大運量級骨幹線。列車使用6B編組。一期共設車站19座,20.5公里,東半部位於二道區內,將於2018年正式運營。
軌道交通3號線:本線為輕軌,全長37.60公里,主城區內24.70公里,線路位於城市核心區邊緣,繞北、西、南三邊,呈U形線,並向淨月組團延伸,主要經過偽皇宮、長春火車站、長春南站、衛星廣場、會展中心、東北師大淨月校區、淨月公園、滑雪場、長影世紀城等大的客流集散點和著名景區,是線網中的中運量級輔助線。使用的列車有兩種編組類型分別是3節編組和6節編組。一、二期共設車站33座,31.9公里,途徑二道區會展街道,此段線路已於2007年正式運營。
二道區
軌道交通4號線:本線為輕軌,全長46.20公里,主城區內28.96公里,主要經過寬城區的合心團、農科團、長春站北廣場、偽皇宮、吉林大路、自由大路和臨河街等大客流集散點,是線網中的中運量級輔助線。一期工程共設車站16座,16.33公里,一半線路位於二道區內,已經於2012年正式運營。
軌道交通7號線:本線為捷運,全長44.2km,設站36座,主城區內34.64公里,為東北-西南向加密線,連線汽開區、核心區、經開區、高新區,其核心段主要沿東風大街、南湖大路、東環路敷設,覆蓋了歐亞賣場、南湖公園、賽德廣場等重要客流集散點。一期工程(汽車公園~東環路):線路全長 22.5km,共設車站 19 座,穿越了二道區人口密度較大的東南湖大路和中東市場,將於2017年開始建設,預計2023年建成通車。
軌道交通空港新城線本線為捷運市域快軌,全長76.2公里,設站23座,主要連線空港新城、九台南樞紐、長春東樞紐、長春南部新城和富峰組團。規劃軌道交通空港新城線一期(趙家崗東站~空港中川北路站)總投資188億元,線路全長33.3km,共設車站12座,本線起點位於二道區趙家崗東部,是去往龍嘉機場的快速軌道交通,已經開始施工,預計2022年通車。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二道區中考繼續保持全市領先地位,高分段590分以上人數,占全市各城區總數的56%;34中學、嶺東國小等學校舍建設基本完工,投入資金2719萬元,完成8所校舍安全加固工作,完成了《幼兒教育三年規劃》的編制;十一高分校、教育大廈已開工建設。
十二五期間,二道區新建、改造學校、幼稚園11所。中國小招生人數由2011年的6459人增加至8862人,增長37.2%。新優質學校達23所,占全區88%。中考成績連續五年保持全市領先。

社會保障

2009年,二道區被民政部評為“全國城市低保規範化管理示範區”。形成社區、街道、區三級城鄉一體化慈善救助體系。全區完善了區、街、社區三級就業服務網路平台,完成了四項扶持企業申報科技項目。
二道區二道區
2009年,二道區推薦創業成功項目105個,創業培訓390人,發放小額貸款391萬元。新創辦民營企業155家,個體工商戶1081戶,帶動就業1575人。開設“一站式”就業服務平台,新開發就業崗位6510個,城鎮新增就業5642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68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左右,零就業家庭動態保持為零。
十二五期間,二道區正茂青年創業工場、殘疾人就業創業基地等8家創業孵化基地和26個標準化就業服務社區建成使用,省級創業基地達到5家。五年新增就業5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基本醫療保險續保率均超過90%。全區養老床位達到2229張。70%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低保審批制度改革走在全市前列。
醫療衛生機構年門診量由2011年18萬人次提高到29.5萬人次,增長63.9%,進入省市先進行列。連續開展“文體惠民·幸福二道”系列活動,我區被評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千米社區在全省率先實現全覆蓋,我區被評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城區。
社會治理不斷創新。“3+X”社會治理智慧平台投入運行,“1+5”格線化管理模式全面鋪開,具有二道特色的“三網六化”社會治理體系基本形成。安全生產連續五年保持總體穩定,全國重大火災隱患集中整治工作現場觀摩會在我區召開。用好局長接待日、市長公開電話等平台載體,累計受理市民投訴4.3萬餘件,滿意率93%,28件信訪積案得到有效化解。平安二道建設成效顯著,全區治安和刑事案件分別下降32.3%和29.3%。我區被確定為全市首批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示範區。
二道區二道區

生態二道

二道區專注建好地下管網。開展綜合管廊、海綿城市試點,推進東環城路、長吉北線等6條管廊建設,加快架空管線入地。確保新建地下管廊26公里以上,給水和排水管線113公里以上,初步建成獨立成網、集成一體的綜合管廊體系。
建設“天藍地綠、水淨城美”的生態環境。增綠量。構建以沿河綠化為重點、公園廣場綠化為節點、道路綠化為紐帶、小區綠化為補充的生態綠網,重點完成15個萬米以上公園和50個萬米以下小微公園。確保全區公園面積超過389萬平方米,新增公共綠地392萬平方米,完成人工造林面積5公頃,全區綠化覆蓋率超過43%。治水體。嚴格落實“水十條”,全面完成東新開河、霧開河等水系綜合治理,確保區域內主要河段基本消滅“劣五類”水體。淨空氣。強化對重點企業的節能減排監管,新建一批循環經濟示範基地和低碳工業園區,培育一批生態文明示範單位。推廣清潔生產、綠色建築和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努力創建低碳示範城區。優居住。加快完成300萬平方米棚戶區開發改造,利用三年時間,基本解決三環內城區功能和突出環境問題。
二道區
營造“乾淨整潔、文明有序”的市容環境。打造整潔城區。以鞏固國家文明城、衛生城創建成果為抓手,滾動實施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持續開展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拆除違法建築大會戰。推動環衛全域城市化管理,主幹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100%、次幹路達到70%,實現環衛保潔數位化、精細化和規範化。

旅遊景點

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4A級旅遊景區)
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地處長春市東部,東臨石頭口門水庫;南接雙陽區、淨月經濟開發區;西與英俊工業集中區相連,包括二道區東部四個鄉(鎮)即英俊鎮、泉眼鎮、勸農山鎮和四家鄉。2007年4月,吉林省政府批准成立了“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2008年10月,長春市政府將蓮花山地區列入“長東北開發開放先導區”。2009年,與長東北區一道列入國家圖們江區域合作規劃範圍,享有先行先試等優惠政策。
蓮花山度假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著力實施“創新引領、生態先行、環境立區”戰略,正按照森林湖濱觀光、山地冰雪運動、健康森林體驗、民俗風情、鄉村體驗和休閒療養、風情小鎮6大功能區劃布局,全力打造以冰雪運動、溫泉療養、休閒度假、時尚娛樂、四季和諧為特色引領的生態型、全景式國際旅遊目的地。同時,正計畫將鎮區建設成服務於長春、吉林中心城區高端居住承載地和旅遊度假服務中心。
計畫利用10年時間,使這裡的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50億元,旅遊假服務人口達到20萬人次,將蓮花山區域建成中國北方宜居、宜商、宜休、宜樂的示範區,國內一流、國際著名的休閒度假勝地和東北亞國際交流基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