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河

伊通河

伊通河(yitu ula),滿語意為“波濤洶湧的大河”,古稱益褪水、易屯河,明代稱一禿河、一統河,清代稱伊敦河,皆為古女真語音譯。發源於吉林省伊通縣境內哈達嶺山脈青頂山北麓,在農安縣靠山鎮靠山大橋下5公里與飲馬河匯合後北流20公里左右注入松花江,從河源至匯合處流程343.5公里、徑流量3.5-6億m3/年,因飲馬河在匯合處以上流程為368公里、比伊通河長20餘公里,按“河源唯長”原則,以飲馬河為幹流,該流域統稱飲馬河流域(右圖為伊通河下游農安段)。

伊通河屬黑龍江流域飲馬河水系支流,發源於哈達嶺山脈伊通縣東南部大青頂子山西北側,流經磐石伊通長春農安德惠五個縣市,在新立城水庫上游納入伊丹河、下游納入新開河,至農安縣靠山屯東注入飲馬河歸入松花江。河流全長283公里,流域面積7515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通河
  • 外文名:yitu ula
  • 名稱釋義:古女真語“波濤洶湧的大河”
  • 地理位置:中國東北長春平原
  • 河流長度:343.5公里
  • 流域面積:8545平方公里
  • 發源地點:伊通縣板石廟鄉青頂山北麓
  • 注入河流:與飲馬河匯合後注入松花江
  • 流域人口:約680萬
  • 流域城市四平市長春市
  • 徑流量:3.5-6億m3/年
  • 河長王君正 
流經區域,幹流概況,支流湖泊,航道航運,

流經區域

伊通河(滿語yitu ula),是長春平原上的千年古流,是松花江的二級支流,它發源於吉林省伊通縣境內哈達嶺山脈青頂山北麓,流經伊通縣、長春市、德惠市農安縣,主要支流(由南往北)有小伊通河、乾溝子河、雙廟子河、伊丹河、鹼草溝、小河沿子河、西河溝(繁榮路-南湖-動植物園-吉順明溝)、東新開河、四間河(即串庫)、新凱河、農安排水乾渠、兩家子河、小葦子溝、大葦子溝等。
伊通河在農安縣靠山鎮靠山大橋下5公里與飲馬河匯合,從河源至匯合處流程343.5公里,因飲馬河在匯合處以上流程為368公里、比伊通河長20餘公里,按“河源唯長”原則,以飲馬河為幹流,該流域統稱飲馬河流域。
兩河匯合後,向北繼續流經20公里注入松花江。
概況
年徑流量約3.5億-6億m3
從源頭到新立城水庫大壩為上游,從新立城水庫大壩到新凱河口為中游,從新凱河口到靠山屯為下游。產流量從上游到下游逐漸遞減。
上游有兩個源頭,一條支流。
東源在省城南100公里伊通縣境內哈達嶺山脈青頂山北麓的老道洞附近,由滲出的泉水集流而成,向西流經壽山水庫至營城子與西源匯合;西源則出於東豐縣磨盤山西北石碑嶺通稱小伊通河,流向由南而北,其下游一段成為伊通東豐兩縣的界河。
伊通河從源頭至營城子一段,穿行山谷之間,河床較深,水清流急,經常爆發山洪。
過營城子後進入山間平川地帶,有雜木河、西葦河等先後流入,流速漸減,河谷漸寬。
出縣城後接納了乾溝子河、雙廟子河等支流。
河道進入平原地帶,河谷寬闊,流量漸增。
支流伊丹河,發源於伊通縣河源鄉流沙林夾槽子屯和葦塘溝,越過二道鄉石門水庫,流約80公里,在朝陽區樂山鎮南與1933年為種植水稻而開闢的新開河匯流進入伊通河。
新立城水庫大壩至新凱河口段區間支流雖較多,但除了小河沿子河外徑流都較狹淺、水量不足。包括小河沿子河在內的大部分支流都遭到半封閉式截流蓄水,旱季支流匯水均以生活污水為主。
長春市北郊污水處理廠將處理過的大量污水排入伊通河,由於新立城水庫基本不放流、北郊污水處理廠排放的中水承擔起伊通河中游的灌溉任務。
最大支流新凱河口以下為下游,農安水文站枯季徑流主要為長春市北郊污水處理廠排放的中水,汛期新凱河流量對伊通河下游水位影響很大。
由於一江二河在靠山鎮匯流,汛期松花江和飲馬河洪水對伊通河形成頂托作用、致使最下游的防洪任務每年雨季都較重。

幹流概況

伊通河,明代稱一禿河、一統河,清代稱伊敦河。
發源於伊通縣吉林哈達嶺山脈青頂子嶺北側,向西北流,經長春市區,在農安縣靠山鎮東注入飲馬河。
流域面積8440平方公里,河長342.5公里,河道平均坡度0.3‰。
在長春市郊區新立城水庫以上為低山丘陵區,生長稀疏的雜木林,有水土流失現象。河谷寬1~2公里,河道彎曲,河底為泥沙夾小卵石。
新立城水庫壩址至新凱河口區間為丘陵、台地,河谷寬5~10公里,河道彎曲,河底為細沙和淤泥。
新凱河河口以下,地勢廣闊平坦,河道彎曲,多牛軛湖,河槽較深,河底為泥沙。

支流湖泊

新凱河,又名新開河,是伊通河的最大支流,流域面積2289平方公里,河長113.7公里,河道平均坡度0.5‰。
發源於伊通縣大黑山脈廟嶺北側,在農安縣華家鄉鄭大壕東注入伊通河。
波羅泡 位於農安縣西北部三盛玉鄉,屬伊通河水系中的一個閉流湖。
閉流區包括楊樹林、萬順、三盛玉、永安、伏龍泉、新陽、巴吉壘、柴崗等8個鄉,集水面積1378平方公里,娘娘廟溝、老虎溝、房身溝、成水溝和殷家溝等5條流域面積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流入湖內,湖底高程164.2米,湖邊高程180米,一般水深兩米,水面面積67平方公里,蓄水量0.87億立方米,水面周長37.5公里,長14公里,寬5公里,歷年最高水深3米,最大水面面積80平方公里,蓄水量1.6億立方米。
酸鹹度8.5,沿湖東、南兩面較平緩,蘆葦叢生。歷史上以產鯽魚、鯉魚、蘆葦著稱,又是大雁、天鵝等候鳥的棲息地。
湖區多年平均年降水量450毫米,當連枯年湖水減少乃至乾涸。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曾乾涸一次,1962年泡底乾涸,1980年至1982年泡底乾涸。
1983年通過松城乾渠由松花江提水70米,行程60公里,引水1026立方米,湖水深達到1.2米,1984年進入豐水期,1985年產魚208噸,蘆葦50噸。
新立城水庫 壩址位於長春市南20公里新立城鎮伊通河幹流上。為壩長2630米,壩高16.5米的均質土壩,1958年始建,1959年合龍,1962年建成,是以供水為主的專用水庫.總庫容5.72億立方米,設計年供水0.8億立方米,庫區回水南至後辛屯,長19公里,最大湖面寬7公里,低水湖面11平方公里,相應庫容0.13億立方米,正常蓄水湖面63.3平方公里,相應庫容2.88億立方米,最大洪水湖面80平方公里。湖區兩岸為丘陵台地,建庫以來營造松、楊林6.8萬畝,對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起到積極作用。總硬度45.2~61.2毫克/升,酸鹼度7.7~8.3,水質懸浮物超標,銅、酚、化學耗氧量、生化需氧量少量超標,其他均符合地面水環境質量2級標準。1985年供水9223萬噸。

航道航運

伊通河為長春歷史上的第一大河。古時的伊通河水面寬廣,平時可載三丈五尺的大船。清康熙年間,在反擊沙俄入侵的雅克薩大會戰中,她為中華民族保家衛國的壯舉譜寫了光輝篇章。康熙帝下令南北延長伊通河道,溝通松花江遼河;為確保雅克薩大會戰的勝利,下令在古吉林城造船百艘,每艘體長7.3丈,寬6尺,船腰寬9.8尺,後身寬6.6尺,每艘裝糧200石,船上載有土炮,每艘船可運兵135人。在以後的1681年至1690年間,由大小運輸船組成的糧草輜重船隊,以威武的長龍陣式浩浩蕩蕩地穿過伊通河,經古伊通邊門再向黑龍江璦琿城進發,為前線提供糧食輜重,為確保反侵略戰爭的勝利,做出過重大貢獻。古伊通河也因此載入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
據史料記載,早在明清時期,伊通河就是一條重要的運糧黃金水道。順治十二年(1658年),東遼河上游赫爾蘇驛東北秦家屯附近,是葉赫河、東遼河域糧食的集中地,一批批的蒙古馬隊將糧食運到烏蘇城(即今伊通縣城)河口和柳條邊伊通邊門。那時,每年春日,冰消雪化,開江開河之日,伊通河口人流車馬絡繹不絕。由於水陸交通的發展,伊通河流域的經濟空前繁榮。清光緒八年(1882年),清政府在伊通河渡口設立了州城。渡口附近的“箭亭子”不僅是聞名遐邇的商賈雲集之地,亦是滿族人習武、比箭的場所,繁盛一時,有“十個營城子,不如一個箭亭子”之說。
伊通河水最盛時,當在清同治年間,據《滿洲地誌》記載,1868年(同治七年)“伊通河中遊河幅三丁(即河寬327米),水深一丈,沿河兩岸林密如壁,水清見底;游魚如梭”。而在下游的農安縣伊通河沿岸,據民國初期縣署檔案記載:伊通河兩岸從亮衣門到嗽叭營子,長200里,寬里許,每年夏季,水清柳綠,鳥語花香,景致宜人。
作為千年運糧古道,伊通河不僅在東北運輸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裡也匯集了有清以來東北重要的人文景觀。明海西女真扈倫四部中,有葉赫和輝發兩部發祥地在伊通河畔的璋地。“璋”,滿語,意為兩山間的狹隘地帶;伊通河上游東西連線吉林西圍場和盛京圍場的一部分阿木巴克圍場,是過去供朝廷打獵的地方,如今圍場邊緣殘存邊牆,場內留有封堆、烽台、老營房等遺蹟和時見飛禽走獸出沒的生態環境;橫跨伊通河有東北大御路和東北柳條邊。大御路又稱“大御道”,是1681年(康熙二十年)清廷開設的一條由京師(北京)皇華驛經盛京(瀋陽)至吉林烏拉的驛道,專為傳遞皇帝聖旨及官文用。其間設驛站37處。東北大御路及驛站反映了清廷交通文化及習俗,是伊通河流域重要的旅遊景觀。
洪水通過曹家屯攔河壩,依稀有當年的風采洪水通過曹家屯攔河壩,依稀有當年的風采
現狀
進入20世紀30年代後,由於年久淤塞,水土流失,加上1939年末,“京大”(註:指偽新京至大安)鐵路通車後,伊通河的水運作用大幅度降低,那時在她上面行駛的,主要為帆船,而不再是大船,長途水運也黯然失色,而由區域性水運取而代之。
解放後,1958年在伊通河中游、1962年在伊通河上游分別建了新立城水庫和壽山水庫,新立城水庫在汛期攔蓄洪水,枯水期每日由輸水洞向伊通河下遊河道放流28萬立方米,供長春市一水廠(南嶺水廠)取水。因南嶺水廠取水口日取水只能達到22萬立方米,所以每天仍有6萬立方米的水通過小板橋水閘進入市中心區。1999年,“引松入長”開始從第二松花江飲馬河中游的石頭口門水庫供水,一水廠由石頭口門水庫負責供水。新立城水庫改由地下管道向三水廠輸水,隨著輸水洞的關閉,長春市區段的伊通河從此斷流,長春以下河段終年流淌長春市的工業、生活污水。
旱季自由攔河閘下游的伊通河無水旱季自由攔河閘下游的伊通河無水
2010年伊通河上游發生超歷史實測洪水,新立城水庫一面發揮攔蓄洪水的作用,同時也自92年後首次“喝飽”,此後的數年裡保持定期向伊通河注入生態水量,斷流10年的伊通河又有水了,在市區兩壩三閘蓄水作用下重現了波光粼粼的景色。
然而,儘管市區部分河段治理效果初顯,但人工蓄水無助於改變下遊河段的現狀。由於市區內的幾條小支流早已成為污水溝,非但無助於稀釋污染物反而加重污染,伊通河長春以北河段水質仍然達不到地表水五類標準,下游的水田早在80年代就已陸續改為旱田。想要扭轉生態,使下游流經農安、德惠的伊通河水重新具備灌溉功能,還要等北郊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和兩甲污水處理廠竣工後才能實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