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味牡丹煎丸(二十六味牡丹煎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主治婦人血刺,血痃上搶,血塊走注,心胸疼痛,血海虛冷,臍下膨脹,小腹滿悶,腿膝無力,背膊悶倦,手足麻痹,身體振掉,腰脊傴僂,月經不調,或清或濁,赤白帶下,血山崩漏,面色萎黃,身生癮疹,腹內虛鳴,面生(黑乾)(黑曾),手足熱疼,並筋攣骨疼,兩脅攀急,起坐托壁,腰背牽掣,舒踡不得。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二十六味牡丹煎丸
  • 是否處方藥:處方藥
  • 主要適用症:婦人血刺,血痃上搶 血塊走注
  •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至20丸,溫酒送下
  • 運動員慎用:慎用
  • 是否納入醫保:納入
二十六味牡丹煎丸
【藥物組成】牡丹皮1兩,黑附子1兩(炮),牛膝(酒浸一宿)1兩,龍骨2兩(細研,水飛過),五味子1兩(生),官桂(去皮)1兩,人參1兩,檳榔2兩,白朮1兩,白茯苓1兩,當歸1兩,續斷(細者)1兩,木香1兩,澤瀉1兩,延胡索半兩,羌活2兩,藁本(去土,用細梢)1兩,乾熟地黃2兩,赤芍藥1兩,乾薑半兩,山茱萸半兩,乾薯蕷1兩,縮砂仁半兩,石斛3兩,萆薢1兩,白芷1兩。
【處方來源】《博濟》卷四。
【製備方法】上26味,並各州土新好者,洗淨焙乾,杵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至20丸,溫酒送下,醋湯亦可,空心,臨臥各1服,不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