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越八景

乾越八景

乾越:源自春秋時二國名,即吳國和越國。餘干縣先屬吳國,勾踐滅吳後屬越國。唐成玄英《疏》:“乾,吳也。”故吳越亦稱乾越。後來“乾越”便成了餘干的別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越八景
  • 源自:春秋時二國名
  • 類別:宸翰梅岩羊角秋風山雄冠冕
  • :吳國和越國
羊角秋風,宸翰梅岩,山雄冠冕,琵琶春漲,陸仙茶灶,越溪漁唱,龍池夜月,昌國僧鐘,

羊角秋風

羊角,就是羊角峰,指的是東山的東峰。《太平寰宇記》說:“經其山曲轉相向,狀如羊角”,所以稱作羊角峰。明朝知縣古青高曾改為龍角峰。清乾隆時,峰上曾建有乘風亭。世傳梁蕭王愷別業在此。羊角峰南布滿了奇岩怪石,有陸仙茶灶殘跡,還有石鼓是小朋友們喜歡玩的地方。羊角峰頂周圍還可以看到一些壕溝。因為羊角峰是餘干縣城的制高點,這應該是戰壕。羊角朝雲,除了說它高以外,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舊志說此山無旁隴,上多奇石,前可瞰市湖。四周山岩堅韌,古木參天,春夏樹木蔥籠,秋冬層林盡染,遊客多登臨此峰遊覽,憩於乘風亭下,故有“羊角秋風”之景,成為乾越八景之一。
清知縣詹廣譽有詩云:“商聲颯颯滿林秋,如畫溪山四望收。地接楚濱霜雁早,村多越樹墓鴉稠。平沙落日沉江館,別岫行雲涌海樓。最是丹峰天際插,好騎驢背一回頭”。
羊角峰上古代有雲風堂,今有浩氣亭和烈士紀念塔。
乾越八景
羊角峰上的雲風堂是東山書院的前身,是南宋時趙汝愚和他的弟弟趙汝靚為了教子弟讀書而建,所以這個雲風堂應該是餘干最早的學校。趙家兄弟還請來了名聞天下的朱熹來做老師。朱熹注《離騷》處其實就在羊角峰上的雲風堂,而不是中峰的東山書院。 這雲風堂幾經坎坷,先是趙家後人因為家貧把它賣出去了,後來有個叫李榮廷的人出錢把它買了回來.到了明朝正德年間,,爆發了多起農民運動。撫州東鄉有王鈺五、徐仰三、傅傑一等部,饒州姚源洞(當時是屬於餘干縣,後來改屬江西萬年縣)有汪澄二、王浩八、殷勇十等人率眾造反作亂,歷時二年多,戰火燒遍餘干周圍五縣。餘干縣城自然不能例外,雲風堂被毀於一炬。動亂平息後,縣衙出面集資在中峰建立東山書院,雲風堂的歷史告一段落。
羊角峰南面還有一個桂秀墓,有“桂秀墓”三個字為摩岩石刻。這桂秀是平定姚源洞動亂的有功之臣,但桂秀墓在文革中被毀。烈士紀念塔原來位於東山北面,是1950年建的。在八十年代移到羊角峰頂。 當時,建造烈士紀念塔,是為了紀念張庭家等21位烈士,和關德榮烈士。張庭家是二野(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五兵團(司令員楊勇、政委蘇振華)十八軍(軍長張國華、政委譚冠三)52師(師長吳道敏、政委陰法唐)的副團長。1949年6月,52師從萬年縣出發,向餘干開進,途經沙港渡口,因渡船翻沉,包括張庭家在內的21名指戰員不幸犧牲。建造烈士紀念塔,也是為了紀念關德榮同志。關是南下幹部,在大塘村被歹徒殺害。那時的烈士紀念塔,高約十餘米,正面青石碑碣上刻有餘乾縣縣長李業伍的輓聯:
跨黃河,渡長江,殺敵來餘干,未死沙場竟落水,廿一英雄有遺恨;
清匪特,反惡霸,工作在大塘,遇害村前致離世,萬千民眾仰忠魂。
塔周圍是蒼松翠柏,環境幽靜。塔後還有一批烈士墓,與他們同眠於東山。塔正面向北,讓烈士們能夠遙望家鄉的山和水。不知什麼時候,也不知是哪個領導心血來潮,竟然把烈士紀念塔遷移到了羊角峰巔。這樣一來,原先莊嚴肅穆的感覺就全然沒有了。

宸翰梅岩

宸翰指帝王書跡。宸翰梅岩的意思是:在梅岩上有帝王的書跡。梅岩在東山的西南趙家嶺(今餘干農機廠旁)。此地是南宋右丞相趙汝愚少年讀書處。宋理宗御書“梅岩”二字,賜忠定公丞相趙汝愚,其後拓本刻於石。因年久剝蝕,只留苔痕,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六月一日岩圮。明嘉靖蕭雨湖、汪沈等有詩。“宸翰梅岩”之景,成為乾越八景之一。
汪沈詩云:“梅岩先世事,濟美有雲孫。丞相家聲遠,君王篆刻存。書香來舊閣,花發映高門。佐邑喔松久,何人細讀者討論”。
趙家嶺和倉前嶺,本屬東山嶺的余脈,東西長約一里多。兩嶺中間有一條狹長的山澗,澗東在常平倉前,所以叫做倉前嶺,澗西就是餘干名人趙汝愚的故居所在地,因岩上有梅樹,叫梅岩,民間俗稱稱趙家嶺,在那裡還有個梅岩巷。趙家嶺南麓懸崖陡峭,倉前嶺東麓有三柱巨石矗立於市湖之中,名叫三星石。 宸翰梅岩這個景色,是因為餘干歷史上的名人趙汝愚而來。
趙汝愚是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官職最大的餘干老鄉,官至南宋右丞相。因奸臣所害,在貶官路上病逝。後來的皇帝為趙平反,“盡復原官,賜謚忠定,贈太師,追封沂國公。理宗詔配享寧宗廟庭,追封福王,其後進封周王。” 趙汝愚是有名的大孝子,他的一位親人病了,曾經刺破自己的手指,滴血和藥以進。趙的母親怕雷,每次聽到響雷,趙睡覺都要起身披衣走進母親的房間安慰。有一次寒夜從遠方歸家,從人想要敲門,趙趕緊制止,說:“不要驚嚇我的母親” 。就這樣趙和從人在門外坐到天亮,直到開門才入。趙家貧,他的弟弟們未制新衣自己就不制新衣。母親去世,他哭得死去活來,瘦得沒了人形,終日在母親的棺旁低頭側立垂涕。喪期結束了,和人交談,一提到雙親,都要掉眼淚。趙的父親死於肺病,他就從來不吃豬肺。他的母親屬兔,趙一生都沒有吃過兔。聽到四方水旱,通常憂形於色。江、淮災害報來,趙為之流涕,幾天都吃不下飯;同僚會宴,趙說:“這個時候你們還有心情飲酒作樂嗎。”眾人聽了大驚失色,會宴也取消了。有過去的同事死了沒錢安葬,其子去到別人家打工。趙聽說了,飛馬前往哭祭。又把他兒子領回家給他錢讓他安葬父親。路上看見生病的人必定收留幫助醫病。所以有人稱讚趙是“古君子也。”(《宋史》卷三百九十二)
南宋理宗曾御書“梅岩”二字賜給趙的後人。真跡在趙家久藏後,才由後人拿出來拓本刻於石壁。縣誌記載:此二字“墨跡飛舞,苔痕剝蝕”。據老人說,梅岩原來很高的。但五十年代後,那裡的岩石因為要用作建築材料,全部被炸。趙家嶺和倉前嶺都成了低矮的黃土坡,這兩個字也早就沒有了。宋嘉定三年,?>宋寧宗敕葬趙忠定公於餘干福應鄉雕峰(那裡是楓港鄉樟木橋趙家村),一代清官終回故里。

山雄冠冕

冠冕是指冠山和冕山。山雄冠冕的意思就是雄偉的冠山和冕山。 冠山在縣城中央,宋時以其崛踞城中,巍然如冠得名,清時改稱東山嶺。據《餘干縣誌》載,該地曾建古城。冠山與冕山遙相對峙,故稱“冠冕山橫”,成為乾越八景之一。
清知縣詹廣譽有詩云:“行行景仰寄前山,雙岫崢嶸總似環。花茈含青芷竹屋,雲根吐白繞溪灣。蕭梁變換滄桑事,陵谷遷移楚越間。幾載羅浮頻入夢,五更風雨憶鄉關”。
東山景色秀美。東有羊角峰,峰南怪石嶙峋,並有仙人茶灶,擂鼓石,桂秀墓,石凳,筷子洞等古蹟。西有花蕊峰,因布滿花蕊狀岩石而名,峰頂有龍池。中峰的東山書院從宋朝到清朝民國歷經一千多年,因朱熹在此講過學和注《離騷》而聞名於世。由於朱熹在學術上的地位,人稱“朱子”。大家知道,孔丘被人尊稱為孔子孟軻被人尊稱為孟子李耳被人尊稱為老子孫武被人尊稱為孫子墨翟被人尊稱為墨子,此外還有莊子荀子楊子等,但那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事。此後一千來年,再沒有可以被人尊稱為“子”的人出世,朱熹是個唯一的例外。自朱熹以後,又沒有人能當此殊榮了。因為朱熹的原因,四方慕名景從的學子不絕於路,東山書院很是風光了一陣。
登臨東山,其感覺就象一個巨人坐在椅子上雄視越水(今稱琵琶湖)。眼前如此佳山秀水,令人不禁心曠神怡。這種如畫的美景,在江西其它地方難得找出來。南宋名將張浚(和岳飛一起抗金的名將),來游冠山時在乘風亭上題了四個字“吳楚冠冕”,意思就是此地景色在吳楚(江浙)全境都算得上頭一份呢。
冕山,在縣城東南2.5公里處,面積1.2平方公里,海拔94.8米,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林士弘在此築城保餘干,市民免難,故名免山,後人因“吳楚冠冕”之語,改名冕山。山有二支,呈雌雄龍狀,高者里許,低者稍短,山上有石似虎,其首昂然,嶺南數百步有烏石,連綿丈余,形狀如船,俗名金龍船,常見夜光,所以至今仍有“金龍船見”的傳聞。和冕山相連的半球形山叫做寶珠嶺,珠圓玉潤的樣子,真象一顆巨大的珍珠露出地面。冕山連綿蜿延其勢則神似巨龍飛舞,搶奪寶珠。民間傳說,冕山是三龍搶珠,頭一條龍搶到了寶珠,吞了下不去梗死了;第二條龍就在旁邊看著氣死了;最後一條龍是最弱小的,累死了。這一民間傳說,據有關人員還去驗證過。其實只看到兩條龍形山脈,還有一條找不到。縣誌記載,冕山南面數百步有“烏石連綴丈余,似船形”,當地人叫“金龍船”,“每見夜光” 。好象是說這個金龍船晚上有時會放光。

琵琶春漲

琵琶洲,位於玉亭鎮東山南麓市湖中。此名始於三國孫吳時代。因形如一把漂浮在市湖中的琵琶而得名,環繞琵琶洲的市湖,原系信江支流的一個湖泊,據縣誌記載三國吳太元二年(公元252年)洪水瀑海形成一洲。其實應為洪水長年泛濫,江水裹泥夾沙,奔騰入湖,逐年沖積而成。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載:“饒洲餘干水口有洲,形如琵琶謂之琵琶洲”。這是對琵琶洲的最早最具體的描述。明觀察使翟象陸有“山被高風烹羽灶,城灣新月照琵洲”之句。相傳洲上曾有梁蕭王愷別墅,趙忠定書院、裴尚書東齋,如今早已被毀。
乾越八景
琵琶春漲,乾越八景之一,每年春汛時期,湖水環繞洲面,水波叩擊湖岸,節奏成韻,宛如琴聲,雨水擊出的水花如跳躍在琴弦上的音符。今天的琵琶洲綠樹成蔭,高樓林立,亭台參差,回廓曲折。站立洲頭,靜觀市湖,如遇春雨瀟瀟,則風起浪涌,波濤拍岸,似鈸鳴鼓響;尚臨秋高氣爽,波瀾不驚,水平似鏡,萬賴俱靜,更覺此時無聲勝有聲;倘遇雪後放晴,則霞披瑞繞,紅妝素裹,湖光洲色,若淡妝仙子。真可謂琵琶四時皆成絕景。 解放前,市湖是和信河相通的。通往琵琶洲的兩條堤,彎彎曲曲的東堤以前是沒有的,西堤也只是低矮的土埂。每年汛期漲水的時候,市湖中間的洲被水四面包圍,酷似一張巨大的琵琶飄浮在綠波之上,煞是好看,所以取名琵琶洲。
唐、宋、元、明皆有詩人題詠。唐朝著名詩人韋莊有詩詠琵琶湖:“琵琶洲水斗牛星,鸞鳳曾於此放情。已覺地靈因昴降,更聞川媚有珠生。一灘紅樹留佳氣,萬古清弦續政聲。啟戟盡移天上去,里人空說舊簪纓。” 到了現代,由於在小八字嘴建了攔河壩,把市湖的水與外河隔絕,市湖的水不會再漲了,使縣城免除了水患,同時也致使市湖成了死水一潭。五十年代初期,琵琶洲還住著幾十戶漁民,那時候市湖年年龍舟競渡,琵琶洲村的龍舟和嚴家渡人的龍舟都是一馬當先,其速度非其它村可比。琵琶洲村東部古木參天,有晏公廟,還有七口池塘,名叫七星塘。相傳此地原有唐朝裴式微東齋,今已不存。大詩人劉長卿在這裡題過詩《同姜*題裴式微餘乾東齋》:“世事終成夢,生涯欲半過。白雲心已矣,滄海意如何。藜杖全吾道,榴花養太和。春風騎馬醉,江月釣魚歌。 散帙看蟲蠹,開門見雀羅。遠山終日在,芳草傍人多。吏體莊生傲,方言楚俗訛。屈平君莫吊,腸斷洞庭波。”
琵琶洲的西部原是一片荒草地,過去是國民黨的刑場,兇惡的劊子手蔡子超和鄧玉山等人曾在這裡屠殺過革命志士。解放後,這裡闢為廣場。再後來,琵琶洲就越來越熱鬧了。先是遷走那幾十戶人家,建了衛生院。後來有體校、稅務局、大世界市場,甚至還在湖中間建起了廢品站。滄海變桑田,琵琶洲不斷擴大,再也不象琵琶了,“春漲琵琶”的美景已不可能再現。湖面逐年縮小,湖底逐年淤高。長此以往,市湖將擺脫不了淪為沼澤地的命運。每念及此,不禁讓人扼腕長嘆,奈何奈何。

陸仙茶灶

茶灶在東山東峰東南的石磴中,為唐陸羽茶灶。唐高宗上元初,陸羽隱居苕溪,性嗜茶,並著有茶經,於是天下嘗茶成風。陸羽是唐代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鴻淅,號東崗子。因著有《茶經》一書,成為中國茶文化的開山祖師爺,被後人譽為「茶聖」,奉為「茶仙」,後世也祀陸羽為茶神。嘗來餘干縣,在東山鑿石為灶,取越溪水煎茶於此。明《一統志》載:“羽嘗品越水,故居思禪寺,鑿灶煮茶。”故“仙人茶灶”相傳至今,成為乾越八景之一。
陸羽陸羽
清知縣詹廣譽有詩云:“越嶠依城小徑斜,當年石磴煮春芽。空吟魚眼翻鬆蓋,莫識羊腸轉火車。風散寒爐銷舊雪,雷沈中頂剩殘霞。羽衣何日還棲息?浪說浮光貫月槎。”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此書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一部劃時代的茶學專著。 陸羽作為一個文人,不去鑽研聖賢經書,反而醉心於與茶農為伍,終日忙於種茶、育茶、採茶、煎茶,為當時文人所不齒。但在今天看來,它將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為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傳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外國很多人就是通過茶才認識了中國。 陸羽生性淡泊,清高雅逸,喜歡與文人雅士交遊,《全唐詩》中搜錄了陸羽寫的《六羨歌》:“不羨黃金,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台;千羨萬羨西江水。”

越溪漁唱

越溪又稱越水、弋水,就是現在的市湖位於東山南麓,環繞著琵琶洲。天氣晴朗,泓然無波,其紋或圓似鏡,或長似練。味甘且重,陸羽曾取之烹茶。洲上原居住很多漁民,專以捕魚為生。每當星光閃耀,水天一色,必駕小舟網魚,輕舟葉葉,漁歌聲聲,故有“市湖漁唱”之景。成為乾越八景之一。五十年代前,琵琶洲居住著幾十戶漁民。越溪漁唱的意思就是說他們一邊打魚,一邊唱歌的美景。
乾越八景
清初學者葉繼震詩云:“越水孕珠胎,如鏡復如練。苛詭莫與穹,清光有時見。漁人踏歌回,客子驚目眩。鼓棹送君行,監流應繾綣”。
詹廣譽亦有詩云:“紆迴碧水漲新湖,誰傍琵琶口自呼。作句暫無彭澤韻,臨淵羨有武陵圖。眼前歌曲忘秦漢,別後鄉關憶鮭鱸。那得煙波橫釣艇,綠蔭小鳥喚提壺。”
據同治版縣誌載,琵琶洲在治(治,縣治,即縣衙)南市湖中,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饒州餘干水口有洲,形如琵琶,謂之琵琶洲,有亭在岸,謂之琵琶亭。過客留詩非一人也。”《洽聞記》載,吳太元二年(公元252年),長沙大飢,殺人食肉者不可勝數,孫權趙達占之。趙達云:“天地川澤相通,如人之四體,鼻衄炙腳而愈。今餘干水口暴起一洲,形如鱉,食彼郡風氣,可祀而掘之。”孫權乃遣趙達等人至餘干水口,祭以大牢,斷其背,飢遂止。此時該洲由鱉形轉為琵琶狀,琵琶洲之名從此始。
公元252年,在三國時代的吳國,發生了大災,餓死了很多人。當時的吳國國君孫權叫趙趙達 卦。這個趙達卜完卦就說了,天地和河流本來是相連通的,就好象人一樣,你出了鼻血,用針炙的辦法去炙腳就會見效。發生大災是因為餘干水口出現一個形似團魚(鱉)的沙洲,在那裡把當地的風氣都啃吃了。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先拜祭它,然後把它挖掉。於是,孫權就派人殺牛去祭祀(用一頭牛做犧牲(祭品)或用在飲食中,稱為太牢),並且把這個鱉背挖斷,使得大災沒有持續下去。所以宋朝人吳曾就說,為什麼這個洲從鱉形變為琵琶形呢,就是給孫權挖成了那個樣子。
東山南坡下,也就是博物館下面的街道,剛解放時叫半邊街。本來餘干縣城所有的街道都是有南北兩面的。從東門口到西門口六腳牌坊,餘干縣城的街道有兩公里路長。全是兩面的街,中間鋪有又長又寬的麻石。但是餘干街道的這一格局遭受了洪水的嚴重破壞。
信江從黃金埠方向向西流到大溪渡附近的大八字嘴分為兩股,一股繼續往西流往龍津江埠方向叫西大河,另一股經馬背嘴往北,叫東大河。東大河在靠近清水渡的地方有一分岔,流往市湖。這樣信江就分為三個支流,即東大河、西大河、越水。所以餘干又被稱為三餘。流到琵琶洲的越水叫市湖。由於琵琶洲的東南呈弧形,市湖也呈一弧形。越水對弧形頂部的沖刷力是很大的,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工的沖刷,使得河岸一寸寸的坍塌,坍塌下來的泥沙被堆積在琵琶洲,使得琵琶洲一步步向北擴展。而且,越到後來,隨著弧形頂部被沖刷弧度越來越大,水流對弧頂沖刷的力度也越來越大,河岸崩塌成加速度增長。於是,不但東山南面的河街被衝掉了,靠湖一面的房屋地基也被淘空,不得不搬遷。解放時只剩下靠山一面的街,成為半邊街。當時,那裡南面靠市湖的街只是搭建了四圍漏風的棚子用作臨時賣菜賣肉檔,長約50米。解放後,政府在小八字嘴建起攔河壩,切斷了越水的源頭,越水不再為患,半邊街再也不是半邊了,連河街也恢復了。

龍池夜月

東山西邊的山峰(花蕊峰)上有一天然水池,叫龍池。池水滲自山崖,久旱不絕。縣誌上記載,在齊朝和梁朝之時“有龍蟠池中”,冬夏不涸,所以叫龍池。老人們說,這龍池下連水晶宮,龍王爺經常從這裡出來視察或遊玩的。宋理學家朱熹在東山書院講學和註解《離騷》期間,經常臨池洗硯,並取池水磨墨作書。朱熹走後,學子們爭相效仿,於此池洗硯、取水磨墨,日久天長,竟把一天然池水、池土染黑,因此故,後人稱此池為墨池、或稱朱熹墨池。池旁築一亭,供朱熹挹水時休息,得名“墨池亭”。每當皓月當空,若府池水,似有明月墜池之感。“龍池夜月”即由此來,成為乾越八景之一。
清初學者葉繼震有詩云:“不見池中龍,徘徊池上月。龍性自神奇,水光歸冥滅。空明夜半生,深靜一泓碧。勺水足興波,月色千裏白。”
龍池之所以出名,還因為當年朱熹在東山注《離騷》,“經常挹其水作書”(縣誌語),因而又叫墨池。 民間傳說朱熹在龍池洗墨硯,把池中的水都洗黑了。這種說法可能是由墨池這個名稱附會而來,很值得懷疑。“挹”是舀,汲取的意思。《詩經.小雅.大東》:“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意思是說,“形狀象斗的北斗七星,不能供我舀酒漿”。既然是“挹水”,那就是取水去到東山書院的寓所,斷然不會跑到那么遠的地方去洗筆硯。再說了,難道朱熹會忍心把一池水弄髒嗎。像朱熹這樣的古代人,很重視修身養性,決不會做那樣的事。所以,把龍池說成是洗墨池,既不符合事實,也有損於這個美好景點的形象。
龍池另外一個看點就是,它是一個非常奇特的自然景觀:龍池的水終年不乾,即使是旱年也一樣。老人們的解釋是,因為它下通水晶宮,自然不會幹涸了,難道天旱還能把水晶宮的水旱掉了。當然這只是一種民間傳說。關於龍池不乾的真正原因,還沒有人證實過它是不是真的永遠不乾。儘管縣誌是這樣記載的。縣誌說“池水雖大旱不竭”,古人應該不會欺騙後人吧。那么,為什麼?為什麼?龍池的水來自何方?周圍並沒有可以提供水源的更高的山。為什麼經過蒸發滲透,它的水也不會流失。這有待科學人員提供科學答案,也值得希望CCTV“走進科學”欄目,能夠為我們解開這個謎。但是又不想解開這個謎,知道了答案以後,這個龍池就少了吸引人的資本了。
有人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說,這個東山在億萬年前是一個火山,龍池就是一個火山口。它的形狀很像長白山的天池。東山東峰和西峰的奇岩怪石就是火山噴出的熔岩冷卻之後形成的。龍池的水來自降雨和泉水。當然這只是一個假說,誰也沒有證據。像龍池這樣一個具有人文和自然雙重價值的遺產,老祖宗留給後人的好東西,為什麼得不到好好的保護。據網友說,那裡的水很髒,很多人也不知道這個龍池的價值。如果有關部門可以把它列為縣級保護點,立個牌子。造個護欄,把池底淘一淘。花錢不多,能做個好事。餘干要搞旅遊項目,象東山龍池這樣的景觀豈可錯過?

昌國僧鐘

昌谷寺原名思禪寺。梁天監中(502—510年),始建於東山中峰。北宋元符間改名昌國寺,又稱昌谷寺。明嘉靖六年(1527年)遷建東山西麓(即原供電局處)。寺中有天鏡閣文殊院、來景堂,有巨鐘,聲傳數里。歷代名人游者甚多,如劉長卿、葉繼震、張綬、黃復圭、胡諤等。故有“昌谷僧鐘”之景。成為乾越八景之一。
唐代詩人劉長卿有詩云:“上方幽且暮,亭殿隱朦朧。遠磬秋聲里,青猿古木中。眾溪連竹路,諸嶺共松風。倘許棲林下,甘成白首翁。
昌國,指的是昌國寺。“昌國僧鐘”,這個景點說的是昌國寺的鐘聲。說起鐘聲,不由得使人想起了張繼的詩:“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日本人每年都有“寒山寺除夕聽鐘聲活動”,很多日本人屁顛屁顛地跑到蘇州,竟然只是為了在除夕之夜聽一聽寒山寺的新年鐘聲。其實,寒山寺只是一個很小的寺廟,它之所以這么出名,完全是由於張繼的《楓橋夜泊》。所以,寺院的鐘聲也是景點的一個元素。古人把昌國寺的鐘聲作為景點,是有道理的。——聽聽古剎的鐘聲,也是一種極大的享受。
昌國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的梁朝。縣誌載:“思禪寺,梁天監中建。宋元符間改昌國寺。”唐朝大詩人劉長卿有詩《登思禪寺上方題修竹茂松》云:“上方幽且暮,亭殿隱朦朧。遠馨秋聲里,青猿古木中。眾溪連竹路,諸嶺共松風。倘許共林下,甘成白頭翁。”
同治十一年(1870年)編纂的縣誌說:“思禪寺在冠山西麓,梁天監中建,宋元符間改昌國寺。”就是說,昌國寺在東山上。但是這本縣誌的東山西麓畫圖卻沒有昌國寺的痕跡。那么東麓呢,畫圖同樣也看不到昌國寺的蹤影。不過桂秀墓的左邊有一座建築,有點象寺院的樣子,屋脊上有三個字看不清楚。莫非這就是昌國寺?
當年陸羽是居住在思禪寺時鑿灶煮茶的。既如此,茶灶離思禪寺就不會很遠。陸羽不可能住在西麓,又跑到東峰來鑿灶煮茶吧。所以,桂秀墓左邊的那個建築應該就是同治年間的昌國寺。那個位置是縣委招待所的會議室和飯堂,解放前是東林禪寺,民間俗稱為禪堂廟裡。就在東山乾越亭東邊石砌的高台上。
昌國寺認為是東林禪寺的前身,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同治本的餘干縣誌只載昌國寺,而沒有記載東林禪寺。解放前夕,則只有東林禪寺,沒有昌國寺。其實同治年間距解放時只有七八十年,怎么這期間就突然有了東林禪寺而同時昌國寺又突然消失了呢。
解放時期有個吃齋念佛的居士,講訴過東林禪寺。那裡供了很多菩薩、羅漢,規模宏大,香火很盛。可惜在1942年被日本強盜一把火燒個精光(不光是東林禪寺,日本強盜在餘干街上燒殺搶掠,強姦婦女,無惡不作。餘干全城都被燒光,在法慧寺殺了很多沒來得及逃走的餘干人)。大家可以想像,當時餘干人有多少人家破人亡,花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來重建家園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