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圖(元代張渥創作紙本水墨畫)

九歌圖(元代張渥創作紙本水墨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九歌圖》是元代張渥所創作的畫作,此畫現藏於吉林省博物館

《九歌圖》卷共十一段,每段一圖,畫屈原像及楚辭《九歌》中的《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十章內容。該圖筆法流暢工整,秀勁宛轉,線條纖細飛揚,體現了元代的白描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歌圖
  • 作者:張渥
  • 創作年代:元代
  • 畫作類型:水墨畫
  • 畫作材質:紙本
  • 規格:縱29厘米、橫523.5厘米
  • 現收藏地:吉林省博物館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人物形象,人物塑造,研究價值,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九歌圖
此卷,一共有十一段,每段一圖,上畫屈原像以及楚辭《九歌》中的《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盪》十章內容。每張畫上都用篆書書寫章名,上面還有元代書法家吳睿題寫的各章原辭,最後以《禮魂》一節作為結尾,並作了一段題記:“至正六年,歲次丙戌,冬十月,淮南張握叔厚臨李龍眠九歌圖為言思齊作,吳睿孟思以隸古書其詞於左。”上面鈴有“吳睿私印”和“吳思孟章”兩枚印章。
畫卷結束處張渥自題:“淮南張渥臨。”其下鈐有“張渥叔厚”“游心藝圃”兩印。另有“吳睿私印”“吳孟思印”“孟思”“聊悄搖兮容與”以及“言士賢思齊自省齋印”。畫卷拖尾倪瓚題跋雲“壬子六月廿九日觀于思齊西齋”。
幅中和前後隔水及拖尾多處鈴有言世賢的印章,並有清初鑑藏家梁清標、安歧的收藏印。

創作背景

“九歌”的名稱來源很早,據說在夏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離騷》《天問》和《山海經》中都曾經提到過它。《離騷》中說:“奏九歌而舞韶兮”。“韶”,相傳是舜帝的舞曲,把它與“九歌”並舉,可見都是遠古的樂章。而《山海經》則說“九歌”是啟(傳說中大禹的兒子)從天上偷來的,這便給她添上了神話色彩。現存“九歌”,其實是楚國南部流傳已久的一套民間祭神的樂歌,後來經過屈原的加工改寫而創造出來一種獨特的抒情詩。張渥的這幅畫上有屈原的畫像,可見他也是根據屈原的《九歌》來創作這幅作品的。
屈原所作《九歌》是根據民間祀神樂曲加工潤色而成的詩章。當時楚國的巫風興盛,人們的娛樂生活往往和宗教祭祀雜糅在一起,通過所祀之神來表達自己的理想和願望。屈原《九歌》從內容到風格形式,都保存著南方原始祀神民歌的基本格調,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一直閃耀著動人的光輝,並吸引著歷代畫家們以此為題材進行藝術創作。據傳最早繪製《九歌圖》的畫家是宋代李公麟。元代畫家張渥的《九歌圖卷》歷來被認為是李公麟原作的摹本,這從該畫卷後的題款“臨李龍眠九歌圖”即可看出。此圖是張渥為好友言思齊(世賢)所作。

藝術鑑賞

人物形象

展開畫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髮髻束起,身著廣袖長服,拱手站立的屈原像。他莊重而堅毅、孤獨而傲岸、感傷而執著的神韻躍然於紙上,令人感佩動容。在對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畫家運用了以線條勾勒為主的白描手法,用筆蒼老潤潔,遒逸秀勁,勾勒簡練暢意,古拙脫俗,使人物更加生動傳神,而且令整幅畫面極具一種裝飾美。其後以篆書題寫《漁父》一篇,這就使讀者似乎看到了屈原被放逐後徘徊於江濱那種憂心國事的情懷,不由自主地把屈原的品格同他的《九歌》密切地聯繫起來。
緊隨屈原像後,作者依據《九歌》原詩的情節逐一繪製出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的形象。畫家熟練地運用線條長短、迂迴、曲直變化,流暢飛揚,宛似行雲流水,人物形象充滿了各自的不同神韻。大司命手執拐杖,頭上幾根洗鍊的線條和些許淡墨暈染,恰如其分地表現了紗巾透明的質感,其下的髮髻隱約可見。衣褲則用比較勁秀而又略有不同的線描畫成,使人覺得衣與褲的質料也有所差異。至於面部和雙手,用筆更細、更淡、更柔、更富於變化,枯筆畫成的鬚眉成功地表現了它的疏落和蓬鬆,一副老年人的滄桑感突現出來。少司命左手執筆,右手握卷,慈眉善目,飄浮於祥雲之上。左一持杖侍女似正聽其囑咐。東君濃眉大眼,鬢須滿臉,手持法器,立於祥雲之上。
在原詩中,東君是人們想像中的太陽神,張渥卻捕捉住“舉長矢兮射天狼”這一愛憎鮮明的情節,把太陽神和天狼星之間的矛盾衝突集中在一個畫面上。太陽神被描繪成一個全副武裝、魁梧雄偉的武士,一手持弓,一手握箭,翻身怒視天狼星,鬚眉怒張,強調了他的勇武;衣帶飄拂,加強了動勢的表現。天狼星則被畫成一個小小圓球,仿佛搖搖欲墜。這種藝術處理充分顯現了原詩中那種熱愛光明、仇視黑暗的思想感情,比之孫承澤舊藏傳李公麟《九歌圖》中髭鬚飄灑、抱弓而立的東君,從思想內容到藝術技巧都增加了新的內容。河伯騎于海龜之上,其衣服帽帶的飛揚,波濤的奔涌,把河伯迎風破浪前進的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山鬼》是屈原《九歌》11首詩中最攝人魂魄的一首,它出自楚國一個美麗淒婉的傳說,描寫一個美麗而幽怨的女神。畫卷中的山鬼裸體騎赤豹於松林之中。《國殤》原詩用較多的篇幅描寫將士們奮不顧身英勇作戰的場面,畫家則根據原詩精神,通過一個側面,充滿想像力地進行了生動的描繪:用蒼鬱的筆法略施渲染,繪成幾株參天大樹和樹下揮戈而前的勇士,鎧甲的明亮與樹石的陰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突出了人物形象。樹下走在最前面的人怒目仰視,張口狂呼,仿佛可以聽到他叱吒風雲的不息喊殺聲。在他的身後,無數戰士的頭在樹木的繁枝密葉間攢動。這裡,畫家的筆墨非常精練,能看到的只有幾個被枝葉遮蔽得不完整的頭部,但卻突出了勇往直前的眼神,成功地運用了構圖的掩映和讀者的錯覺,因而落墨不多卻表現了千軍萬馬不可壓倒之勢。

人物塑造

《九歌圖》人物的塑造特點是形象飽滿,個性鮮明。例如,東皇太一是天之尊神。張渥將他塑造為一個王者的形象,高大威嚴,垂裳冠冕,一手捻須,一手若有所指。與他的高大不同,天女的形象則嬌小纖弱,形成對比。又如,大司命是生命之神。張渥將他刻畫成一個和藹的長者,慈眉善目,扶杖駕雲而來,全無命運之神的獰厲恐怖。再如,東君為日神。張渥將他描繪成一員武將,披掛整齊,舉劍攜弓,凝視前方的天狼星。

研究價值

《九歌圖》不僅對於考訂張渥畫家的年表、糾正有關記述中的疏誤有所裨益,而且為了解張渥的藝術成就提供了一件有價值的資料。

歷史傳承

壬子年為明洪武五年,張渥去世當在此之前。可見自1346年此圖創作完成之後至明初的一段時間裡,這件作品一直保存在言氏手中。此後《九歌圖》在明代的流傳情況並不清楚。
清乾隆時期曾流入內府,畫面上鈴有乾隆、嘉慶、宣統的印璽多枚。
清亡後,溥儀令寶熙等審定內府書畫時將此卷列為上上,記錄在審定內府書畫目原稿中。此後,《九歌圖》又以賞賜的方式被輾轉運往長春的偽皇宮。1945年日本投降後,《九歌圖》便一直保存在長春王世宜手中,1971年捐贈吉林省博物館。
清代吳升《大觀錄》、安歧《墨緣匯觀》、繆日藻《寓意編》《石渠寶岌三編》、胡敬《西清札記》等都有著錄。

作者簡介

張渥(?一約1356),元代畫家。字叔厚,號貞期生、江海客,祖籍淮南,後為杭州(今浙江杭州)人。博學多藝,累考科舉不中,遂致力於詩畫。善繪人物,學李公麟白描,也有人說他學南宋梁楷。筆法細勁,形象生動。傳世作品有《九歌圖》卷,共十一段。《雪夜訪戴圖》軸、《瑤池仙慶圖》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