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福建省平和縣九峰)

九峰(福建省平和縣九峰)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平和縣九峰鎮,地處博平嶺南段,大芹山西側。東北距平和縣城47公里,距漳州市108公里,西南與詔安縣、廣東省大埔縣、饒平縣接壤,為閩粵邊界重鎮,現有省道郊柏線連線福建與廣東兩省。九峰總體地勢由東向西傾斜,境內群山連綿,東部分布30餘座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閩南第一高峰———大芹山海拔 1544.8米也在其中。 另有位於浙江省台州黃巖區城東的九峰,是方山的組成部分,主要由九座山峰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峰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福建省平和縣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簡介,地理概況,歷史,歷史遺蹟及景點,明代老街,保衛龍柱,九峰牌坊,發展現狀,鄉鎮經濟,自然資源,九峰八景,雙髻升曦,九峰返照,東郊春雨,西嶺暮霞,天馬晴煙,石潭秋月,筆山侵漢,九峰雙塔,特產小吃,浙江九峰,簡介,景觀,歷史,

簡介

九峰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位於位於閩粵邊界群山之間的老鎮,是潮汕文化和閩南文化的匯總處,原名河頭大洋陂。2010年11月3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文物局聯合組織評選的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授牌儀式在北京舉行。九峰這座千年天地精華孕育出一座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民風淳樸、閩粵兩省通衢的漳州市唯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擁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多處,各類土樓45座。九峰雄棲在閩南第一高峰,海拔1544.8米的大芹山麓,中央蘇區縣——平和縣的大西南。距新縣城小溪鎮45公里,境內面積211平方公里,人口5萬多人,轄25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明正德年間王陽明疏請設平和縣治,置縣於九峰大洋坡,奠定了其歷史文化的豐厚底蘊。

地理概況

平和縣九峰鎮,地處博平嶺南段,大芹山西側。東北距平和縣城47公里,距漳州市108公里,西南與詔安縣、廣東省大埔縣、饒平縣接壤,為閩粵邊界重鎮,現有省道郊柏線連線福建與廣東兩省。九峰總體地勢由東向西傾斜,境內群山連綿,東部分布30餘座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閩南第一高峰———大芹山海拔1544.8米也在其中。
九峰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無霜期318天。現有土地面積211平方公里,人口4.6萬餘人,其中95%為客家人。九峰地理獨特,風光綺麗。九峰地面文物豐富。2002年,省政府組織文物專家實地進行文物勘查,在大龍山、小龍山、中心崗發現商周遺址6處。遺物分布範圍從100至10000平方米不等,有打制石器、磨製石器、陶片和原始瓷片。這些遺址的內涵表明,人類在九峰活動的歷史可上溯到距今1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人類在這裡的活動已相當頻繁;至秦漢,這裡為閩越與南越交融地帶。六朝九峰屬綏安縣,隋唐至明,先後隸屬漳浦縣、南勝縣、南靖縣管轄。
九峰九峰
九峰鎮周邊與閩粵兩省四縣十個鄉鎮相鄰,地理位置優越,素有“閩粵邊貿重鎮”之稱。省道官九線、縣道秀秀線貫穿全境,交通甚為便捷。自古以來,九峰就是閩西南和粵東北的物資集散中心。地處廈門、汕頭兩個經濟特區的交匯處,漳、梅、汕金三角的中心,是廣貨入閩、閩西南農副產品入粵的交通要衝,這種由地緣張力帶來的邊貿優勢越來越顯得明顯。

歷史

九峰鎮古為揚州之域,周為七閩之地。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時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的著名思想家、教肓學家王守仁,奉旨征剿閩粵邊境流寇,到了河頭,看到此地形勢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便向朝廷奏請“於河頭地方設縣治以控制賊巢,建立學校以易風俗。”王守仁所奏獲準,劃南靖縣新安、清寧二里建立新縣,定名為平和。縣治所設在河頭大洋陂,更名發峰。此後,九峰長期是平和縣縣城所在地,1949年縣城東遷小溪鎮後,九峰作為“文化古鎮”和“閩粵邊貿重鎮”的地位一直沒有改變。
黃道周在《王文成祠碑記》中,稱此間“弦誦文物,著於郡治”,“人為詩書,家成鄒魯”。古鎮的文化積澱深厚,文物古俞大猷記事碑刻、上坪農民協會舊址,均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它勝跡還有、曾氏家廟城隍廟、崇福堂、孝經堂、楊氏宗祠、上坪農民協會舊址、東門外牌坊、上倉貞烈坊、威惠廟、東山寺、棲雲岩、白石岩、龍見樓、俞大猷記事碑、朱氏宗祠等。
已挖掘的下坪龍山古遺址證明,在距今4千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九峰境內繁衍生息,留下豐富的人文古蹟。追本溯源,九峰古為揚州之域,周為七閩之地。晉至六朝,屬綏安縣。1518-1949年為明、清兩朝、民國時期平和縣縣城所在地。九峰為革命根據地,1928年3月8日打響八閩第一槍,為“福建暴動的先聲”。2003年1月8日省政府正式確認九峰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歷史遺蹟及景點

由於九峰立縣時被“允以府級建置”,因此,建築規模宏大,各類大型建築群遍布城區,其中尤以文廟最為壯觀,志書稱“廟宇輪奐,甲於他邑”。以磚木或磚土木石混合結構的宗祠家廟、民居土樓、近代特色街區建築等保存數量最多,官廟與宗祠家廟建築則保存最好。
九峰(福建省平和縣九峰)
在這裡,現存的官廟建築主要有文廟、城隍廟、關帝廟、崇福堂等,其中以文廟、城隍廟保存最好。城隍廟布局完整,中軸線上大門、儀門(後接通道式戲台)、涼亭、大殿、後殿依次排列,層門洞開,總長73.02米,其中儀門、涼亭、大殿均保存完好,是不可多得的縱列式鄉土建築組群。
文廟現僅存大成殿、明倫堂二組建築。大成殿面闊七間,進深七間(帶迴廊),重檐歇山頂,前後均設內外雙重廊,殿身用七架通梁,斗拱分別雕成蓮花、龍嘴噴水狀,彩繪十分精美。當地民居均為合院式,平面上由門廳、天井(兩側廂房)、正堂組成,當地人稱作“四點金”建築。民居一般單層,單體建築以頂巷26號為例,其大門一般略有凹進,設在檐柱與下金檁之間;門內多設定木隔斷,以禁止視線;門廳二側隔出廂房,天井兩側作披榭或廂房;堂前有廊,堂屋三開間,明間做客廳,二次間用作臥室。“四點金”是單體民居建築的主體形式,單體民居向兩側或前後擴展,就形成中、大型民居。常見的擴展形式是在堂屋兩側加築橫屋,橫屋以長天井作為巷路,一列多間,戶門與堂屋相對,形成堂屋二側的附厝。或將大門後的天井及廂房沿縱軸線方向拉長,如祥慶樓,在廂房中部對稱設開敞的廳堂,形成天井周邊一正二副三廳堂的格局。幾個中型的民居相互圍合,又形成大型的民居組合。
九峰(福建省平和縣九峰)
街區建築形式為閩南、潮汕地區特有的騎樓,始建於民國初年,分布廣、保存好,尤其以西街段最具特色。 在這條總面積約7080平方米的街區上,騎樓整體呈縱向對稱排列,寬8.40米。沿街設正門,各戶面寬度甚小(3.75-4.22米),進深極大(20米以上),呈狹窄的長方形,兩天井將之分為前後三進堂,堂屋皆朝向街面,各戶之間有共同的山牆分隔。第一進為二層,高8.75米,底層由可以隨時拆、裝的木板和木門隔為沿街互相連通的人行道與門廳,二層為住房。人行道上以方形磚柱承重,門廳以兩側共用的山牆承重。二層沿街面下部為磚結構牆,上部為木結構柵欄式窗,每戶開三窗,部分窗上方有簡單的木雕裝飾。二進與門廳之間有天井相隔,一層,高4.30米,二進房一側為通向第三狹窄通道,另一側為木結構住房。三進與二進之間亦用小天井相隔,一層,高為3.65米,極其簡陋,功能為廚房及餐廳。 民俗風情引人勝。

明代老街

漫步九峰,我們不能不佩服明代工匠的智慧。 建於400多年前的城隍廟,建築雄偉,廟內保存完整的“十八層地獄”、“二十四孝”等40多幅壁畫,專家說“全國少有”;被黃道周稱為“廟宇淪奐,甲於他邑”的文廟,歷經400多年的風雨,依然堅固美觀。還有威惠廟、百歲坊、雙塔、文昌宮、古城牆、東山寺等數十處古蹟,無不引發人們對歷史的無限遐思。
最富有魅力的莫過於那條鵝卵石鋪就的明代老街了。街道也就1米多寬,曲曲折折地延伸著,兩邊的房子,大多是木結構的,一概是方方小小的鋪面,也是木板做成的,白天朝下一拉,就能擺放商品,晚上打烊了,往上一拉,就和四周的牆壁嚴密合縫了。住在這兒的人們見我們來了,爭先恐後地告訴我們,以前,就靠這小小鋪面,做著跨越兩省的生意呢。這條路的三岔口,一頭通往詔安,一頭通往廣東饒平、大埔,是兩省出入九峰的必經之路。在1947年以前,這裡有開茶葉店的,有開糕餅鋪的,有開藥鋪的,想像著這樣狹小的路上客商雲集,該是一種怎樣的熱鬧啊!當然,現在這兒冷清多了,只是門楣上隱約可見的“瑞芳”等字號,還有一絲昔日的影子。
九峰(福建省平和縣九峰)
從明代的老街走出,我們又來到民國初期建成的騎樓式老街,也就幾分鐘時間吧,就走過了明、清、民國,真有一種穿越時間隧道的感覺。現實和歷史就這樣奇異地交替著,陽光下的我們不覺有點目眩神迷,很想說些什麼,又覺得,什麼都不說最好。

保衛龍柱

當我們感慨九峰的文廟歷盡400多年風雨依然堅固美觀時,當專家對城隍廟內“全國少有”的壁畫保存之完好、方法之巧妙而讚嘆不已時,我們不能不佩服九峰人自覺的文物保護意識。
城隍廟理事會會長曾照炬說,“文革”期間,造反派“破四舊”,扛著鋤頭要打斷廟裡的龍柱,民眾就在龍柱上貼瓦片,再抹上水泥。數年後,輕輕一敲,瓦全脫落了,龍柱完好無損。人們還在壁畫上抹上漿水,幾年後,漿水自然風化,壁畫就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九峰的“寶貝”就這樣代代傳了下來。
54歲的朱瑞湖是城隍廟的理事,在鎮上開著一家藥店。1982年,因為籌劃修復城隍廟,他還被公安局叫去教訓一通:“你年紀輕輕的,為什麼搞封建迷信?”朱瑞湖說,他這個年紀的人根本不迷信,他們只是覺得祖宗的東西不能毀在這一代人的手裡。
如今,九峰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工作正進入尾聲,這些老人們顯得更忙了。整整兩年,他們忙於收集材料、下鄉調查、撰寫文稿。老人們完全是盡義務,報酬分文不取。因為他們發自內心地熱愛這些代代相傳的文物,他們只有一個心愿:把“寶貝”完好地交給後代。

九峰牌坊

平和縣城九峰鎮東門外城隍廟口,有一座牌坊,名龍章褒寵坊,俗稱石牌樓。石牌樓高10米、寬0.7米、為三層三間仿木建築,均為花崗岩構件,用材粗大,氣勢雄偉。石牌樓建於明隆慶元年(1567),系表紀南京兵馬司指揮曾璋之父曾宗齡、母張氏的功德牌坊。整座建築至今保存完好,1986年,平和縣人民政府批為縣級文物單位。 石牌樓為什麼要建在城隍廟口?九峰人娶親隊伍為什麼不從石牌樓下經過呢?說起來是有一番來頭的。 曾璋(曾敦立長孫),字德尚,號石溪,九峰人。“十四歲補邑弟子員,進游太學”,後從戎,屢次“平賊寇有功”,授南京兵馬司副指揮使之職,後升指揮使。史稱曾璋致仕後“飭家規,貧窮,修列祖瑩域,刻為善最樂以勤鄉人”。享年78歲。 曾璋幼時聰穎,在縣學讀書,學業很好。一日,同學遺失用筆,疑曾璋所偷,爭執未己,扯到城隍廟,請城隍爺神鑒。誰知曾璋連擲了個“受杯”,有口難辯,落個偷筆的罪名。小曾璋蒙冤之後,發下誓願:城隍爺冤枉好人,枉為神明,我曾璋日後出人頭地時,一定要出口氣。 後曾璋仕途順,官至五品,授職南京兵馬指揮使,一日,奏過皇上,衣錦還鄉,為表紀父母親功建,在家鄉建一牌坊。坊址就選在東門外城隍廟口,碑坊上刻有自己的官階。曾璋的用意是要讓城隍爺每次“出巡”時,都要從他腳下經過,以消夙怨。據民間傳說,牌坊建後,城隍爺每次出巡,都不敢也不願從牌坊經過,惹不起,躲得起,繞道走就是了。因此,當地娶親的人也不走此道,直到今天,九峰人還有這個忌諱。
九峰(福建省平和縣九峰)

發展現狀

2000年開始,平和縣人民政府開始向省里申報九峰鎮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省文物專家組一致認為,九峰地處閩粵邊境,生活習俗、建築風格、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具有閩南與粵東梅州地區的雙重特點,這裡又是客家聚居地,客家風情極為濃郁。據廈大中文系的有關研究,閩南客家話即以九峰為標準音。民間龍藝、落地掃、鐵機藝、舞龍、扎彩樓等各種娛樂風情保留延續數百年,戲曲方面九峰盛行潮劇、薌劇、四平劇、漢劇等劇種,集眾多風情民俗於一身。
兩年來,省政府多次組織專家組實地考查評估。專家們在價值評估中寫到,由於縣治的遷移,半個多世紀來,九峰的經濟發展受限於地理條件,經濟建設所帶來的對古建築和城鄉傳統風貌的破壞也相對緩慢,眾多鄉土建築因此免遭毀滅。400餘年來人文薈萃,文化積澱深厚。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九峰作為一個生活圈或一個文化圈,保存了豐富多彩的鄉土文化和與之對應的鄉土建築。
2003年元月8日,省政府正式發文確認九峰鎮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這是漳州市第一個擁有這一殊榮的鄉鎮。

鄉鎮經濟

九峰是省定的工業衛星鎮和漳州市重點鄉鎮,鄉鎮企業初具規模,制茶機械製造、茶葉精製等農產品加工和仿古瓷等工業以及編織、刺繡等多種產品暢銷國內外;冶煉鑄造、電力工業、建築業和第三產業也有一定規模。農產品主要有大米、小麥、煙、姜、林、果、茶、竹。其產品“大芹八仙”、“龍峰名茶”、“新山奇蘭”、“九峰單叢”和我國十大名花之一的蘭花也都是主要特產。

自然資源

九峰距離汕頭市130公里,漳州108公里,省道郊柏線,縣道九秀線、九大線穿境而過車輛流量大,交通運輸十分便利。全鎮共有山地24萬畝,土地資源、林業資源、礦藏資源十分豐富,現有林面積6000畝,礦產資源有高嶺土、稀土、鉬等,其中鉬礦經英國、加拿大地質專家勘測,頗具開採價值。名勝古蹟有孔廟、城隍廟、古塔及“雙鬢升曦,九峰返照”等八大景觀。

九峰八景

平和舊縣城九峰鎮諸山環抱,左有天馬之馳逐,右有大峰之蜿蜒。碧溪浮月而東來,石潭繞綠而南注。形勝有山河之美,交通仗車輛之便。自古以來便是物資集散中心,兵家必爭之地。九峰,峰奇石怪,溪水澄碧,名勝甚多,列有八景,這八景是:

雙髻升曦

城北大峰山,蜿蜒十七奇峰,中有兩峰狀如少婦新妝雙髻,名雙髻峰,每當旭日初升,晨曦遠望,雙髻飄然欲仙。

九峰返照

城東南九和嶺層巒疊嶂,夕陽返照,樹木掩映,宛然如。山中還有石棋盤和石船等“仙跡”。

東郊春雨

東郊接官亭一帶,數十頃田園曠如平疇,每值春雨綿綿,雲蓑雨笠,紛然如織,自成一幅天然美景。

西嶺暮霞

城西卓鳳山,山麓有栗子園、九鯉潭等景點,環境幽靜,每當落日銜山,暮色蒼茫,霞光掩映,又成一景。

天馬晴煙

城西南接近粵境有天馬山,蓋其山勢奔騰,狀如奔馬,故名。遊人登上絕項,儼若騎馬登天。

石潭秋月

潭在南門外,水色石影相映成趣。每逢中秋,臨風賞月,攜酒對飲,高歌吟詠,有如置身赤壁。

筆山侵漢

筆山,又名塔山,在西郊,山上有文峰雙塔,狀如大筆,直侵雲漢,故名“筆山侵漢”。文峰雙塔,俗稱九峰雙塔。登上塔山,城內街市盡入目中。古人有詩讚道:“文峰奇秀近城邊,羅列雙尖欲到天”。雙塔建於明萬曆二十年四年(公元1596年)。據平和舊志載,雙塔為知縣盧煥和教諭黎憲臣所建。建塔以後,平和縣每科有2名以上秀才中舉,“亦一靈奇也!”

九峰雙塔

1918農曆正月初七,小塔毀於地震。1929年,九峰民眾重建小塔。1966年,雙塔俱毀。1988年,九峰民眾集資重建小塔;1996年重建大塔。雙塔均為石塔,七級,實心,外形別致,秀麗挺拔,直插蒼穹。此外,塔山上還有半山亭、彌勒佛石雕像等景點,組成了風光秀麗的塔山公園。雙塔現成為九峰鎮的標誌。
塔山半山亭右側50米處有一摩崖石刻,高5米、寬3米,敘明俞大猷擒張璉事跡:“明嘉靖肆拾壹年壬戍孟夏拾捌日,漳南道僉事金浙、都督俞大猷,都師謝敕帥師由此進征饒平,逆賊張璉等首從俱就擒戳,次日盡班師。”碑刻保存完好,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壁水澄波: 文廟(今平和二中校內)前有一口泮池,呈半月狀,池水澄碧,傳聞每逢池水彌滿,則人文出。
九峰八景之名,載清道光版《平和縣誌·山川志》,志中附有明人朱龍翔《八景記》一篇。由此可知,最遲在明萬曆年間,八景之稱己在民間流傳。
九峰群山環擁,碧溪繞綠,名勝古蹟甚多,明朝年間即有“九峰八景”之說,其中,以筆山侵漢最負盛名。

特產小吃

1.九峰鎮鹼仔粿(卷仔粿,碗膏粿,客家話音叫:板)
2.九峰鎮花香片(香片糕)(胡椒餅)
3.九峰清明茶
4.九峰黃肖梨
5.琯溪蜜柚重要產地
6.白芽奇蘭茶葉

浙江九峰

簡介

位於浙江省台州黃巖區城東,方山的組成部分,主要由九座山峰組成。其下有九峰公園聞名遐邇。是浙江省開園最早的縣級公園,有靈台、華蓋、文筆等峰,康有為贊“竣碧摩天,分雁盪之幽奇。”駐峰黃茅山,海拔529米。

景觀

九峰公園素有一石,二潭,三井和八亭之說;又有三塔,九峰和十二景之稱。一石指“朗公石”,二井是指“鐵篩甘井”和“社篩古井”,其泉水清澈甘甜,內含豐富的礦物質元素,古為黃城居民的用水之地;三潭即為桃花潭,響泉潭和雲崖潭,八亭是鏡心亭,留春亭,仰高亭,望峰亭,夕照亭之說;又有三塔,六溪,九峰和十二景之稱。一石指“朗公石”,二井是指“鐵篩甘井”和“社篩古井”,其泉水清澈甘甜,內含豐富的礦物質元素,古為黃城居民的用水之地;三潭即為桃花潭,響泉潭和雲崖潭,八亭是鏡心亭,留春亭,仰高亭,望峰亭,夕照亭,甘泉亭,紅楓亭主響泉亭,分布在各個景點。三塔是瑞隆感應塔和望娘雙塔,其中瑞隆感應塔為北寧建隆四年(963年)所建系樓閣式仿木結構,八面七級傳塔,是九峰公園內最為古老的建築之一。六溪是指馬尾溪、雲影溪、滌硯溪,東高溪,瀑布溪和響泉溪。十二景是十寺鐘聲,平林塔影,九凝積雨,雙峰插雲等。除了古寺鐘聲和白雲春雪不復存在外,其它各景仍歷歷在目。
梅園是九峰公園內的主景之一。梅屬薔薇科,原產我國西南山區。九峰梅樁景已發展到1200多盆,30多個品種,十分齊全。取材於自然界中處長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梅樁,再在梅樁上進行嫁接而形成千姿百態的梅花盆景。我國其它各派盆景大多數以“扎”為主,用鉛絲把梅花繚繞成鳥獸蟲形,帶有強烈的人工造作痕跡。而九峰梅園梅樁卻以“剪”為主,把梅花的花枝嫁接到得自深山老林中的果梅,花梅上,在每年花開後進行修剪,儘量 持其原有風格,能體現出梅花的精神風貌。黃岩梅樁在梅樁比賽中屢獲殊榮,有“黃岩梅樁驚天下之美譽。

歷史

九峰公園歷史悠久,文化氣息濃厚。公園內有歷史悠久的古亭,古塔。其中瑞隆感應塔最為古老,峻於宋開寶年間,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內藏有許多的文物,現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園內還有九峰書院,陳叔亮書院館等人文景點,為九峰公園增添了許多的文化氣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