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稜縣

丹稜縣

丹稜縣,隸屬於四川省眉山市,地處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邊緣,於成都經濟區成渝經濟區。丹稜縣2011年面積448.94平方千米,總人口16.3萬,轄5鎮2鄉。四季溫和,屬亞熱帶濕潤區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0℃,森林覆蓋率達46.2%。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嗩吶)之鄉”。

2013年丹稜縣GDP實現40.9億元,同比2012年比增長10.4%。財政收入2.23億元,同比2012年比增長31.2%。農民人均純收入9519元,同比2012年比增長14.2%。

2018年10月22日,丹稜縣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丹稜縣
  • 外文名稱:Danling County
  • 別名:凍粑之鄉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眉山市
  • 下轄地區:5鎮、2鄉
  • 政府駐地:丹稜鎮
  • 電話區號:028
  • 郵政區碼:620200
  • 地理位置成都平原西南
  • 面積:448.94平方千米(2011年)
  • 人口:14.53萬(2016年常住人口)
  • 方言:四川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梅灣湖老峨山
  • 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 火車站眉山站樂山北站
  • 車牌代碼:川Z
  • 行政代碼:511424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政治,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城市建設,社會保障,歷史文化,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丹稜縣南朝齊明帝時期稱為齊樂郡。
南齊置齊樂縣,後改名洪雅縣。隋開皇十三年(593年)改丹稜縣。據《今縣釋名》:“縣北有赤崖山,高聳赤色有棱,如鳥游之狀,拱翼縣治,丹稜之名,蓋取諸此。”元併入眉州。明復置(其間曾廢置入眉山縣)。1950年仍為丹稜縣。1959年併入洪雅縣設丹稜區,1962年復置。1997年劃歸新成立的眉山地區管轄。現屬地級眉山市管轄。
1996年,丹稜縣面積448.9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轄5個鎮、7個鄉:丹稜鎮、楊場鎮、何場鄉、石橋鄉、唐河鄉、王場鄉、順龍鄉、仁美鎮、雙橋鎮、中隆鄉、仁興鄉、張場鎮。縣政府駐丹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丹稜縣常住總人口162096人,其中:丹稜鎮29765人,楊場鎮18211人,仁美鎮18089人,雙橋鎮19323人,張場鎮11883人,石橋鄉4457人,唐河鄉10542人,中隆鄉13236人,何場鄉13345人,順龍鄉9930人,仁興鄉9441人,王場鄉3874人。
2004年,丹稜縣轄5個鎮(丹稜、楊場、仁美、雙橋、張場)、7個鄉(中隆、石橋、順龍、唐河、何場、仁興、王場)。
2005年,4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14號)和5月12日《眉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丹稜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眉府函[2005]30號):同意丹稜縣撤銷唐河、何場、中隆、王場、仁興5個鄉,擴大4個鎮的行政區域: 將原唐河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丹稜鎮。丹稜鎮政府駐濱河南路129號。 將原何場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楊場鎮。楊場鎮政府駐楊場場。 將原中隆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雙橋鎮。雙橋鎮政府駐雙橋場。 將原王場、仁興2個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張場鎮。張場鎮政府駐張場場。
2005年末,丹稜縣轄5個鎮(丹稜、楊場、仁美、雙橋、張場)、2個鄉(石橋、順龍)。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丹稜縣常住總人口141953人,其中:仁美鎮14090人,丹稜鎮42778人,楊場鎮26596人,雙橋鎮26650人,張場鎮20675人,石橋鄉3761人,順龍鄉7403人。

行政區劃

2010年,丹稜縣轄5個鎮、2個鄉:丹稜鎮楊場鎮仁美鎮雙橋鎮張場鎮順龍鄉石橋鄉

政治

縣委書記:宋驥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丹稜縣位於東經103°53′—北緯30°04′,448.94平方千米。地處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岷江以西,青衣江以東,與成都市蒲江縣,眉山市東坡區洪雅縣樂山市夾江縣和雅安市名山縣相鄰。
丹稜縣

地貌

丹稜縣地處總崗山南麓,地貌以淺丘為主,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氣候

丹稜縣屬亞熱帶濕潤區季風氣候,四季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6.6℃,無霜期315天,日照1140小時,年降水量1233毫米。

水文

丹稜縣境內水流資源豐富,有安溪河、丹稜河、金牛河等河流,大小溪河122條,年徑流量3.5億立方米;建有中小型水庫61座,庫容量4430萬立方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礦藏主要有鈣芒硝礦、2010年探明儲量即達250億噸,且具有品位高、埋藏淺、利開採等特點。天然氣日供氣能力達到30萬立方米。礦泉水2010年探明儲量17噸以上,屬優質礦泉水。頁岩資源豐富,是瓷磚企業的理想原料基地。

水資源

丹稜縣2010年水能資源蘊藏量2810千瓦,可開發利用的1650千瓦。

生物資源

丹稜縣森林覆蓋率達32%,活立木蓄積量36.91萬立方米,以馬尾松居多,其次為杉、柏等喬木。野生動物達80餘種。藥用植物種類繁多,常用中草藥有70餘種,其中以黃連、黃柏、杜仲有一定規模。

人口

2011年,丹稜縣總人口16.3萬。 主要以漢族與少數民族雜居為主。男女比例為100:98, 出生率:0.9% 死亡率:0.5%。

經濟

綜述

2012年丹稜縣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37.5億元,比2011年增長16%,三次產業結構由2011年的23.4:53:23.6最佳化為21.6:55.7:22.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49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597元,分別比2011年增長16%、18.7%。城鎮化率35.5%。2012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4億元。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17.7%。地方財政收入實現1.7億元,比2011年增長44.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1.9億元,比2011年增長16%。
2013年丹稜縣GDP實現40.9億元,同比2012年比增長10.4%.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23億元,同比2012年比增長31.2%。農民人均純收入9519元,同比2012年比增長14.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57元,同比2012年比增長10.8%。城鎮化率提高3.2個百分點。
2014年丹稜縣1-6月實現產值5.2億元,同2013年1-6月比增長34%。稅收總額2043萬元,同2013年1-6月比增長20%,占全社會工業企業入庫稅金的26.5%。

第一產業

2010年,丹稜縣第一產業增加值72218萬元,同2009年比增長4.5%,第一產業全縣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8%,第一產業同2009年比拉動經濟成長1.2個百分點。
2012年丹稜縣農業增加值實現8.1億元,比2011年增長4.5%。建成特色效益農業基地35萬畝,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09家。畜牧業良種化水平97%。
2013年,丹稜縣註冊家庭農場67個,實現農民轉變為現代農業業主145戶,帶動農民增收1300餘萬元。

第二產業

2012年,丹稜縣投入1.8億元,新簽約工業項目18個,協定資金達到31.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36億元、利稅1.6億元,同比2011年分別增長18%、26%,工業用電量增長22.3%。2012年投資項目92個,完成投資34億元,同比2011年增23.2%。
2014年1-6月,丹稜縣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完成27.18億,同2013年1-6月比增長13.8%;工業入庫稅金7900萬元,同2013年1-6月比增長9.4%。

第三產業

2013年丹稜縣旅遊總投入6億元,實現旅遊收入9.8億元。全年新登記註冊個體工商戶574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4億元,民營經濟增加值同2012年比增速13.2%。
2014年1-6月丹稜縣主營業務收入25億元,同2013年1-6月比增長7.3%,利稅總額1.35億元,同2013年1-6月比增長4%。
2013年,丹稜縣有私營企業48戶,個體工商戶2572戶,2013年批零售總額為16175萬元,比2012年增長11.9%。有商業銀行3家、專業銀行1家、保險公司2家,2013年金融服務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為40736萬元,承保總額達52360萬元。

交通

丹稜縣公路有遂資眉高速公路蒲丹井高速公路。鐵路有雅眉資遂鐵路成蒲丹洪鐵路。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4年,丹稜縣一本硬上線25人,比2013年增加4人;本科硬上線181人,比2013年增加18人;藝體本科上線75人。合計本科上線256人,上線率36.3%,比2013年增長13.2%。
丹稜院校
學校名稱
類別
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丹稜二中
縣級示範性普通國中
丹稜職業高級中學
市級重點職業中專校

醫療衛生

丹稜縣2009年被評為”省級衛生縣城“,全縣二級乙等綜合醫院一所:丹稜縣人民醫院。
醫院名稱
類別
丹稜縣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綜合性醫院
丹稜縣中醫院
一級甲等中醫醫院

城市建設

2012年,丹稜縣城鎮建設總投入16.5億元,建成區面積0.5平方公里。房地產開發面積16.4萬平方米。修復水毀工程修復76處,清淤溝渠100公里;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1萬畝,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平方公里。新建高標準農田1.2萬畝;造林面積1.2萬畝。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54%。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1億元。完成通村聯網公路50.9公里,鄉村道路通暢率、硬化率100%。

社會保障

2012年丹稜縣文化館、圖書館以及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免費開放,補充配備新書總計7100冊。新農合參合率100%。全面完成省市民生工程119個小項。城鎮新增就業2576人,實現再就業63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0%以內。發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1.1億元,人均婦女貸款達1464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100%。新建保障性住房250戶(套)。新建丹稜縣丹稜鎮城南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解決3.5萬人的安全飲水,農村居民安全飲水率達100%。

歷史文化

燈戲燈戲來源於民間,流行於夾江、峨眉、井研及洪雅、丹稜一帶小區的民間燈戲。
堂燈堂燈是在當地民歌、花燈的基礎上演變發展而成的。每年正月大鬧花燈始,逢節日和酬神會集中活動。平時為婚喪嫁娶修房建屋助興演出。
嗩吶:四川省丹稜縣的嗩吶先後十多次參加全國、省、市藝術節和大型經貿活動演奏。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嗩吶藝術之鄉”。 

風景名勝

大雅堂大雅堂是集唐代詩聖杜甫和北宋大書法黃庭堅詩書藝術為一體的詩書堂。遺址在丹稜城南高廟溝,建於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黃庭堅為之題名"大雅堂"。
龍鵠山龍鵠山距丹稜縣城3千米。唐代名"龍鶴山",自南宋孝宗皇旁手書"龍鵠山"三字賜歷史學字李燾後更名。龍鵠山即是宋代歷史學家李燾父子故里,又是西南著名的道教聖地。
老峨山老峨山是峨眉山的姊妹山。位於丹稜縣城西20千米張場鎮、王場鄉和順龍鄉境內,海拔1142千米,面積11.8平方千米。每年農曆六月六前後傳統朝山會盛況空前。
黃金峽黃金峽位於丹稜縣城西24千米張場鎮,仁興鄉和王場鄉境內,峽長7.5千米,兩岸壁立,對峙如門,其崖筆立陡削直插雲天,形成雄偉壯觀的"一線天"。
竹林寺竹林寺位於丹稜縣楊場鎮,竹林寺佛教源於東漢時期,唐代元和年間,因寺周植竹林20公頃(300餘畝)數萬桿而得名。竹林寺風景名勝區面積5.2平方千米。
丹稜白塔丹稜白塔位於丹稜城西1千米處。建於唐大中年間,為典型的密檐式磚塔,四世角鑽光共14層,通高30米,塔底空心室頂裝有磚砌石鋪作半拱,塔檐翼角上原懸72隻鋼鈴,風吹鈴鐺響,素有"白塔鐘聲"美名,為"丹稜八景"之一。

著名人物

李燾
李燾(1115~1184),南宋名臣、著名歷史學家、目錄學家、詩人。官至敷文閣學士,追贈光祿大夫,卒謚“文簡”,累贈太師、溫國公。著有《續資治通鑑長編》。
李壁
李壁(1157~1122),南宋名臣,官至禮部尚書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端明殿學士、賜資政殿學士,卒謚“文懿”。
李埴
李埴(1161~1238),南宋官員,官至禮部尚書、資政殿學士,卒謚“文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