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之死

丹東之死

《丹東之死》喬治·畢希納編寫的一本書籍。《丹東之死》表達了他對革命的見解。

基本介紹

  • 書名:丹東之死
  • 作者:喬治·畢希納 
  • 內容:對革命的見解
  • 故事背景:法國大革命
  • 統一書號:10019-3050 
作者簡介,內容摘要,

作者簡介

喬治·畢希納(1813~1837)
德國劇作家。1813年10月17日生於達姆施塔特附近的戈德勞一醫生家庭,1837年2月19日卒於蘇黎世。
1831~1833年在施特拉斯堡攻讀醫學,參加當地民主運動,接觸聖西門空想社會主義學說。1834年在達姆施塔特和吉森建立秘密革 命組織“人權協會”,秘密發行政治小冊子《黑森信使》,被稱為《共產黨宣言》之前19世紀最革命的文獻。該文採用階級分析和統計學方法,指出黑森不存在工業無產階級,農民是革命主力,提出“給茅屋以和平,給王宮以戰爭”的口號。由於有人告密被通緝。1835年被迫逃往施特拉斯堡,後轉往瑞士,任蘇黎世大學講師。
畢希納被稱為德國現代戲劇的創始人、現實主義戲劇的先驅。雖然他的作品不多,但在德國戲劇史上卻占據有重要地位。為了紀念他而設立的“畢希納文學獎”是德國最著名的文學獎項。該獎項設立於1923年,起初用於表彰有傑出貢獻的作家、藝術家、演員和歌唱家。自1951年起轉變為純文學獎項,由位於達姆斯塔特的德國語言與文學學院負責這一獎項的評選和頒發。“畢希納獎”的評獎標準是“該獎項頒發給用德語寫作並表現突出的作家和詩人,獲獎者本人要對現今德語文學界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該獎項現在的獎金為4萬歐元。

內容摘要

主要劇作有描寫法國大革命的《丹東之死》、諷刺喜劇《萊翁采和萊娜》、悲劇《沃伊采克》和中篇小說《棱茨》,另有革命傳單《黑森快報》。
除了戲劇創作外,畢希納還有一些戲劇美學方面的論述。
劇本以法國大革命期間雅各賓黨人和吉倫特黨人之間的爭鬥為背景,寫丹東反對雅各賓黨人用激進的專政的方法進行資產階級革命,最終被革命法庭判處死刑;而羅伯斯庇爾雖在道德上是正直的,但執行恐怖政策不能解決社會問題,最後只能陷於孤立。說明丹東的失敗,在於他反對暴力革命;羅伯斯庇爾的滅亡則因為未能解決“麵包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