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受益一生

中醫養生:受益一生

基本介紹

  • 書名:中醫養生:受益一生
  • 出版社:朝華出版社
  • 頁數:208頁
  • 開本:16
  • 作者:宋學菊
  • 出版日期:2009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5420687, 750542068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亨活動。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而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本書主要向你介紹了中醫養生中最常用的食療養生、經絡養生與精神養生。

圖書目錄

第一篇 中醫養生概逃
◎中醫養生的產生與發展/2
◎中醫養生的五大原則/4
◎中醫養生的傳統方法/6
◎中醫有關衰老的理論/8
◎中醫四季養生的理論/12
◎走出中醫養生的誤區/15
第二篇 頭部的養生
◎頭髮的功能與養生保健/20
◎頭部穴位與保健功效/23
◎頭部疾病與中醫保健/25
◎失眠困擾與中醫療法/27
◎中醫對多夢的研究與治療/30
第三篇 五官的養生
◎五官為五臟之官/34
◎眼睛疾病與中醫保健/36
◎鼻子疾病與中醫保健/38
◎口腔疾病與中醫保健/40
◎口唇疾病與中醫保健/43
◎舌頭疾病與中醫保健/45
◎牙齒疾病與中醫保健/47
◎耳朵疾病與中醫保健/50
第四篇 咽喉與頸部的養生
◎咽喉的地位及功能/54
◎咽喉的疾病與治療/56
◎咽喉部位的日常保養/58
◎頸部的重要性與日常保健/61
◎頸椎病的成因與日常保養/63
第五篇 肩部、手臂及手部的養生
◎肩部的保健與養生/68
◎手臂的保健與養生/71
◎手指疼痛與人體健康/73
◎手部形態與人體健康/75
◎指甲形態與人體健康/77
第六篇 五臟及胃、膽的養生
◎心臟養生/82
◎肝臟養生/85
◎脾臟養生/88
◎肺臟養生/90
◎腎臟養生/93
◎胃的養生/96
◎膽髒養生/98
第七篇 前胸、後背及腰部養生
◎乳房養生/104
◎後背保健/107
◎後背謹防風寒/109
◎腰痛的原因與保健/111
◎腰部的保健與養生/113
第八篇 腹部養生
◎腹部的保健與養生/118
◎腸道的保健與養生/120
◎肚臍的保健與養生/123
◎卵巢的保健與養生/126
◎子宮的保健與養生/129
第九篇 腿腳養生
◎腿部的保健與養生/134
◎腿部肌肉的健美/136
◎足部按摩與保健/138
⑨足部保暖的重要性/140
⑨足部穴位與保健功效/143
第十篇 人體臟器常見病症的預防與保健
◎心臟疾病的預防與保健/148
◎肝臟疾病的預防與保健/151
◎脾臟疾病的預防與保健/154
◎肺部疾病的預防與保健/156
◎腎臟疾病的預防與保健/158
◎胃部疾病的預防與保健/161
◎膽髒疾病的預防與保健/163
◎膀胱炎症的預防與保健/166
◎前列腺肥大症的預防與保健/169
第十一篇 常見疾病的預防與保健
◎脫髮症的預防與保健/174
◎感冒的預防與保健/176
◎偏頭痛的預防與保健/179
◎白內障的預防與保健/181
◎口腔潰瘍的預防與保健/184
◎哮喘病的預防與保健/187
◎消化不良的預防與保健/189
◎便秘的預防與保健/192
◎貧血症的預防與保健/195
◎糖尿病的預防與保健/197
◎肥胖症的預防與保健/199
◎高血壓的預防與保健/203
◎癌症的預防與保健/205

文摘

頭髮的功能與養生保健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察其毛色枯潤,可以現臟腑之病”。對此,中醫學專家指出,通過頭髮的變化的確可以了解機體的生理狀況,探視體記憶體在的疾病及其發展變化。
我們的頭髮主要有以下功能:
1.保護作用
頭髮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嬰兒出生就伴隨著美麗的頭髮,頭髮是皮膚的附屬物。成千上萬根頭髮包裹著頭顱,自然形成頭部的第一防線。濃密、健康、清潔的頭髮,能使頭部免受外界機械性和細菌的損害,對健身起著重要作用,另外還可以緩衝對頭部的傷害,阻止或減輕紫外線對頭皮和頭皮內組織器官的損傷。
2.保暖和散熱
頭髮能發揮調節體溫的作用。頭髮的保暖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冬天,寒風凜冽,血管收縮,頭髮能使頭部保持一定的熱量;但頭髮散熱的功能卻常常很容易被忽視。中醫理論認為,頭部是整個身體陽氣最足的部分,正因為陽氣最足,所以需要頭髮來散熱。夏天,赤日炎炎,血管擴張,頭髮又能對外散發熱量。因此,頭髮具有既能保溫又能散熱的雙重功能。
3.美容作用
有一頭亮麗烏黑的秀髮,修理得整潔大方、長短適度,呈現在眾人面前時,給人一種瀟灑飄逸的美的享受;相反,如果弄得蓬鬆邋遢、髒亂不堪,就會給人一種不愉快的感覺。
4.感覺作用
頭髮的感覺比較靈敏,當外界環境對人體有所影響時,不管風吹雨淋,還是日曬火烤,首先感覺到的是頭髮,由它發出的信息傳送到大腦,從而採取多種防護措施。
5.排泄作用
人體內的有害重金屬元素如汞、非金屬元素如砷等,都可從頭髮中排泄到體外。人們可以可通過測定頭髮中鋅、銅等微量元素含量的多少,為診斷某些疾病提供依據。
關於頭髮的一些常見的疾病,可以用相關的中醫理論來進行解釋:
★禿頂:禿頂屬於腎氣發散過度。這種人在平時的生活中無端思慮過多,而且常想些沒有用的,思則氣結,人想得多了就會把氣機結住,這叫做思傷脾,同時還會傷血,於是就造成了頭頂掉發。 ★頭皮屑:陰盛陽衰。。腎精收不住虛火,虛火上飄,久之,精血減少,頭皮得不到滋潤,便產生頭皮屑。
★頭油多:脾、肺之病。脾氣輸布太過,肺氣下降功能就不夠了,人體油脂往上飄,致使頭出油。
中醫理論認為,頭髮與人的腎氣和肝血最為相關,故稱發為腎之精華、血之餘。頭髮是腎的花朵,是腎的外觀,腎主黑色,所以,頭髮黑不黑與腎的好壞有密切的關係。如果人的腎氣收斂能力強,頭髮就滋潤,不易脫髮,反之亦然。老年人由於體內氣血不足、腎精虧虛,常出現脫髮的現象,這是人體生、長、壯、老的客觀規律。所以說,如果年輕人脫髮不僅影響整體形象,還可能是體內發生腎虛、血虛的一個信號,而這些問題與主食攝入不足有密切關係。
中醫理論指出,五穀可以補腎,腎氣盛而頭髮多。因此,歷代養生家一直提倡健康的飲食需要“五穀為充、五果為養”,也就是說人體每天必須攝入一定量的主食和水果蔬菜。然而有調查表明,現代城市人的主食消費量越來越少,已有不足之勢。這給健康帶來了一定的隱患。主食攝入不足,容易導致氣血虧虛、腎氣不足。很多人經常在吃正餐的時候只顧喝酒、吃菜,忘記或故意不吃主食,這很容易因營養不均衡而使腎氣受損。此外,主食吃得少了,吃肉必然增多,研究表明,肉食攝入過多是引起脂溢性脫髮的重要“幫凶”。
每個健康成年人每日糧食的攝入量以400克左右為宜,最少不能低於300克。即使在減肥期間也不能不吃主食。此外,適當攝入一些能夠益腎、養血、生髮的食物,如芝麻、核桃仁、桂圓肉、大棗等,對防治脫髮將會大有裨益。
另外,對於頭髮的保養與修護也很重要。
★做頭部按摩。多梳頭,梳頭講究不能用太密的梳子,最好用木梳,沒有梳子用手也可以。梳頭要按規則,不能亂來,應從前額開始再向後。如用手指,稍用力在頭按摩,對頭髮的養護很有好處。
★濕發不睡覺。頭髮未乾睡覺易引發疾病,如頭痛、脫髮,嚴重還會導致耳聾等疾病。同時,最好自然晾乾,不要常用吹風機,易致頭髮乾燥。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頭髮的異常變化往往意味著某些特定的疾患,但疾病的明確診斷是需要多方證據的。因此,出現頭髮異常變化後自行處理未見好轉,並且伴有其他症狀時,就應該及時前往醫院就診。P20-22

序言

中醫養生學,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特別是和疾病作鬥爭以及抗衰老的實踐中產生並發展起來的,並成為中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最具特色和優勢的一個部分。我們知道,生、老、病、死本是人類(也是一切生物體)生命活動的自然規律,是不可抗拒的,然而健康長壽卻是每個人的追求和願望。人類通過長期實踐、探索,逐步把握生、老、病、死發生、發展及其相互影響的客觀規律,並以科學方法消除隱患,從而達到健康長壽,還是可以做到的。
中醫養生學,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研究人類生命規律,尋找增強生命活力、預防疾病的方法,同時是探索衰老的機理以及益壽延年的原則與理論的一門學科,其學說科學實用,是中國醫藥文化之精粹。傳統的中醫理論以養生為先,通過養生使人體保持或恢復健康。這是中醫最具特色的一種方式,也是區別於其他醫學的核心內容。
中醫理論中所講的養生,即保養生命,又稱攝生、道生、保生等,是指通過自我調養的方法來保養生命,使得身心健康,延年益壽。中醫養生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中醫養生中最常用的就是食療養生、經絡養生與精神養生。
1.食療養生
食療是中醫藥養生體系中的重要方法。不同體質的人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一可補充營養,二能調理體內的陰陽平衡,既強身健體又有利於疾病康復。比如說,心煩意亂的人可以吃蓮心瀉心火,血壓高的人飲菊花茶可清肝火,肺燥乾咳的人吃百合可以滋養肺陰。
2.經絡養生
中國人數千年前就發現,有些人生病時身體會出現紅色發燙的“線條”,而按摩這些“線條”可以治療疾病。這些“線條”,其實就是經絡線。經絡是人體臟腑氣血運行的通路,猶如宇宙中星球運轉的有序軌道。我們通過刺激體表的經絡或穴位,就能調理體內的臟腑系統。這就是中醫養生治病的玄妙之處。
3.精神養生
中醫認為,人的情志即精神世界是非常重要的。精神的調養是養生的一個重要環節。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調攝能力,是中醫養生遵循的原則之一。《黃帝內經》中說:“志意和則精神專注,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志意和”與人群中個體的氣質、性別、年齡、經歷、文化思想修養等密切相關。人們應善於自我心理調攝,消除不良刺激,保持良好心態。
上述的養生方法,在本書中都會給讀者介紹。本書以中醫理論為核心,按照從頭到腳的編排順序,從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健康問題入手,詳細地講解了人體的每一個部位的養生與保健,並就一些常見病的預防與治療從中醫的角度進行講解。
健康是福,養生是福道。希望每位讀者都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精力充沛地迎接每一天的新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