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辯證西醫辨病與用方

《中醫辯證西醫辨病與用方》重點講述如何運用中醫辨證結合西醫辨病,使中醫辨證與西醫辨病在整體框架中形成比較合理的、完整的、相對統一的認識,使中西醫各具優勢與特色的理論體系在運用中醫方藥治病過程中形成全新的套用模式。 《中醫辯證西醫辨病與用方》共設肺系疾病辨治用方、脾胃疾病辨治用方、肝膽疾病辨治用方、心腦血管疾病辨治用方、腎膀胱疾病辨治用方、大腸疾病辨治用方、頭面疾病辨治用方、牙齦疾病辨治用方、咽喉疾病辨治用方等20章。每章節設辨治用方分別是中醫辨證、西醫辨病、中醫治療、西醫治療、治療方藥、服用方法、方證分析、辨治用方、類方比較、以及方歌等。全書構思獨特,結構新穎,突出特色,重視實用,啟發靈感,開拓思路,是中醫、西醫臨床工作者以及在校師生理想的參考用書。

基本介紹

  • 書名:中醫辯證西醫辨病與用方
  •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 頁數:486頁
  • 開本:32
  • 定價:30.00
  • 作者:王付
  • 出版日期:2009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7733165, 9787507733167
  • 品牌:學苑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中醫辯證西醫辨病與用方》共設肺系疾病辨治用方、脾胃疾病辨治用方、肝膽疾病辨治用方、心腦血管疾病辨治用方、腎膀胱疾病辨治用方、大腸疾病辨治用方、頭面疾病辨治用方、牙齦疾病辨治用方、咽喉疾病辨治用方等20章。每章節設辨治用方分別是中醫辨證、西醫辨病、中醫治療、西醫治療、治療方藥、服用方法、方證分析、辨治用方、類方比較、以及方歌等。全書構思獨特,結構新穎,突出特色,重視實用,啟發靈感,開拓思路,是中醫、西醫臨床工作者以及在校師生理想的參考用書。

圖書目錄

緒言
第一章 肺系疾病辨治用方
第一節 肺系寒證辨治用方
一、麻黃湯(麻黃加術湯、麻杏薏甘湯、大青龍湯)
二、桂枝湯(桂枝加葛根湯、桂枝加厚朴杏仁湯)
三、九味羌活湯(大羌活湯、香蘇散、正柴胡飲)
四、小青龍湯(小青龍加石膏湯、越婢加半夏湯)
五、射干麻黃湯(冷哮丸)
六、苓甘五味姜辛湯(三子養親湯)
七、止J嗽散(金沸草散、三拗湯、華蓋散)
八、定喘湯
九、杏蘇湯
十、二陳湯(導痰湯、滌痰湯)
第二節 肺系熱證辨治用方
一、銀翹散
二、桑菊飲
三、柴葛解肌湯(柴葛解肌湯)
四、升麻葛根湯(竹葉柳蒡湯)
五、麻杏石甘湯(越婢湯)
六、澤漆湯
七、清氣化痰丸(清金降火湯、清金化痰湯)
八、瀉白散(葶藶大棗瀉肺湯)
九、桑杏湯
十、清燥救肺湯
十一、貝母瓜蔞散
第三節 肺系虛證辨治用方
一、麥門冬湯
二、九仙散(五味子湯)
三、百合固金湯(百合知母湯、補肺阿膠湯)
第四節 肺系虛實夾雜證辨治用方
一、敗毒散(荊芥敗毒散)
二、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再造散)
三、加減葳蕤湯(桂枝增液湯)
四、人參蛤蚧散
五、蘇子降氣湯
第五節 肺系出血證辨治用方
一、十灰散(四生丸)
二、咳血方

第二章 脾胃疾病辨治用方
第一節 脾胃熱證辨治用方
一、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黃連湯)
二、玉女煎
三、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白虎加桂枝湯、白虎加蒼朮湯)
四、竹葉石膏湯
五、橘皮竹茹湯(竹茹湯、橘皮竹茹湯、新制橘皮竹茹湯)
六、連朴飲(蠶矢湯)
第二節 脾胃寒證辨治用方
一、理中丸(桂枝人參湯、附子理中丸、理中化痰丸)
二、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當歸建中湯)
三、大建中湯(附子粳米湯)
四、吳茱萸湯
五、橘皮湯(小半夏湯)
六、丁香柿蒂湯(丁香柿蒂散)
七、平胃散(不換金正氣散、柴平湯)
八、藿香正氣散(六和湯)
第三節 脾胃虛證辨治用方
一、四君子湯(異功散、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保元湯)
二、補中益氣湯(舉元煎、升陷湯、昇陽益胃湯)
三、益胃湯(沙參麥冬湯)
第四節 脾胃痰飲水氣證辨治用方
一、苓桂術甘湯
二、小陷胸湯(柴胡陷胸湯)
三、溫膽湯(十味溫膽湯)
四、旋覆代赭湯(大半夏湯)
五、五苓散(四苓湯、茵陳五苓散、胃苓湯)
六、五皮散
第五節 脾胃氣滯證辨治用方
一、越鞠丸
二、枳實消痞丸(枳術湯、枳術丸)
三、厚朴溫中湯(良附丸)
四、金鈴子散
第六節 脾胃食積證辨治用方
一、保和丸(大安丸)
二、枳實導滯丸(木香檳榔丸)
三、健脾丸(葛花解醒湯、資生丸)
四、肥兒丸

第三章 肝膽疾病辨治用方
第一節 肝膽熱證辨治用方
一、小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二、大柴胡湯(柴胡加芒硝湯、厚朴七物湯、防風通聖散)
三、蒿芩清膽湯(達原飲、清脾飲)
四、龍膽瀉肝湯(當歸龍薈丸、瀉青丸)
五、左金丸(戊己丸)
第二節 濕熱黃疸證辨治用方
茵陳蒿湯(梔子柏皮湯、梔子大黃湯、茵陳四逆湯)
第三節 肝膽氣鬱證辨治用方
一、四逆散
二、逍遙散(當歸芍藥散、加味逍遙散)
三、柴胡疏肝散(木香順氣散)
四、四磨湯(五磨飲子、六磨飲子)
五、暖肝煎
六、天台烏藥散(三層茴香丸、導氣湯)
七、橘核丸
第四節 肝陰虛證辨治用方
一貫煎

第四章 心腦血管疾病辨治用方
第一節 心腦血管寒證辨治用方
一、桂枝加附子湯(桂枝甘草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
第五章 腎膀胱疾病辨治用方
第六章 大腸疾病辨治用方
第七章 頭面疾病辨治用方
第八章 牙齦疾病辨治用方
第九章 咽喉疾病辨治用方
第十章 四肢腰背疾病辨治用方
第十一章 皮膚疾病辨治用方
第十二章 內分泌疾病辨治用方
第十三章 高血壓高脂血症辨治用方
第十四章 腫瘤疾病辨治用方
第十五章 發熱疾病辨治用方
第十六章 婦科疾病辨治用方
第十七章 跌打損傷辨治用方
第十八章 蟲證辨治用方
第十九章 食物中毒或痰食用方
第二十章 癰疽瘡瘍辨治用方

文摘

結合數十年臨床診治體會,認為在通常情況下中醫在辨證過程中最好能認清病證表現是西醫什麼病,研究病證既要辨清中醫病變證型,又要認清西醫疾病病情,只有將中醫辨證與西醫辨病有機結合,才能使治療方藥更具有針對性與切機性,即使西醫對某些疾病還沒有認識清楚,或正在研究之中,中醫對此辨證都要儘可能地統籌兼顧,全面考慮,避免治病用方顧此失彼。如病以心悸為主,必須辨清致病原因是心功能性疾病引起的心悸,還是心器質性疾病引起的心悸,或是心臟以外疾病引起的心悸,於此只有對心悸致病原因與病證表現全面了解、仔細研究與科學歸納,才能真正做到治病用方有的放矢。
當今諸多慢性疾病,從西醫辨病治療雖有一定效果,但還遠遠不能滿足臨床治病需要。如西醫診斷為腎病綜合徵,經過有效治療後,又經檢查各項指標均已恢復正常,但病人仍有腰酸腿軟、頭暈、乏力、身腫等,可服用西藥仍不能有效控制症狀表現,於此西醫若能利用中醫辨證而運用中醫治療,則能明顯改善臨床表現或消除症狀;再如西醫診斷為高血壓,經西藥治療後血壓恢復正常,但病人仍有失眠、多夢、頭暈、健忘等,於此若能合理運用中醫辨證,辨證若是心陰血虛證引起而選用天王補心丹,或是心肝陰血虛證引起而選用酸棗仁湯,或是心腎虛熱證引起而選用黃連阿膠湯,或是心火亢盛、陰血不足證引起而選用硃砂安神丸等,對此必須懂得西醫辨病的臨床表現務必符合中醫辨證之證型,以此選用中醫方藥,則能取得顯著治療效果。

序言

中醫辨證與西醫辨病在診治疾病過程中各自具有明顯優勢與特色,在臨床中怎樣才能使中醫辨證與西醫辨病在整體框架中形成比較合理的完整的統一認識,怎樣才能使中西醫各具優勢與特色的理論體系在用方治病過程中形成全新的統一的理論思維套用模式,對此值得認真思考與探索。
臨床上科學地套用中醫辨證結合西醫辨病,是提升運用中醫方劑能力的需要,是開拓運用中醫方劑思路的需要,是強化運用中醫方劑治病的需要,是改變運用中醫方劑思維的需要,亦是西醫套用中醫方劑解決疑難雜病的需要。有鑒於此,深入研究與探討方劑治病運用中醫辨證結合西醫辨病具有非凡的現實意義。
本人結合多年臨床診治體會,認為欲將中醫辨證結合西醫辨病,必須重視既要從中醫角度考慮辨證與確立治療原則,又要從西醫角度考慮辨病與確立治療方法,務必使中醫方劑套用西醫治療原理而符合中醫治療原則,以此將中醫治療與西醫治療相互結合與驗證,提高套用中醫方劑辨治西醫疾病的思辨能力,起到理論指導臨床套用的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