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千秋頌環形浮雕壁畫

中華千秋頌環形浮雕壁畫

中華千秋頌環形浮雕壁畫位於北京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中,是中華世紀壇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千秋頌環形浮雕壁畫,採用國內十五種天然彩色花崗岩雕刻而成。壁畫以編年史為順序,從文化、科技、藝術三個方面展開,共分四個歷史階段濃縮展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神與發展脈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千秋頌環形浮雕壁畫
  • 收藏地點:北京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 材質:十五種天然彩色花崗岩
  • 設計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袁運甫教授
簡介,內容,特點,評價及意義,

簡介

世紀壇大廳的正面,由九根鍛銅貼金的圓柱組成,整個大廳被映照得金碧輝煌,九根柱子中間一根直徑足有一米,上面飾有龍鳳紋樣浮雕,寓意“龍鳳呈祥,日月光華”。環繞在它周圍的八根小柱子上排列著整齊的雲紋浮雕,中央大柱與周圍柱子之間的圖案主次分明又相互呼應、渾然一體。整個大廳的頂部,閃爍著4000多顆“星星”,是用5個不同亮度等級的光導纖維製作的世紀之交時刻的星相圖。
中華千秋頌環形浮雕壁畫中華千秋頌環形浮雕壁畫
環形大廳被一幅名為《中華千秋頌》的巨型浮雕壁畫所環繞。壁畫高5米,周長117.6米,從設計到製作、安裝歷時近兩年,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室內環形浮雕壁畫。整幅壁畫用了15種采自全國不同產地、不同顏色、不同質感的天然石材,採取拼鑲、浮雕等方法製作而成。

內容

第一部分--"先秦的理性精神”
我國是一個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國,壁畫的第一部分刻劃了早期的史前文明、夏商周三代文明和春秋戰國文明。"千字文"里曾把我國史前的遠古時代描寫為"天地元黃、宇宙洪荒"的景象,也許這是上萬年以前的情況了,然而從先民們七千多年前所創造的文明足跡來看,已有很高的起點和水平。如早於夏、商、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紅山文化、良渚文化、仰韶文化……出土的大量藝術珍品即是明證。壁畫開篇中許多重要的國家文物一般都在五千年至七千年以上的久遠年代。 [史前文明]比較突出地表現了民族統一的象徵--炎黃二帝,同時還表現了古時氏族社會領袖選舉制度民主化萌芽的堯舜禪讓和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以及"河圖"、"洛書"等。 [三代文明]突出表現了商代青銅文明及文王演"易",武王伐紂、周公制禮以禮讓為國等內容。 [春秋戰國文明]著重突出了中國"軸心時代"的百家爭鳴,出現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一大群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的巨型浮雕群像,突出的有老子、孔子、墨子和諸子百家十餘人之多。相傳,孔子弟子三千,晚年,他又整理了《詩》、《書》,修正了《禮》、《易》,刪修《春秋》,使之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壁畫老子、孔子、墨子等人像背後為竹簡,是荊門郭店出土的楚簡《老子》篇。這一部分還有李冰父子和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形象,表現了屈原"天問"的境界及其"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博大胸懷。畫面還以精湛的技藝刻劃了戰國時期代表性的兩件藝術珍品,這就是1978年湖北隋縣擂鼓墩出土的"曾候乙編鐘"和河北省中山王墓出土的"十五連盞燈"。 壁畫開卷部分其頂端重要的位置有"河圖"、"洛書"圖。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曾在一次談話中戲說,"假如天外人要與我們通話,我們可以把中國古代發明的勾股弦定律和"河圖"、"洛書"拿出來以代表遠古文明的水平"。
第二部分--"秦漢唐的包容氣概"
[秦漢文明]·秦始皇最大的功績是統一了中國。結束了戰亂割據諸侯爭霸的局面,推動了歷史發展,實行了車同軌,書同文,以及度量衡的統一,推行郡縣制度,修築萬里長城等。壁畫中出現了五十多位兵馬俑將士的雕像和三套銅車馬壯麗行列的宏大場面。 ·司馬遷是一位"良史之才",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他記述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長達三千餘年的"史記"以至"明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之境界。 ·張騫曾兩次出使西哉,使漢代與西域各國建立了友好關係與經濟文化往來,並開闢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蔡倫造紙術的發明,居世界首位。先於阿拉伯六百年,更先於德國和義大利一千三百年,也是我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張衡,對天文、曆法、氣象學方面都有深刻的研究,曾發明渾天儀。他於公元132年還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探測地震的"地動儀",他比歐洲要早1748年。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還提出"先理身,後理人。"為蜀漢的發展和穩定起到關鍵作用。 ·同時期的曹操主張"改善吏治","惟才是舉",他在《龜雖壽》中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這種懷志抱負的樂觀精神深為後世敬仰。魯迅曾指出:"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 [六朝文明]·"書聖"王羲之為傑出代表人物之一,他諸體兼善,尤長真書(又稱楷書)和行草,素有"飄若浮出,矯若游龍"、"為古今之冠"的美譽。他親筆書寫的《蘭亭集序》今已刻石於壁,供永世觀賞。 ·還應當提出來的是世界公認的偉大教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他計算的圓周率當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後人稱之為"祖率"。這數值經過一千年後,荷蘭人安東民茲、德國人奧托才重新得出。他一生還著有不少天文曆法的著作,如"大明曆"等。 [唐代文明]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唐代的開明皇帝。在他執政年代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實現了國家統一和安寧。他完善了科舉制度、士族制度、學校教育制度及納諫用人等政策,並總結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的名言警句。 ·鑒真,東渡六次,歷盡磨難艱險,實現了他"為傳佛法、何惜身命"的文化傳播使命。 ·文成公主出嫁松贊乾布,為漢藏兩族的團結和文化交流奠定了血肉聯繫的永恒基礎。 ·玄奘,他行程五萬里"西天取經",先後十八年,歷經一百二十餘國著有西行見聞《大唐西域記》十二卷,架起了中印友誼與促進了各國的文化交流。在唐代文明中,兩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李白和杜甫在中國詩壇上永遠閃耀著不滅的光輝。李白浪漫與豪放的氣質:"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一千多年來一直為人們傳育不衰。杜甫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巨匠,被人尊稱為"詩聖"、"詩史",他同情關切勞苦大眾,他寫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兩位詩人活的時間不長,李白故於公元762年,只61歲,杜甫故於公元770年,只58歲。 這部分壁畫還刻制了各個歷史時期大量有代表性的器物和景物,如秦代瓦當,上書"維天降靈,延元萬年一下康寧",以及"萬里長城"等,漢代透光銅鏡,大型地動儀、渾天儀,錯金蟠龍紋銅壺,馬踏飛燕、牛虎銅案,唐代大明宮麟德殿等數十件之多。
第三部分--宋元明清的公忠氣節
[宋代文明] ·火藥、指南針、印刷術以及造紙的發明是在不斷的進步中完善的、無疑這是影響全世界最重要的科技成就。馬克思在《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套用》里,曾如此指出:四大發明"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槓桿。"並認為這些發明--"都是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英)李約瑟、(日)藪內清等著名的科學史專家都是一致認為:四大發明"這對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從而也就不會有歐洲的現代化,這是歐洲人自己也承認的。"就人物而言,宋代文明中更突出地是表現了他們的公忠氣節,和憂國憂民的正氣情操。 列入壁畫之中的人物如: ·范仲淹,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國家社稷為重,他在千古名篇《岳陽樓記》中坦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九百年來,這兩句話已成為中國許許多多志士文人的座右銘。他為官一方清正廉潔,造福於民,為後人崇敬。 ·蘇軾,自稱東坡居士,偉大的愛國詩人,其學識和人格為後人稱道,他直言敢諫,杭州任官時疏通西湖,良田獲得灌溉,老百姓以建造蘇堤紀念他。即使詠歌自然,亦處處關合人情,熱愛人民,如其"水調歌頭"詞作:"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包拯,是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鐵面無私、執法如山的判官。他為官正義清廉,剛直不阿,他要求皇上"恤生靈之重困"。多次為民請命,鋤暴安民,改革弊政。 ·文天祥,是我國歷史上高風亮節、浩然正氣的南宋明相。他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氣之歌,為中國人民留下了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 ·岳飛與岳母,岳飛是一代愛國名將,他母親曾在他背部刺書,"精忠報國"。他的忠勇剛直,堅定的愛國氣節,令人敬佩不已。後人為敬仰和紀念他,曾在杭州"岳王墳"書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的名句。 ·朱熹,他對"太極"思想理念有精深研究,並集儒、佛、道文化於一體。有人問他:"天地會壞否"?朱熹說:"不會壞,只是將人無道極了,便一齊打合,混沌一番,人物都盡,又重新起。"他是南宋理學和經學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具有樸素的辯證思想。 [元代文明] ·馬可·波羅,是義大利的著名文化使者。1275年長途跋涉後來到中國,在我國居住過17年之久,並完成了《馬可波羅環宇記》。此後約一百年左右,歐洲學者對此書奉為"可信賴的真理之泉",對中西方交流、商貿產生了很大影響。 ·郭守敬,人們稱他是"巧思絕人,度越千古"的偉大科學家,對水利、天文、曆法有重要的研究成果和貢獻。如重新測定赤角為23度35分54秒,(漢代原測定是24度),此測定數比近代天體力學的計算僅僅誤差1.36秒。後來他又創《授時曆》,成為古代最精密的曆法。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把月球北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郭守敬山"。 [明代文明] ·明代的大航海家鄭和,29年間七次出使西洋,先後到達三十多個亞非國家和地區,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發展,並開闢了第二條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 ·李時珍,是明代偉大的藥物學家、醫學家,著有《本草綱目》共52卷,190餘萬字,收集藥方一萬多個,1160幅附圖,1892種藥,已翻成英、日、德、法、俄、拉丁六國文字。 ·王陽明,明末哲學家、教育家,斷言"心明便是天理",並提出"致良知"學說,主張"知行合一"、"知行並進",他對兒童教育主張"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以達到"自然日長日化",他反對"鞭撻繩縛,若待拘囚。"著作《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學說以反傳統出現。影響廣及國外。 ·利馬竇,義大利人,他於1582年萬曆十年來中國,介紹西方自然科學知識,並著有《天學實義》和徐光啟合譯《幾何原本》等。 ·鄭成功,1662年他為抗拒侵略收復了台灣,是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至始荷蘭殖民主義者侵占我國台灣長達38年的歷史,是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至始荷蘭殖民主義者侵占我國台灣長達38年的歷史(1624-1662)宣告結束。他還鼓勵發展生產,墾荒屯田、行政管理諸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 [清代文明] ·曹雪芹,清代偉大的文學家,創作了著名小說《紅樓夢》,五四運動後,研究它的"紅學"更成為顯學,形成研究熱潮,並翻譯成英、德、日、俄、法、意等八國文學版本。 ·康熙,在位61年,是位宏才大略的政治家,還是位博學多才的學問家。他在獎勵生產,整頓朝政,發展社會經濟,以及勵精圖治,鞏固國家領土完整和民族統一、捍衛國家安全等方面都有卓著功績。
第四部分--近現代的救亡與啟蒙和中華民族的獨立與中興 [近代文明]·畫面表現的有鴉片戰爭,林則徐虎門銷煙。 ·戊戌變法,康有為《大同書》,譚嗣同《仁學》,康、梁(啟超)起草長達1.4萬字的《上皇帝書》,及"七君子"維新派成員譚嗣同等為慈喜等頑固派所誅殺等等,維新派的革命行動和主張,特別是其反殖民,反封建的思想,為中國近代的啟蒙運動開闢了先河,直到五四運動前夕,他們的吶喊,更深深鼓舞著中國許多進步青年和革命志士去衝決舊世界的網羅。 ·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偉大勝利,推翻了滿清封建王朝的統治,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打下了基礎,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發表了宣言。他積勞病故前發出了遺願:"革命尚末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現代文明]
·以高度概括的手法,在畫面左側由下及上,以波浪式的形式逐步推進的表現了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建立、南昌起義、萬里長征、抗日戰爭、渡江戰役、開國大典等波瀾壯闊的英勇鬥爭和勝利。同時,還象徵性的表現了本世紀初期以魯迅先生為旗幟的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二十世紀中國大地上發生的這系列偉大變革,也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並尋找到當代中國式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的必由之路。 這一部分的中心畫面,以熱烈、宏偉的場面歌頌了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央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和宋慶齡、李濟琛、張瀾、黃炎培等一起出席開國大典的隆重場面。 其後著重表現的是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光輝形象,刻劃了天安門前歡慶國慶的隊伍中,民眾自發展示出"小平您好"條幅的動人場景,它深切表現了人民民眾與領袖之間親情。同時在畫面中也記錄了香港、澳門回歸。以及經濟文化建設和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在一片歡騰的氣氛中,表現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喜迎新世紀的期望與信心。並以江澤民主席2000年元旦賀詞中的一段話作為《中華千秋頌》的結束語,它以輝煌的金字銘刻在巨大的漢白玉石材上面:"中華民族將在完成祖國統一和建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上實現偉大的復興!"

特點

據壁畫的總體設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袁運甫教授介紹,整幅壁畫設計是以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為主線,圍繞“先秦的理性精神”、“漢唐的包容氣概”、“宋元明清的公忠氣節”、“近現代百年歷史”為主題。用不同歷史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代表人物、文化經典貫穿下來一氣呵成,如一幅歷史的長卷,悠悠的遠古一直到我們親歷的時代。展現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發展道路和綿綿不斷的燦爛文化。 整幅壁畫刻畫了200多個人物,3米以上的大型人物就有62個。背景部分則採用了歸納和裝飾的手法,與人物形成對比,突出了主體人物形象。
在古代和現代部分的處理手法上也有不同,古代部分民族特色較濃,裝飾性很強。而現代部分則更富情節化,傳遞了時代的信息。 由於壁畫使用了15種不同石料,所以色彩非常豐富,有乳白色、深灰色、淺灰色、粉色、淡綠色、黃色等不同顏色。壁畫的主體人物是用采自貴州的象牙黃石料雕刻而成,其色彩溫暖細膩。背景則用不同色彩的石料雕刻。用不同色彩和材質來區分不同的時代,是這幅壁畫的一大設計特色。雖然整幅壁畫由多種色彩組成,但石料的色彩具有天然、古樸、沉著的特性。

評價及意義

中國美術館館長楊力舟先生說:“整幅壁畫構圖飽滿、用線講究、色彩和諧,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時代感。” 北京市政協副主席、這幅壁畫的最早發起人朱相遠先生說:“早在1994年他就萌發了要在世紀之交創建一面世紀牆,即這幅壁畫的前身。最早是想在天安門旁的紅牆上,雕刻下五千年的歷史。1997年賈慶林同志提出在世紀壇的位置建世紀牆,後又經過一年多的討論,決定在這裡建一個具有歷史性和標誌性的建築——中華世紀壇。也可以說是先有了這幅壁畫,後來才有世紀壇。”
世紀壇《中華千秋頌》浮雕壁畫,是具有歷史性、標誌性、紀念性、文化性的宏偉巨製。它濃縮了中華民族文化,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眾多的專家學者,多次開會討論,反覆論證。壁畫從構思、設計草圖、定稿,到製作完成,經歷了集思廣益,多次聽取專家意見,反覆修改,九易其稿,歷時近兩年。《中華千秋頌》巨型壁畫恢宏壯麗的氣勢和精美強烈的藝術衝擊力,成為新世紀的大型紀念性藝術工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