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烏克蘭政府民用航空運輸協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烏克蘭政府民用航空運輸協定是由烏克蘭在1993年07月05日,於北京簽定的條約。

基本介紹

  • 條約分類:空運
  • 簽訂日期:1993年07月05日
  • 生效日期:1993年07月05日
  • 時效性:現行有效
  • 條約種類:協定
  • 簽訂地點:北京
  
前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烏克蘭政府(以下簡稱“締約雙方”);
為了便利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交往,發展兩國民用航空方面的相互關係;
作為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七日在芝加哥開放簽字的《國際民用航空公約》的參加國;
就建立和經營兩國領土之間及其以遠地區的航班,達成協定如下:
第一條定義
除非本協定另有規定,本協定中:
一、“公約”,指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七日在芝加哥開放簽字的《國際民用航空公約》,包括根據該公約第九十條通過的任何附屬檔案,以及根據該公約第九十條和九十四條對附屬檔案或公約的任何修改,只要這些附屬檔案和修改已經締約雙方通過。
二、“領土”,就一個國家而言,指該國主權支配下的陸地、領海和內水及其上部的空氣空間。
三、“航空當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指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或者指受權執行該局目前所行使的任何職能的任何個人或者機構;烏克蘭方面指烏克蘭交通部,或者指受權執行該部目前所行使的任何職能的任何個人或者機構。
四、“空運企業”,指提供或者經營國際航班的任何航空運輸企業。
五、“指定空運企業”,指根據本協定第三條規定經指定和授權的空運企業。
六、“航班”,指以航空器從事旅客、行李、貨物或者郵件公共運輸的任何定期航班。
七、“國際航班”,指飛經一個以上國家領土上空的航班。
八、“非運輸業務性經停”,指目的不在於上下旅客、行李、貨物或者郵件的任何經停。
九、“運力”:
(一)就航空器而言,指該航空器在航線或者航段上可提供的商務載量。
(二)就航班而言,指飛行該航班的航空器的運力乘以該航空器在一定時期內在航線或者航段上所飛行的班次。
十、“運價”,指運輸旅客、行李和貨物所採用的價格和價格條件,包括提供代理和其他附屬服務的價格和價格條件。但不包括運輸郵件的報酬和條件。
十一、“航線表”,指本協定附屬檔案規定的航線表或者根據本協定第十七條規定修改的航線表。航線表是本協定的組成部分。
第二條授權
一、締約一方給予締約另一方以本協定規定的權利,以便其指定空運企業在航線表規定的航線上建立和經營國際航班(以下分別稱為“規定航線”和“協定航班”)。
二、在不違反本協定規定的情況下,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在規定航線上經營協定航班時,享有下列權利:
(一)沿締約另一方航空當局規定的航路不降停飛越締約另一方領土;
(二)在締約另一方領土內經締約雙方航空當局協定的地點作非運輸業務性經停;
(三)在規定航線上的締約另一方領土內的地點經停,以便載運來自或者前往締約一方領土的國際旅客、行李、貨物和郵件。
三、本條第二款的任何規定不應被認為給予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在締約另一方領土內規定航線上的一點載運前往該領土內另一點業務的權利。
四、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在締約另一方領土內地點上下前往或來自第三國國際業務的權利,由締約雙方航空當局商定。
第三條空運企業的指定和許可
一、締約一方有權書面向締約另一方指定一家空運企業,在規定航線上經營協定航班,並且有權撤銷或者更改上述指定。
二、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的主要所有權和有效管理權應屬於該締約方或者其國民。
三、締約一方航空當局可要求締約另一方指定空運企業向其證明,該指定空運企業有資格履行根據法律和規章所規定的條件,這些法律和規章是該當局在通常情況下,在經營國際航班方面合理地予以實施的。
四、在不違反本條第二款和第三款規定的情況下,締約另一方在收到上述指定後,應立即發給該指定空運企業以適當的經營許可,不應無故延誤。
五、空運企業一經指定並獲得許可,即可在本條第四款所述經營許可規定的日期,開始經營協定航班。
第四條撤銷、暫停或者附加條件
一、在下列任一情形下,締約一方有權撤銷或者暫停締約另一方指定空運企業的經營許可,或者對該指定空運企業行使本協定第二條規定的權利附加它認為必要的條件:
(一)締約一方對該指定空運企業的主要所有權和有效管理權是否屬於締約另一方或者其國民有疑義;
(二)該指定空運企業不遵守締約一方的法律和規章;
(三)該指定空運企業在其他方面沒有按照本協定規定的條件經營。
二、除非本條第一款所述的撤銷、暫停或者附加條件必須立即執行,以防止進一步違反法律和規章,否則這種權利只能在與締約另一方協商後方可行使。
第五條法律和規章的適用
一、締約一方關於從事國際飛行的航空器進出其領土或者在其領土內運行和航行的法律和規章,應適用於締約另一方指定空運企業進出締約一方領土或者在該方領土內的航空器。
二、締約一方關於旅客、機組、貨物或者郵件進出其領土或者在其領土內停留的法律和規章,例如關於入境、護照、海關和檢疫的規章,應適用於締約另一方指定空運企業進出締約一方領土或者在該方領土內的航空器所載運的旅客、機組、貨物和郵件。
三、對直接過境、不離開為直接過境而設的機場區域的旅客、行李和貨物,只採取簡化的控制措施。
第六條運力規定
一、締約雙方指定空運企業應享有公平均等的機會在規定航線上經營協定航班。
二、在經營協定航班方面,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應考慮到締約另一方指定空運企業的利益,以免不適當地影響後者在相同航線的全部或部分航段上經營的航班。
三、締約雙方指定空運企業提供的協定航班應與公眾對規定航線上的運輸需求保持密切聯繫,其主要目的應是以合理的載運比率提供足夠的運力,以便滿足目前和合理地預測到的締約雙方領土之間的旅客、貨物和郵件的運輸需要。
四、在指定空運企業的締約一方以外國家領土內規定航線上的地點上下旅客、貨物和郵件,應根據運力須與下列各點相聯繫的總原則予以規定:
(一)來自和前往指定該空運企業的締約一方領土的運輸需要;
(二)該協定航班所經地區的運輸需要,但應考慮該地區國家的空運企業所建立的其他航班;
(三)聯程航班經營的需要。
第七條商務安排
一、運力、班次、機型和班期時刻應由締約雙方航空當局商定。
二、締約任何一方指定空運企業在得到適當許可時並根據各自國家法律和規章應有權直接地和通過持有執照的代理在締約另一方領土內用當地貨幣自由銷售所有運輸服務。
三、地面服務事項應由締約雙方指定空運企業商定,並經締約雙方航空當局批准。
四、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可根據運輸需要申請在規定航線上進行加班飛行。加班飛行的申請至遲應在計畫加班飛行之日三天前向締約另一方航空當局提出,獲準後方可飛行。
第八條運價
一、締約雙方領土間的運價應在合理的水平上制定,適當照顧到一切有關因素,包括經營成本、合理利潤和航班特點(如速度和舒適水平)。
二、本條第一款所述運價,應由締約雙方指定空運企業商定,如有必要和可能,可與在相同航線或者其部分航段上經營的其他空運企業進行磋商。這樣商定的運價至少應在其擬議採用之日六十天前提交各自航空當局,經締約雙方航空當局批准後生效。
三、如締約雙方指定空運企業不能就上述運價中的任何一項達成協定,締約雙方航空當局應設法通過協商確定運價。
四、如締約雙方航空當局未能根據本條第二款就運價的批准達成協定,或者未能根據本條第三款就運價的確定達成協定,則應根據本協定第十八條規定提交締約雙方解決這一問題。
五、根據本條規定製定新運價前,已生效的運價應繼續適用。
第九條提供技術服務和費率
一、締約一方應指定在其領土內供締約另一方指定空運企業經營協定航班所使用的主用機場和備用機場,並向該指定空運企業提供飛行協定航班所需的通信、導航、氣象和其他附屬服務。
二、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使用締約另一方的機場(包括技術設備及其他設施和服務)、通訊導航設備以及其他附屬服務,應按照締約另一方有關當局規定的公平合理的費率付費。這些費率不應高於對從事國際飛行的其他國家任何空運企業使用類似設備、設施和服務所適用的費率。
第十條關稅
一、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飛行國際航班的航空器,以及留置在航空器上的正常設備、零備件(包括發動機)、燃料、油料(包括液壓油)、潤滑油和機上供應品(包括食品、飲料和菸草),在進入締約另一方領土時,應在互惠的基礎上豁免一切關稅、稅捐、檢驗費和其他類似費用,但這些設備和物品應留置在航空器上直至重新運出。
二、除了提供服務的費用外,下列設備和物品在互惠的基礎上應豁免一切關稅、稅捐、檢驗費和其他類似費用:
(一)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或者代表該指定空運企業運入締約另一方領土、或者在締約另一方領土內裝上航空器專供飛行國際航班航空器使用的正常設備、零備件(包括發動機)、燃料、油料(包括液壓油)、潤滑油和機上供應品(包括食品、飲料和菸草),即使這些設備和物品在締約另一方領土內的部分航段上使用;
(二)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或者代表該指定空運企業運入締約另一方領土為檢修或維護其飛行國際航班航空器的零備件(包括發動機)。
三、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或者代表該指定空運企業運入締約另一方領土的客票、貨運單和宣傳品,在互惠的基礎上應豁免一切關稅、稅捐、檢驗費和其他類似費用。
四、本條第一、二款所述設備和物品,經締約另一方海關當局同意後,可在締約另一方領土內卸下。這些設備和物品應受締約另一方海關當局監管直至重新運出,或者根據海關法規另作處理。
五、如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和另一家在締約另一方領土內享有同樣豁免的空運企業訂有契約,在該領土內向其租借或者轉讓本條第一、二款所述設備和物品的,則也應適用本條第一、二款的豁免規定。
六、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在締約另一方領土內的代表機構的下列物品,在進入締約另一方領土時,在自用合理數量範圍內和互惠的基礎上應豁免關稅及其他進口環節的稅捐:
(一)辦公用品;
(二)辦事處自用車輛;
(三)機場內的專用車輛;
(四)用於在市內和機場間運送旅客、機組人員及行李的車輛(不包括小轎車);
(五)包括零備件在內的電子訂座和通訊設備。
七、直接過境的行李和貨物,除提供服務的費用外,在互惠的基礎上應豁免一切關稅、稅捐、檢驗費和其他類似費用。
第十一條代表機構和人員
一、為了經營規定航線上的協定航班,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有權在對等的基礎上在締約另一方領土內規定航線上的通航地點設立代表機構。
二、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派駐在締約另一方領土內的代表機構的工作人員,應為締約任何一方的國民,其人數由締約雙方航空當局商定。上述工作人員應遵守締約另一方的法律和規章。
三、締約一方應為締約另一方指定空運企業代表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效地經營航班提供協助和方便。
四、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進出締約另一方領土的國際航班上的機組人員應為締約一方國民。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如欲在進出締約另一方領土的國際航班上雇用任何其他國籍的機組人員,應事先取得締約另一方的同意。
第十二條稅收
一、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從事國際運輸在締約另一方領土內取得的收入和利潤,締約另一方應免徵一切稅收。
二、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在締約另一方領土內的財產,締約另一方應免徵一切稅收。
三、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在締約另一方領土內的代表機構人員如系該締約一方國民,其取得的工資、薪金和其他類似報酬,締約另一方應免徵一切稅收。
第十三條收入匯兌
一、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在互惠的基礎上,有權將在締約另一方領土內所得的收入匯至締約一方。
二、上述收入的匯兌套用可兌換貨幣,並按結算當日適用的有效匯率進行結算。
三、締約一方應為締約另一方指定空運企業在締約一方領土內的收入的匯兌提供便利,並應協助辦理有關手續。
第十四條航空保全
一、締約雙方重申,為保護民用航空安全免遭非法干擾而相互承擔的義務,構成本協定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締約雙方應特別遵守一九六三年九月十四日在東京簽訂的《關於在航空器內犯罪和犯有某些其他行為的公約》、一九七0年十二月十六日在海牙籤訂的《關於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約》以及一九七一年九月二十三日在蒙特婁簽訂的《關於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為的公約》的規定。
二、締約雙方應根據請求相互提供一切必要的協助,以防止非法劫持民用航空器和其他危及民用航空器及其旅客和機組、機場和導航設施安全的非法行為,以及危及民用航空安全的任何其他威脅。
三、締約雙方在其相互關係中,應遵守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制定的、作為《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屬檔案並對締約雙方均適用的航空保全規定和技術要求。締約雙方應要求在其領土內註冊的航空器經營人或者主要營業地或者永久居住地在其領土內的航空器經營人遵守上述航空保全規定。
四、締約雙方同意,可要求其航空器經營人在進出締約另一方領土或者在該方領土內停留時遵守締約另一方制定的航空保全規定和要求。締約雙方保證在其領土內採取足夠有效的措施,在登機或裝機前和在登機或裝機時,保護航空器的安全,並且在登機或裝機前,對旅客、機組、行李、貨物和機上供應品進行檢查。締約一方對締約另一方提出的為對付特定威脅而採取合理的特殊保全措施的要求,應給予同情的考慮。
五、當發生非法劫持民用航空器事件或者以劫持民用航空器事件相威脅,或者發生其他危及民用航空器及其旅客和機組以及機場和導航設施安全的非法行為時,締約雙方應相互協助、提供聯繫的方便並採取其他適當的措施,以便迅速、安全地結束上述事件或者以上述事件相威脅。
第十五條資料的提供
締約一方航空當局應根據締約另一方航空當局的要求,向其提供審查締約一方指定空運企業在規定航線上的協定航班的運力所合理需要的統計資料。這些資料應包括確定該指定空運企業在協定航班上所載的業務量所需的全部資料。
第十六條協商
一、締約雙方應本著密切合作和互相支持的精神,保證本協定各項規定得到正確的實施和滿意的遵守。為此,締約雙方航空當局應經常互相協商。
二、締約任何一方可隨時要求與締約另一方就本協定進行協商。這種協商應儘早開始,除非另有協定,至遲應在締約另一方收到要求之日起六十天內進行。
第十七條修改
一、締約任何一方如認為需要修改本協定或者其附屬檔案的任何規定,可隨時要求與締約另一方進行協商,此項協商可在航空當局之間進行,也可以書面形式或會晤進行,並應在締約另一方收到要求之日起九十天內開始,除非締約雙方同意延長這一期限。
二、經過本條第一款所述協商而商定的對本協定或者其附屬檔案的任何修改,應在通過外交途徑換文確認後生效。
第十八條解決爭端
一、如締約雙方對本協定的實施和解釋發生爭端,可先由締約雙方航空當局設法通過談判予以解決。
二、如締約雙方航空當局不能就上述爭端達成協定,此項爭端應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第十九條本協定以及對本協定的任何修改應向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登記。
第二十條終止
締約一方可隨時通過外交途徑向締約另一方通知其終止本協定的決定。此種通知應同時傳送給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此通知一經發出,本協定則於締約另一方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二個月後終止,除非在期滿前經締約雙方協定撤回該終止通知。如果締約另一方沒有確認收到通知,則應認為該通知在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收到通知之日起十四天后已被收到。
第二十一條生效
本協定自簽字之日起生效。
下列代表,經其各自政府正式授權,在本協定上籤字,以昭信守。
本協定於一九九三年七月五日在北京簽訂,共兩份,每份都用中文、烏克蘭文和英文寫成,三種文本同等作準。如對本協定任何條款的解釋發生分歧,應以英文文本為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烏克蘭政府
代表代表
柯德銘拉修克
(簽字)(簽字)
附屬檔案:航線表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指定空運企業經營協定航班的往返航線:
中國境內地點——經締約雙方航空當局協定的一個中間點——基輔和烏克蘭境內另一點
(二)烏克蘭政府指定空運企業經營協定航班的往返航線:
基輔和烏克蘭境內其他地點——經締約雙方航空當局協定的一個中間點——北京和天津
(三)締約任何一方指定空運企業在任何或者所有飛行中可不降停其規定航線上的任何地點,但協定航班應在該締約方領土內始發和終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