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教育合作事業研究(1912-1949)

中法教育合作事業研究(1912-1949)

《中法教育合作事業研究(1912-1949)》是2011年3月1日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葛夫平。本書主要研究了1912年到1949年中法在教育方面事業的合作過程和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中法教育合作事業研究(1912-1949)
  • 作者:葛夫平
  • ISBN:9787545803709
  • 定價:68.00元
  •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3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和法國都是文化大國,分別代表東西方兩種不同文明。在兩國關係中,文化關係始終占有特殊地位。誠若蔡元培所說:“西洋各國,在文化上與中國最有關係的是法國。只看從余廉(Julien)以來,中國的經書都有法文譯本。從沙萬(shaVanne)以來,中國最偉大的古物美術品,都有法國的照印本。”就近代來說,當19世紀法國挾持武力,要求發展與中國關係的時候,就將文化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今天,中法兩國早已消除了近代兩國之間曾經存在的不平等關係而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在這新時期里,文化交流仍然在中法關係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這不但滿足了兩國人民對對方文化的好奇心,認識了對方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而且還有力地推動了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發展。21世紀初舉辦的“中法文化年”,即是一個很好的見證。
然而,在不同時代,中法兩國文化交流的形式、內容和特色,是不盡相同的。從中法兩國文化交流的渠道和形式、內容和特色來看,中法兩國文化交流的歷史大體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19世紀之前,中法兩國的文化關係主要通過傳教士的渠道;19世紀至1912年清朝帝制覆滅是一個過渡時代,傳教士和世俗教育共同扮演重要角色;民國時代,世俗教育成為中法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和內容。

作者簡介

葛夫平,女,浙江寧波人,1965年4月生。1984年畢業於杭州大學歷史系,1992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同年7月到該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2000年被評為副研究員,研究專長為近現代中外關係史。曾在瑞士洛桑大學、法國國立科學研究中心、法蘭西學院等科研機構訪學,至今已發表論文20餘篇。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一場特殊的留法教育運動
第一節 早期留法教育追溯
第二節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興起及其發展
第三節 法方的態度和支持
第四節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夭折
第五節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文教意義及其教訓
第二章 里昂中法大學
第一節 里大的創辦及沿革
第二節 校務組織和管理問題
第三節 里大的經費狀況及使用
第四節 學生的培養
第五節 溝通中法文化交流的橋樑
第六節 里大與勤工儉學之關係
第三章 北京中法大學
第一節 創辦與沿革
第二節 校務組織與管理
第三節 校風、辦學條件與課程設定
第四節 學生的培養及學術研究
第五節 致力於中法學術文化交流
第六節 存在的問題
第四章 上海中法工學院
第一節 一戰的“禮物
第二節 開辦初期概況
第三節 1923年的學潮及改組
第四節 1927年的學潮及改組
第五節 中法國立工學院時代
第六節 停辦與校產的處置
第七節 問題探析
第五章 巴黎中國學院
第一節 學院緣起
第二節 漢學家主導地位的確立
第三節 學院的組織管理、經費及使用
第四節 培養漢學人才
第五節 圖書館建設及出版工作
第六章 北京中法漢學研究所
第一節 北京中法漢學研究所的創辦
第二節 學術研究
第三節 圖書館建設與出版工作
第四節 學術普及與推廣活動
第五節 改組及停辦
第六節 對中法學術的貢獻
第七章 中法教育基金委員會
第一節 法國退還庚款的經過
第二節 中法教育基金的構成及其數額
第三節 基金會組織沿革及基金管理
第四節 經辦事業
第五節 問題探析
結語20世紀中法教育合作事業總結與反思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