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橋

中正橋

洛陽中正橋的修建,與1932年國民政府遷洛有關。1932年1月28日夜,日軍突然進攻上海,企圖進逼南京,著名的“一·二八”事變發生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正橋
  • 修建:1932
  • 跨徑:15.2米
  • 全長:258.4米
洛陽中正橋,台灣中正橋,歷史,川端橋和螢橋,

洛陽中正橋

洛陽中正橋位於伊河龍門段。到了枯水期,從焦柳線伊河大橋上向下望去,可以看到中正橋的殘跡。
事變發生當夜,國民政府在南京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立即遷都洛陽,定洛陽為戰時行都,以與日軍“周旋”。1月30日,南京政府一乾官員浩浩蕩蕩趕赴洛陽。但此時,千年帝都洛陽已經破敗不堪:這裡不僅沒有足夠的辦公場所,連居住的地方都難找。更讓國民黨要員無法忍受的是:洛陽交通不便,要去關林、龍門石窟這些名勝古蹟參觀,只能通過洛河上簡易的便橋——這哪裡像一個都城啊!
在時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提議下,洛陽成立“行都建設委員會”,打算修建跨洛河和伊河的大橋。
1932年年底,國民政府遷回南京,洛陽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停滯了,跨河大橋的建設也不例外。
1936年6月,跨伊河大橋開始修建。
跨伊河大橋一共17孔,跨徑為15.2米。橋全長258.4米,橋面淨寬6米,雙車道,下部為雙柱式鋼筋混凝土基礎。
跨伊河大橋由豫西橋樑工程處督修,由上海私營合興成建築公司承建。當時,附近的洛河之上有了一座簡易木橋,是1935年3月建成的,運輸新橋的建材都要從這座橋上通過。
1937年跨伊河大橋在這一年通車,命名為“中正橋”。

台灣中正橋

中正橋,舊名川端橋,因日治時期與台北市川端町(今水源快速道路附近)連線而得名,戰後改名中正橋。此橋跨越新店溪,連線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三段和台北縣永和市永和路二段的橋樑,縣道111號路段之一。始建於1937年(民國26年、日本昭和12年)2月,於1972年(民國61年)7月改建完成。為聯絡永和地區與台北市之間的重要聯絡通道。
主橋長400米,寬24米,高11.8米,設有4線快車道、2線慢車道與2線人行道。往台北市方向過河面後,慢車道與人行道將回到地面重慶南路三段,唯4線快車道繼續經高架橋直達和平西路一段路口。永和市側有一牌坊,為收費站舊址(民國63年開始收費),後因收費員貪污案爆發而停止收費。

歷史

·建橋由來,相傳為楊仲佐(台灣畫家楊三郎之父)善種菊,1923年(民國12年、大正12年)裕仁皇太子(即後來昭和天皇)因喜愛菊花而至永和賞菊,然當時台北到永和僅能靠渡船往來,楊仲佐便藉機說服太子建橋,太子有感於渡船之不便與危險,下令日本政府日後興建川端橋。另一說為溪州(永和舊稱)耆老楊嘯霞所倡議興建。原橋為木造橋,遇新店溪漲潮易沖毀,沖毀的木材連帶影響下游昭和吊橋(今光復橋)與台北橋(台北大橋),由中和莊助役游火金提議改建水泥橋。木造橋說有待文獻考據。
·1935年(民國24年、昭和10年)6月興工。
·1937年(民國26年、昭和12年)2月川端橋竣工,耗資35萬2千餘日圓,全橋長304米,寬5.2米,設2線車道。3月25日,舉辦竣工式。
·1945年(民國34年)11月,中和鄉長蕭昌銅更名為“中正橋”。
·1954年(民國43年),因應交通量大增與防空疏散需求,加寬橋面7米作人行道使用。
·1962年(民國51年)5月25日,第二次拓寬、整修橋面竣工。
·1963年(民國52年)5月31日,政府修建永和堤防,為符合河寬之規定,橋長向南延伸100米竣工。
·1968年(民國57年)5月5日,鋼樑工程完工。
·1971年(民國60年)10月修建完成通車,前副總統嚴家淦為新橋落款。

川端橋和螢橋

部分書籍稱‘川端橋因夜間川端町附近常見螢火蟲出沒,而有“螢橋”別稱’,實為以訛傳訛。根據《台北市土木要覽》之記載,川端橋是鋼筋混擬土橋,位在川端町溪洲間,長300.36米;而賞螢火蟲的螢橋則是木橋,位在川端町13番地(廈門街與和平西路口),僅長19.4米,兩者位置、長度等均不同,故川端橋並非螢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