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一種病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暑是在暑熱季節、高溫和(或)高濕環境下,由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根據臨床表現,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類型。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heat stroke 
  • 英文別名:sunstroke
  • 就診科室:急診科
  • 多發群體:高溫環境下作業的工人,老年人和嬰幼兒
  • 常見病因:機體產熱增加、散熱減少、熱適應能力下降
  • 常見症狀:高熱、大汗或無汗、口渴、噁心嘔吐、抽搐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1.產熱增加
在炎熱高溫季節或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環境下勞動,防暑降溫措施不足等。
2.機體散熱減少
環境溫度、濕度高,通風不良,汗腺功能障礙等。
3.機體熱適應能力下降
年老體弱、產褥期女性及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等基礎病的患者熱適應能力相對較弱,同等環境下更易發病。

臨床表現

根據我國《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GB11508-89),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
1.先兆中暑 
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2.輕症中暑
除上述症狀外,體溫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3.重症中暑
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熱痙攣是突然發生的活動中或者活動後痛性肌肉痙攣,通常發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腸肌和跟腱),也可以發生在腹部。肌肉痙攣可能與嚴重體鈉缺失(大量出汗和飲用低張液體)和過度通氣有關。熱痙攣也可為熱射病的早期表現。
熱衰竭是由於大量出汗導致體液和體鹽丟失過多,常發生在炎熱環境中工作或者運動而沒有補充足夠水分的人中,也發生於不適應高溫潮濕環境的人中,其徵象為:大汗、極度口渴、乏力、頭痛、噁心嘔吐,體溫高,可有明顯脫水征如心動過速、直立性低血壓或暈厥,無明顯中樞神經系統損傷表現。熱衰竭可以是熱痙攣和熱射病的中介過程,治療不及時,可發展為熱射病。
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急症,根據發病時患者所處的狀態和發病機制,臨床上分為兩種類型:勞力性和非勞力性熱射病。勞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內源性產熱過多,多見於健康年輕疼,常見重體力勞動、體育運動(如炎熱天氣中長距離的跑步者)或軍訓時發病。高熱、抽搐、昏迷、多汗或無汗、心率快,它可以迅速發生。其非勞力性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功能障礙引起散熱減少(如在熱浪襲擊期間生活環境中沒有空調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數天之內發生。其徵象為:高熱(直腸溫度≥41℃)、皮膚乾燥(早期可以濕潤),意識模糊、驚厥、甚至無反應,周圍循環衰竭或休克。此外,勞力性者更易發生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較高。

檢查

1.血、尿常規: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升高,蛋白尿和管型尿。
2.肝、腎功能與電解質檢測:嚴重病例常出現轉氨酶升高、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脫氫酶(LDH)升高、電解質紊亂、凝血機制異常。
3.心電圖:多表現為快速型心律失常。一般為竇性心動過速,室性早搏,有時也可表現為心動過緩, 可伴有T波及ST段異常。
4.CT檢查:方便、迅速而安全,尤其是對於急診患者能較快做出排除性診斷,對爭取時間搶救患者起到重要作用。
5.血氣分析:常提示代謝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鹼中毒,高乳酸血症、低氧血症等。

診斷

發病季節、高溫和(或)高濕環境及臨床表現(高熱、昏迷、抽搐)是中暑診斷的關鍵,也應注意除外其他器質性疾病。

治療

1.先兆中暑與輕症中暑的治療
立即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或電風扇下,最好移至空調室,以增加輻射散熱,給予清涼含鹽飲料,體溫高者給予冷敷。
2.重症中暑的治療
(1)降溫治療
快速降溫是治療的首要措施。
1)體外降溫:迅速脫離高溫高濕環境,轉移至通風陰涼處,將患者平臥並去除全身衣物,對皮膚肌肉按摩,促進散熱。無循環障礙者,冰水擦浴或將軀體侵入27℃~30℃水中降溫。對循環障礙者,採用蒸發散熱降溫,用涼水反覆擦拭皮膚,同時套用電風扇或空調加快蒸發。
2)體內降溫:體外降溫無效者,用冰鹽水進行胃或直腸灌洗,也可用無菌生理鹽水進行腹膜腔灌洗或血液透析,或將自體血液體外冷卻後回輸體內降溫。
3)藥物降溫:患者出現寒戰時可套用氯丙嗪靜脈輸注.並同時監測血壓。
(2)對症處理
1)昏迷患者應保持呼吸道暢通,給予吸氧,必要時氣管插管。
2)積極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維持酸鹼平衡。
3)補液速度不宜過快,以免觸發心力衰竭,發生心力衰竭予以快速效應的洋地黃製劑,
4)套用升壓藥糾正休克。
5)疑有腦水腫患者應給甘露醇脫水。
6)有急性腎衰竭患者可進行血液透析。
7)發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時酌情使用肝素,需要時加用抗纖維蛋白溶解藥物。
8)腎上腺皮質激素對高溫引起機體的應激和組織反應以及防治腦水腫、肺水腫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劑量不宜過大,用藥時間不宜過長,以避免發生繼發感染。
9)積極防治感染。
(3)監測
1)體溫監測:降溫期間連續監測體溫變化。
2)監測尿量:保持尿量> 30毫升/ 小時。
3)凝血功能監測:嚴密監測凝血酶原時間、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血小板計數和纖維蛋白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