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樓(廣州市中山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山樓,位於廣州市第六中,是一所集圖書館、網路中心、藝術中心等於一體的綜合大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樓
  • 位置:廣州市第六中
  • 用途:圖書館、網路中心、藝術中心
  • 相關名人:孫中山
基本信息,歷史沿革,

基本信息

中山樓,位於廣州市第六中,是一所集圖書館、網路中心、藝術中心等於一體的綜合大樓。
1924年6月16日,由孫中山創建的黃埔軍校長洲島舉行了開學典禮,親自兼任軍校總理,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黨代表,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它以"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開學典禮,當日檢閱台正中央高懸校訓:“親愛精誠”,配對聯:“法古今完人,養天地正氣。”孫中山那天穿著白色的中山服,校訓“親愛精誠”是由孫中山在開學典禮時親自宣布的。
全國政協和“黃埔軍校同學會”統計:從1924年創辦到1949年,黃埔軍校共招收學生二十三期,前六期為正宗的黃埔時期,畢業生共八千一百零七人;後十七期先後在南京、成都等地開辦,畢業生共約二萬五千人;再加上各分校,黃埔軍校總共約有畢業生三萬餘人。黃埔師生經過北伐戰爭、十年內戰、抗日戰爭和第三次國內戰爭,出現了一大批高級將領,成為國共兩黨軍隊的骨幹力量。國民黨方面,僅被授予上將軍銜的就有近四十人;在中將中,擔任過集團軍總司令、兵團司令以上職務的有五十餘人。共產黨方面,人民解放軍十位元帥中,林彪陳毅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五人出自黃埔;十名大將中,黃埔出身的占三位;五十七名上將中,有黃埔師生八人;此外,在紅軍、八路軍、新四軍和解放軍中,擔任正軍職以上領導職務的也有近四十人。

歷史沿革

黃埔人秉持中山先生 “團結奮鬥救中國”的精神,不屈不撓,愈挫愈奮,形成了親愛精誠,團結合作,衛國愛民,不怕犧牲的作風,被稱為黃埔精神。
1924年11月11日孫中山還創立了中山大學(當時稱廣東大學),中山先生手書“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被作為中山大學校訓。
1936年8月蔣介石在廣州設行營,到廣州來整理華南軍政事務,住在黃埔島上看到黃埔軍校舊址被廢棄,就手令行營發十萬元籌設黃埔中正學校一所,而以當時跟隨來廣州的諸位高級軍政人員為董事會成員,何應欽為董事長。黃埔中正學校以“親愛精誠”為校訓,以黃埔軍校校歌為校歌,以承續黃埔精神為宗旨,蔣先生特予囑咐:“本校應德智體群四育並重為教育方針,而尤以體育為首要”。
1950年黃埔中學中學與有著西南聯大血統的長風中學合併在鷺江辦學,名為省立珠江中學,1953年改為廣州市第六中學。1960年,廣州六中應中山大學要求改名為中山大學附屬中學,為省重點中學,1962年仍改為廣州市第六中學。
1993年,中大附中復辦時,由於歷史的機緣和現實的關係,得到了六中的全力幫助,歐隆躍校長、宋鑄華校長以及當時教導處羅耀新主任、張仲芳老師都是親力親為,給予無微不至的指導。
中山精神、黃埔精神構成了廣州六中精神的主幹。與中山先生血脈相承。故廣州市第六中學將其集圖書館、網路中心、藝術中心等於一體的綜合大樓命名為中山樓,以紀念中山先生,繼承中山精神,發揚黃埔精神,激勵師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