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化學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學院(School Of Chemistry Sun Yat-sen University)是中山大學二級學院

中山大學化學學院於2016年8月16日由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更名而來,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於1994年11月成立,其前身是創辦於1924年的中山大學化學系。

截至2016年5月,學院設有3個系、8個所和1箇中心,設有6個本科專業,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與碩士學位授予權,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有教職員工179人,本科生1189人,碩士生388人,博士生34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大學化學學院
  • 外文名:School Of Chemistry Sun Yat-sen University
  • 創辦時間:1924年
  • 類別:二級學院
  • 主管部門:中山大學
  • 現任領導蘇成勇(院長)
    陳文波(書記)
  • 專職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
  • 本科專業:6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
  • 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2個
  • 院系設定:化學系、套用化學系、高分子與材料科學系3個系
  •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新港西路135號
  • 主要獎項:開發中國家科學院化學科學獎1項(截至2016年5月)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截至2016年5月)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截至2016年5月)
  • 知名校友蘇鏘陳小明江元生姜中宏
辦學歷史,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科建設,學術科研,科研平台,科研成果,文化傳統,現任領導,知名校友,

辦學歷史

1924年2月4日,孫中山以陸海軍大元帥名義發布命令:“著將國立高等師範、廣東法科大學、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合併,改為國立廣東大學。3月3日,國立廣東大學籌備處召開第一次籌備會議,討論並通過《國立廣東大學籌備處組織大綱》,將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改為文科和理科,理科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質5系,設在廣州文明路原高師校園內。
1926年8月17日,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國民政府批准國立廣東大學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改稱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
1928年5月,化學系主任陳宗南及各教授有鑒於中國化學工業之不振,決定組建化學工業研究所,附屬於化學系,以調查,研究,改良,促進化學工業為宗旨。
1931年9月9日,學校以工科人才極為重要,增設工科,,先行開設土木工程系、化學工程系,暫並於理科,成為理工學院。
1934年7月5日,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成立,化學工程系劃歸工學院。理工學院改稱理學院。9月,石牌新校第一期工程完工,農、工、法三學院遷入新校址辦公與教學。
1935年10月,理學院化學系遷入石牌新校。 化學系和化學工程系共有教室兩座,每座除研究室及事務室外,各設有四個大實驗室。無機、有機、定性、定量實驗室設在化學館。工業化學、化學工程及工業分析等實驗室設在化工館。
1938年夏,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化學工程系併入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進攻廣州,國立中山大學奉命撤離廣州,初遷廣東羅定;11月中旬,改遷廣西龍州;正往龍州途中,又奉命再遷雲南,1939年定址澄江。學校無法集中開展教學,各學院院址分散在城內外各處。其中,理學院辦事處設在垮馬村文昌寺內,學生分散在東浦鄉、大仁莊、東山村、東龍潭等處。工學院在澄江城外金蓮鄉、梅玉村、中新鄉、舊城鄉等地。
1940年秋,國立中山大學遷往粵北坪石。其時工學院設在坪石附近的三星坪,理學院設在坪石附近的塘口。
歷史沿革歷史沿革
1945年1月,坪石陷於被日軍包圍之勢,理學院、工學院又遷往廣東連縣、仁化及粵東等地。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師生得以重返石牌校園,並於同年12月正式複課。
1952年,中山大學工學院調出,參與組建華南工學院,中山大學化學系與嶺南大學化學系等合併。10月21日,中山大學從廣州東郊石牌原址遷入珠江南岸的康樂園(原嶺南大學校址)內。
1953年,第二次院系調整後,中山大學化學系設有無機化學(負責人楊燕生)、分析化學(負責人陳淑達)、有機化學(負責人李子誠、李曼孚)、物理化學(負責人周達仁)4個教研小組。
1958年,中山大學高分子化學研究室成立,中山大學成為國內綜合大學中開展高分子化學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1970年8月15日至9月底,中山大學把全校原有的9個系17個專業,調整合併成9廠系17個專業,其中與化學系有關的是:稀有金屬廠(系)(設稀有金屬提取、稀有金屬材料兩個專業連隊)和合成材料廠(系)(設材料合成、材料改性與加工兩個專業連隊)。
中山大學化學學院中山大學化學學院
1973年6月,中山大學共設11個系30個專業,其中包括化學系、金屬系等。
1977年10月17日,中山大學金屬系金屬化學專業併入化學系。
1978年,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經國家教委批准成立,為中國高校最早成立的同類研究所之一。
1985年,中山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成立。
1994年11月9日,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成立,學院在化學系、高分子研究所和材料科學研究所的基礎上組建而成,同日舉行了新化學大樓豐盛堂的奠基儀式。
2016年8月26日,中山大學化學學院成立,由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更名而來。
中山大學化學學院中山大學化學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5月,學院設有3個系(化學系、套用化學系、高分子與材料科學系),設有6個本科專業。
專業設定
化學
化學生物學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化學工程與工藝
材料化學
套用化學
資料來源:備註:具體招生專業信息詳見學校官網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5月,學院有教職員工179人,專任教師106人。其中教授54人,副教授41人,高級講師1人,講師9人,博士生導師52人,專職科研人員53人;師資隊伍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6人,長江學者青年學者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2人,“國家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973首席科學家1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首批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中組部“萬人計畫”首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中組部“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組部“千人計畫”1人,中組部“青年千人計畫”11人,“珠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16人,“廣東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
專職中國科學院院士:計亮年陳小明
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陳小明
中組部千人計畫:孫紅哲
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梁錦榮(美國工程院院士)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小明、章明秋蘇成勇童明良張傑鵬、紀紅兵
國家重大研究計畫首席科學家:蘇成勇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許家瑞、陳小明、章明秋、蘇成勇、童明良、毛宗萬陳永明、張傑鵬、帥心濤歐陽鋼鋒、紀紅兵、巢暉
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李高仁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人員:童明良、紀紅兵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吳丁財戴宗、張偉雄
中組部青年千人計畫:王嬌炳趙曉丹汪君余丁山姜久興李光琴李樂、李滿榮、鄭治坤、朱克龍、徐亮、朱庭順、胡鵬、韓治際、楊振宇
廣東省培養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紀紅兵、吳丁財、楊志涌、蘇成勇、張藝、李仁教、匡代彬、潘梅、張利、陳洪燕、紀紅兵、陳永明、張傑鵬、帥心濤、吳丁財、柯卓鋒、周磊等
國家級教學團隊:化學教學團隊(2008年,陳小明)

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5月,學院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4門課程入選國家精品課程,1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榮獲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8項,已出版“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7部。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化學
廣東省名牌專業:化學、材料化學
廣東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材料化學、化學
國家精品課程: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現代化學實驗與技術、綜合化學實驗
教學成果
獲獎項目(成果)獲獎時間獲獎全名
高等化學資源共建共享平台
2005年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化學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2005年
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2005年
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化學類專業《化學生物學》課程新體系的建設與實踐
2005年
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融培養興趣、激發創新意識為一體的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
2005年
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化學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2009年
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開放式、研究性”實驗與化學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2009年
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建設國家精品課程,培養化學創新人才
2014年
廣東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強化實驗教學建設,開展全程科研訓練,培育化學創新人才
2014年
廣東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科研促教學,深度融合現代化學實驗技術和教學實踐,全力培養化學創新人才
2017年
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資料來源:

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5月,學院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與碩士學位授予權,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個廣東省重點學科(攀峰重點學科)。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重點學科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化學學科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無機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廣東省重點學科(攀峰重點學科):化學
  • 學位點設定
一級學科博士與碩士學位授予權: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 學科排名
據基本科學指標(ESI)資料庫2016年12月的數據顯示,中山大學化學學科論文總引用數進入ESI資料庫全球前1‰(排名第86)。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髮展中心2012年第三輪學科評估中,中山大學化學學科與武漢大學化學學科排名並列第10。

學術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5月,學院有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4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廣東高校重點實驗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廣東省引進創新創業團隊1個,8個校級研究所。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聚合物複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物無機與合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創新團隊:金屬配合物合成化學與晶體工程團隊(陳小明,2007-2009年)、生物無機化學團隊(毛宗萬,2013-2015年)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高性能熱塑性樹脂基複合材料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高性能有機聚合物光電功能薄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熱敏性精細化學品合成與分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功能生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環保功能油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高校重點實驗室:新型聚合物材料設計合成與套用實驗室、環境與能源化學重點實驗室
廣東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精細石油化工技術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校級研究所:無機化學與材料研究所、物理化學研究所、有機化學研究所、分析科學研究所、高分子研究所、材料科學研究所、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環境化學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5月,學院獲開發中國家科學院化學科學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一等獎8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二等獎15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三等獎10項。
國家級獲獎
授予類別獲獎名稱項目
國家教委
1995年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光致變色防偽標記油墨(乙類)
國家教委
1995年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新型陽離子聚合引發劑體系及α—蒎烯聚合的微觀控制
國家
1995年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分析化學(第三版)
教育部
1999年科技進步二等獎
新型Nd—Ti催化劑苯乙烯等規配位聚合及其與α—烯烴共聚合的研究
教育部
1999年科技進步獎(基礎類)二等獎
金屬酶體系的結構、機制和模擬研究
教育部
1999年科技進步獎(發明類)二等獎
生物工程方法生產葡萄糖酸鋅(鎂、錳、內脂)新工藝的研究
教育部
2000年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化學與社會(編著)
教育部
2001年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金屬酶模型化合物的結構、生物功能、作用機制之間規律性
國家
2007年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配合物控制合成與晶體工程方法基礎研究
教育部
2007年高校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非層狀納米粒子的表面接枝及其在高分子材料改性中的套用
教育部
2008年高校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金屬基固體化合物在微納空間的結構與合成化學研究
資料來源:

文化傳統

  • 院徽
設計說明:
1. 院徽以漢字“化”構形,同時有機地融入學院英文簡稱“CHEM”,體現了化學學院的鮮明特色。
院徽院徽
2. 院徽漢字形象的納入,體現了學院濃厚的人文文化氛圍和民族特色,同時也表達了學習現代化學先進科學知識振興民族化學工業的育人宗旨。
3. 圖案線條幻化成一隻展翅飛翔的雄鷹,充滿向上的動力和氣勢,象徵學習的不斷進步和人才的成長過程。圖案同時也似翻動的書本,體現了濃厚的學習氛圍。
4. 圓球形似地球,也代表化學分子,其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的構成形式體現了深厚的民族傳統哲學內涵,綠色代表綠色化學與可持續發展,同時也表現了其與時代共同進步的發展潛力。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
黨委書記
陳文波
副院長
副書記
資料來源:

知名校友

陳可忠,化學家、教育家。
陳宗南,著名教育家、化學家。
程耀椿,哥倫比亞大學化工科碩士、博士。
丁緒賢,分析化學家、化學教育家和化學史家。
康辛元,造紙專家。
李敦化,教育家和科學家,是中國硫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
林尚安,高分子化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龍康候,有機化學家和教育家,中國海洋天然產物化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羅雄才,化學家、教育家。
姚萬年,中國化學會發起人之一。第一屆、第二屆理事。
蘇鏘,稀土材料與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計亮年,稀土材料與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江元生,中國科學院院士。
梁棟材,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小明,無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周國泰,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耀文,瑞典皇家科學院青年院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