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另類語

指中學生自創的另類語言。體現了90後凡事不喜歡落入俗套,偏愛標新立異。有的是縮寫,如用VVG表達very very good(非常好);有的是以數字代替文字,比如離開時打招呼告別不說“再見”,而是“3166”(諧音等同於日語中的“再見”)等。中學生另類語是一種情緒表達,正處於青春期的他們,往往會故意製造一些語言規則,儘量不讓別人進入自己的世界;也有學生則純粹是因為好玩有趣,創造並傳播這些語言。另類語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學生們的創造性,老師和家長不妨學習新語言,與他們交流從而增加親切感和認同感,真正了解其內心世界。

簡介,評論,

簡介

“如果暑假能去旅遊,當然VVG啦”、“我現在狀態,信號3……”一些家長近日在教育論壇上求救:“這些都是孩子和同學打電話聊天時說的,我聽著就像特工用暗號接頭似的,真是一頭霧水,到底啥意思呀?”
中學生自創的另類語讓家長和老師有點“找不著北”。家長鬍女士說,有次女兒對她說“MK5”,經多方打探才知道原來是說“還有5秒就要發飆了”。清華中學英語老師孫莉說,加入學生的QQ群和他們聊天時,發現很多語言看不懂,還有一些老師舉例說,學生會用“信號3”(手機滿格狀態)表示他們聊天很愉快,“紅辣椒”指的是執勤很嚴的學生幹部,說到“苦瓜”意味著受到老師的批評等。

評論

孫莉老師認為,90後學生是個性張揚的一代,凡事不喜歡落入俗套,偏愛標新立異。日常交流中,他們不時把富有個性色彩的口頭流行語掛在嘴邊,以此增加語言的色彩和感染力。有家長表示擔憂:這樣就意味著我們無法走入他們的世界,長此以往,豈不是交流都有障礙了?需不需要扼制這種傾向?
教育專家指出,家長對此不必“如臨大敵”,應以開放的心態接受和理解。向明初級中學校長許建苗等教育專家指出,如果另類語表現出某些不文明的表達方式和不健康的思想情緒,就要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重視,適時正確地引導,促使新的交流語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