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近代史(中國通史近代史)

中國通史:近代史

中國通史近代史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通史:近代史》是九州出版社2010年1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樂成。講述了上起舊石器時代,下訖清帝退位時期的史實。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通史:近代史
  • 作者:傅樂成
  • ISBN: 9787510800634
  • 類別:中國史
  • 頁數:225頁
  • 定價:36.80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1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1日)
平裝: 22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0800634, 7510800633
條形碼: 9787510800634
尺寸: 23.4 x 16.4 x 2 cm
重量: 458 g

作者簡介

傅樂成(1922~1984),傅斯年之侄,字力更,號秀實,山東聊城人。台灣著名史學家、台灣大學教授。《中國通史》為其重要的歷史普及著作。
本書為傅樂成教授領銜主持,邀集門下五位史學俊才,共同撰寫而成。全書按朝代共分七卷(先秦史、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遼金元史、明清史、近代史),凡九十餘萬言。所記上起舊石器時代,下訖清帝退位,探究中國歷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情狀及其變遷。所述重在勾畫歷史輪廓及史事變遷的因果、影響。敘述簡明扼要,論史則兼及人事及政治、經濟、文化背景等技術原因,不以人物忠奸智愚為單一的考量指標。1978年書成,以敘述精到、議論持正、文筆清順名聞當時。暢銷三十餘年,為台灣地區最受歡迎的中國歷史普及類讀物之一,並廣泛流行於香港,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地區。

內容簡介

《中國通史》為台灣著名歷史學家傅樂成教授領銜主持,邀集門下五位史學俊彥共同撰寫而成,是台灣乃至中國史學界不可多得的通史類著作。全書所述史實上起舊石器時代,下訖清帝退位,按朝代順序分為七卷,由五位青年學者分別著述其學之所專的部分:《先秦史》,由蕭璠著,記述了中華文明誕生到春秋戰國這一階段的歷史;《秦漢史》和《魏晉南北朝史》,均由鄒紀萬著,分敘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到東漢末年農民起義以及魏蜀吳三分天下到南北朝對峙局面的結束這兩個時段的歷史;《隋唐五代史》,由傅樂成教授親自撰著,為隋重啟統一盛運到後周滅亡,此三百餘年間的歷史;《宋遼金元史》,由王明蓀著,所敘為從北宋統一全國到元帝國的衰亡,其間幾朝的歷史;《明清史》,由姜公韜著,敘述了明建國到滿清康乾盛世國勢轉衰這段歷史;《近代史》,由段昌國著,記敘了鴉片戰爭前後到辛丑條約簽訂這一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全書每卷十餘萬言,共九十餘萬言。書中運用了一些文言文詞句,表達簡潔通暢,讀之如飲醇釀。且每位著者對書中所述歷史事件及人物均有自己獨到精闢之見解,貴在不人云亦云。此外,這套簡體版的《中國通史》還配了多幅珍貴的史料插圖和戰爭地圖,以便於讀者更直觀地了解歷史的全貌。
《中國通史:近代史》刊行於1978年,成書之後即在話語圈裡產生了巨大影響。時至今日,仍是不少史學愛好者的案頭必備之書,一些高校亦將其作為常用教材,甚至有學者亦能從中獲益。
兩漢之後,中國又陷入分裂,進入了一段政權頻繁更迭的時期。“魏晉南北朝”,只五字,卻包括了這一階段或前後相繼、或並存對峙的幾十個國家或朝代。董卓亂後,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地方割據勢力繼起,隨後形成魏蜀吳三分天下之勢。在經歷了西晉的短暫統一之後,中國再次走向分裂——進入東晉十六國及南北朝,直至隋再度統一全國。《魏晉南北朝史》為大家展現的便是這一時期的政治變遷、社會形態、民族融合、學術信仰等方面的概貌。

媒體評論

傅樂成先生主編的這部通史,是由他牽頭,組織六位台灣史學界第一線的青壯年俊彥編寫的。每個人都是學有專攻的史學家,按自己的研究領域,撰寫自己精熟那部分,最後由傅樂成先生統稿。每本都是名副其實的著作,不像我們這邊僅僅是編寫。應該說,這套通史的作者,各個文筆俱佳,學、才、識三者足備。書成之後,在話語圈裡,影響巨大,長期以來,既是愛好者的案頭書,也是大學的常用教材,一些研究者,也能從中得到教益。有人說,這套書是典型的台灣國語,保留了文言文的古意,因此,讀來如飲醇釀。其實,在我看來,這套書最大的特點,是有見地,不人云亦云。敘述簡單、乾淨,能把很複雜的事情,三言兩語道個明白。不是在史料里浸潤多年,看過不知成億字的資料,斷不能為此。
——張鳴

目錄

第一章 近代中國的頓挫
第一節 緒言
第二節 西方世界的勃興
第三節 清朝政治的腐敗
第二章 鴉片戰爭
第一節 嗜利的英國
第二節 煙毒的泛濫
第三節 林則徐嚴厲禁菸
第四節 清政府卑屈求和
第五節 可恥的《南京條約》
第三章 東南半壁的大動亂
第一節 不夷不夏之教——拜上帝教
第二節 不倫不類之國——太平天國
第三節 洪秀全的敗亡
第四節 大動亂的餘波
第四章 清室的力挽危局
第一節 曾國藩的治學
第二節 編練湘軍
第三節 血戰十一年
第四節 不信書,信運氣
第五章 英法聯軍之役
第一節 英法聯軍的北上
第二節 俄帝國的東進
第三節 清政府的兩和兩降
第四節 覺醒的開始——創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第六章 新舊雜治下的洋務運動
第一節 處身於新舊交替中的領導階層
第二節 求強的第一期新政
第三節 求富的第二期新政
第四節 新政的破產
第五節 外交與軍事的屢敗
第七章 扶桑烈日初凌中國——甲午戰爭
第一節 日本的效法西洋
第二節 朝鮮的交涉
第三節 每戰必敗的新海陸軍
第四節 李鴻章在馬關
第五節 台灣的抵抗
第六節 三國干涉還遼與分贓衝突
第八章 託命維新的保國運動——戊戌變法
第一節 清王朝危機四伏
第二節 醞釀變法
第三節 變政為國
第四節 政變為清
第五節 維新黨的轉向革命——自立軍起義
第九章 託命拳腳的救清運動——義和團
第一節 北中國的亂象
第二節 民間的反抗洋人
第三節 兩種反動——朝廷的滅洋扶清與疆臣的東南自保
第四節 大清帝國日暮途窮
第五節 革命浪潮澎湃海內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