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社區變遷

中國農村社區變遷

泛指中國農村社區的社會制度、社會結構、社會關係、社會組織、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演變和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農村社區變遷
  • 屬性:中國社會變遷研究
  • 所屬學科:社會與關係學
  • 釋義:泛指中國農村社區社會制度等變化
詳細介紹
中國農村社區經歷了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經濟、政治、文化長期處於發展遲緩的落後狀況。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外國資本和列強入侵中國,客觀上雖然促進了中國城鄉商品經濟的發展,但是更加重了中國農民的負擔,農村生產力受到嚴重破壞,農民的生活更加貧困,由此中國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農村先後進行了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化運動,以及從70年代末開始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在較短的時間內,中國農村社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土地改革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中國的土地制度極不合理。占農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農,占有全部耕地的70~80%,並占有絕大部分農具、耕畜和其他生產資料。他們憑藉占有的大量生產資料和政治、經濟上的特權,對農民進行各種形式的剝削和壓迫,嚴重阻礙了農村社區的發展。只有廢除封建土地制度,農民才能獲得徹底的解放,中國農村才能有較大的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6月30日,由毛澤東主席發布命令施行。到1950年底,中國廣大的農村,進行了土地改革,全國 3億多無地少地的農民分得了7億畝土地和大批生產、生活資料,免除了每年向地主交納的大約3500萬噸糧食的地租。占農村人口大約90%的貧農、中農占有全部耕地的90%以上,原來的地主、富農占有耕地 8%左右。土地改革使廣大農民從落後的生產關係中解放出來,農業生產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
農業合作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後,一部分貧困農戶無力擴大再生產,甚至難以維持簡單再生產,農村已開始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為了幫助貧困農民克服生產上的困難,並促進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的發展,中國共產黨根據自願互利,典型示範和國家幫助的原則,通過互助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和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等形式,引導農民逐步走上了合作化道路。農業生產合作社是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的合作經濟組織,分為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與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前者簡稱初級社,在主要生產資料私有的基礎上,社員以土地入股,統一經營,主要生產資料統一使用,社員參加社內勞動。後者簡稱高級社。實現土地等主要生產資料公有和個人消費品的按勞分配。高級社實行民主管理,最高領導機關是社員大會或社員代表大會。到1956年底,農業生產合作社發展到75萬個,其中初級社21萬個,高級社54萬個。參加高級社的農戶占全國總農戶的88%,標誌著中國農村在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1958年,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逐步向人民公社過渡。人民公社是1958~1982年期間在中國農村實行的政社合一的管理體制。它管理生產建設、財政、糧食、貿易、民政、文教衛生、治安、民兵和調解民事糾紛等項工作,既是農村基層的行政單位,又是農村基層的經濟實體。在人民公社的發展初期,強調“一大二公”(規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以公社為核算單位,統負盈虧,統一分配。加上某些政策措施超越實際可能,如取消自留地、壓縮社員的家庭副業等,從而挫傷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農業生產受到很大的損失。後來經過多次調整,1962年開始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制度,農業生產得到了較快的恢復和發展。但是,管理上的過於集中統一,分配上的平均主義等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
中國農村的經濟體制改革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大幅度提高農副產品收購價格的同時,對農村經濟體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別是在全國農村普遍推行了多種形式的聯產承包生產責任制,即土地等基本的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生產經營受國家和集體的指導,以家庭為主要生產單位和經營單位的形式,聯繫產量進行分配,把生產責任、經營權、經濟利益結合起來的一種經營管理制度。承包生產責任制既發揮了集體的優越性,又調動了個人(家庭)的積極性,使農業生產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開創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村社區的發展道路。
農村的經濟體制改革推動了農村社區的變遷,使中國農村發生了顯著變化:①所有制結構的變化。由人民公社的單一所有制結構,轉變為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成分、多層次的所有制結構,包括有全民所有制經濟、集體所有制經濟、個體所有制經濟、私營經濟與其他形式的合作經濟。與此相適應,在分配結構上,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的多種分配形式。②產業結構的變化。農村的非農產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農牧副漁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有所提高(見圖),種植業內部結構也得到了調整。農村經濟正向著商品化、社會化的階段過渡。③社會結構的變化。首先是階級和階層結構的變化(見農村階級和階層)。其次,職業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務工、經商,農村中的醫生、教師、工程師以及其他科技人員不斷增多。農村社區正在形成一個多層次的職業結構體系。再次,社會組織由簡單結構向複雜的科層結構轉變。④生活方式的變化。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有了明顯的提高和變化。食品消費逐步講究營養,衣著趨向款式多樣,耐用消費品擁有量迅速增加,居住條件有較大改善。農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水平有了改善和提高。全國農村建立了廣播網,電視普及率提高,許多農村建立了文化站、圖書館,有的還辦詩社、畫展,使居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時效觀念增強。農民逐漸從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傳統手工勞動中解脫出來,農業機械及先進農業技術普遍推廣和套用,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⑤人口結構的變化。總人口增長速度降低,並初步形成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人口再生產類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