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豫劇大詞典

中國豫劇大詞典

《中國豫劇大詞典》是經國家出版署批准的我國八五期間重點出版圖書之一。它是海峽兩岸學者合作的產物,由二十個省(區、市)的千餘名豫劇工作者參加撰搞,總量11200餘個詞條,170餘萬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豫劇大詞典
  • 史論:歷史、習俗、班規、專著
  • 總主編:馬紫晨
  • 名譽主編:常香玉
  • 時間:1998年
  • 出版單位中州古籍出版社
簡介,史論,機構,人物,劇目,音樂,表演·導演,舞台美術,訣諺,江湖,

簡介

於1998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總主編馬紫晨、名譽主編常香玉,副主編吳建國、趙霓。 本詞典是一部融文獻性、學術性、知識性、鑑賞性於一體的專科、大型工具書,共收詞目11200餘條。按史論、機構、人物、劇目、音樂、表演·導演、舞台美術、訣諺、江湖九大門類編排,含歷史、習俗、班規、專著、藝教、班社、劇團、演員、劇作家、導演、教師、音樂家、舞美師、史論家、管理家、活動家、傳統戲、新編古代戲、現代戲、板式、調門、唱法、曲牌、樂器、場面、鑼鼓經、角色、行當、基功、程式、特技、龍套、排練、調度、舞台、裝置、燈光、道具、服裝、行頭、臉譜、扎扮、術語、俗諺、藝訣、藝諺、行話、諱語、隱語等49個方面的內容。

史論

含歷史、習俗、班規、專著。
記述豫劇起源、演變、發展、繁榮的歷史全貌,重點介紹清末、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的豫劇發展史。“專著”不包括單項出版的劇本和單本戲的唱腔音樂曲譜,有些則放在“劇目”和“人物”條目中略加介紹。

機構

含藝教、班社、劇團。
據粗略統計,清末至今的一百多年間,僅河南省即先後存在過數以萬計的各類班社、劇團,收入本書的雖僅兩千餘(2015條),但範圍卻包括了20個省(區、市)。近半個世紀以來的主要班社和專業劇團,則儘可能一一收錄。

人物

含演員、劇作家、導演、教師、音樂家、舞美師、史論家、管理家、活動家。
記述了豫劇史上各個時期有成就的演員事跡,同時介紹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建樹和影響的劇作家、導演、教師教練、音樂家、舞美師、史論家、研究家、組織管理家及社會活動家。

劇目

含傳統戲、新編古代戲、現代戲。
介紹影響較大、具有代表性的優秀豫劇劇目共2019條,包括傳統戲、新編古代戲、現代戲。

音樂

含板式、調門、唱法、曲牌、樂器、場面、鑼鼓經。
分條介紹豫劇音樂知識,包括板式、調門、唱法、曲牌、樂器、鑼鼓經等。

表演·導演

含角色、行當、基功、程式、特技、龍套、排練、調度。
介紹豫劇表演和導演方面的術語。有鑒於中國戲曲導演並未真正形成體系,故不予展開;表演方面也只側重具有豫劇特色和早已通用的部分。

舞台美術

含舞台、裝置、燈光、道具、服裝、行頭、臉譜、扎扮。
編入豫劇舞台美術方面的詞條810條,較為全面地介紹豫劇知識,顯示豫劇藝術的發展水平。

訣諺

含術語、俗諺、藝訣、藝諺。
介紹豫劇的術語、俗諺、藝訣、藝諺。其中“俗諺”反映了社會對豫劇及其名家的評價;“術語”和“藝訣”、“藝諺”則至為簡明地總結了豫劇表演藝術規律。

江湖

含行話、諱語、隱語。
介紹豫劇的行話、諱語、隱語。戲曲行話和諱語、隱語是民間俚語、秘密語中的一個分支,屬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對研究豫劇乃至中國戲曲、中國民俗學、語言學都有一定價值,故擇其習聞常見者分別收入330條和1051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