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航天教育

中國的航空教育開展較早,航天教育是在50年代才逐漸發展起來的。1914年,孫中山先生在日本京都琵琶湖籌建了中華革命黨航空學校,1913年北洋政府在北京建立了南苑航空學校,1918年在福建馬尾開辦了飛潛學校並在其中設立了飛機製造科。以後還成立了中央航空學校和空軍機械學校(原名航空機械學校),主要培養飛行人員和飛機維修的技術人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航空航天教育
  • 外文名:Chinese aerospace education
籌備與歷史,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工培訓,

籌備與歷史

從30年代起,不少高等院校就開設了航空課程。1930年,中央大學在機械系設飛機工程選修課;1934年清華大學與航空委員會合作開設航空講座;1939年前後,中央大學、北洋大學和交通大學相繼成立了航空工程系;隨後,浙江大學、廈門大學、雲南大學、四川大學和西北工學院都設立了航空工程系,1944年,中央工業專科學校也設定了航空機械專修科。1935年中央大學創辦的機械特別班和1936年航空機械學校創辦的高級機械班都開設了培養航空工程研究生的課程。1939年,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工科研究所正式招收航空工程研究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航空航天教育也有了很大的進展。中國已經建立了由高等教育、中等專業教育、技工教育和職工教育組成的比較完整的航空航天教育體系,僅航空工業部和航天工業部直屬的高等院校就有7所,培養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有29個科研單位也培養研究生。此外,還有幾十所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和職工大學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生產科研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在正規學校之外還興辦了函授、刊授和電視等教育。
航天教育是航天工程的基石航天教育是航天工程的基石

高等院校

1952年,原有高等院校航空工程系經過全面調整在北京組建了北京航空學院;在南京組建了華東航空學院,並創辦了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1953年在哈爾濱成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後改名為哈爾濱工程學院);1956年,華東航空學院遷至西安,改名西安航空學院,並於1957年與西北工學院合併成為西北工業大學;1956年,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改建為南京航空學院;1959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增設航空工程系;1970年,哈爾濱工程學院的航空工程系併入西北工業大學,其他各系遷往長沙,後來成為國防科學技術大學。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北京航空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空學院、軍事工程學院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航空工程系以及其他部門所屬的幾所大學都增設了航空航天的課程或建立了專門的系和專業。其中主要是飛機設計、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結構力學、飛彈設計、航空發動機、固體和液體火箭推進技術、飛行器控制、通信、雷達、導航、電器、儀表、發射、材料、冷熱加工工藝、電子計算機和系統工程等科系和專業,學制為4~5年,為航空航天部門培養設計師、工程師、工藝師、教師和管理幹部等高級科技人才。這些高等院校還開展科學研究工作。

中等專業學校

1952年在北京、哈爾濱、漢口和瀋陽,以後又在成都、西安、株洲、桂林和鄭州等城市創辦了一批中等專業學校,後來經過調整有的變為高等學校,有的成為全國著名的中等專業學校。這些學校一般有飛機、發動機、儀表、 電器、 附屬檔案、機械加工和熱加工等專業,學制為3~4年,為航空航天企業和科研單位培養工藝員、工藝裝備設計員和技術員。

技工學校

從1952年起,航空航天工業部門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多所技工學校,按工種開設文化、技術基礎、專門工藝學、生產實習等課程,學制為半年到兩年,為航空航天工業部門培養技術工人。

職工培訓

1948年東北航空總廠第五廠通過職工培訓完成了第一架P-51飛機的修理任務。1956年以後陸續為航空航天企業的職工創辦了一批業餘學校和大學,形成了職工培訓網。
此外,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民用航空局也設有與航空航天有關的院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